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之倾注全心的爱

2016-09-06宁文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爱心班主任农村

宁文博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因此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小学的教学工作又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搞好农村小学的教学工作,班级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班主任的工作领域非常的广泛,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对于农村小学班主任而言,这一点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面对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面对日渐增多的留守儿童,农村小学班主任面临着更加巨大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压力。

关键词:农村 班主任 爱心

常言说“年轻人靠激情,年长者靠睿智”,自工作以来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五年,“激情”在逐渐消退,“睿智”却没有增加。惴惴不安与惶恐中决定坐下来认真思考“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这个问题,以便于在“激情”完全消退之后,也能做好班主任工作,不愧对当初的执念和学生的期待。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教师的爱心犹如一缕缕阳光滋润着正在成长的幼苗,班主任工作更是一个需要倾注全部爱心的工作岗位。[1]

一、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因此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小学的教学工作又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搞好农村小学的教学工作,班级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农村小学教育经过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农村的教学设施逐步向现代化教育迈进。有些农村学校的校舍由原来的土坯房,建成了砖混结构的平房,有的学校甚至建起了两三层高的楼房,学校的娱乐设施也相应的增加了,有了供学生们课余活动的篮球架,单双杠等,学生的课余生活不再单调乏味。有些农村的小学还配备了相应的教学器材,如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等。但目前仍旧存在相关器材偏少,老化,不全的严峻的问题,致使一些教育教学工作无法很好的开展。

由于农村地理条件偏僻和经济状况的限制,加之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大多家长选择外出进城务工,孩子要么留给家中年长者,要么带在身边挤进城里的学校就读,而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看管的孩子因爷爷奶奶年纪偏大且过于溺爱,导致疏于对孩子有效的监管,孩子幼小的心灵缺乏父母应有的关心和呵护;带在身边的又由于自身文化层次偏低且工作太忙,分身乏术,致使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异常艰难。[2]

二、教师的魅力来自于人格

教师的形象与品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眼中,对学生的人格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尚的人格形象能够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也是导引良好班风的风向标。所谓言传身教,身教的力量更胜于言传。而农村家长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日渐增多,这些孩子大多由家中的老人看管,也就是隔代教育,而家长往往缺乏应有的耐心,对于孩子的管教大多以简单粗暴为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分清情况,审时度势,用满满的爱心,耐心去关爱他们,教师的语言更要亲切而温暖,教师要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成长环境,分析他们的心理,进行合理的引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个孩子。教师应该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不能高高在上,和学生做朋友,教师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信赖的,可以信任的。让学生尽量多的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另外,面对个别家长的不解和刁难做到不卑不亢,实事求是的推理分析,争取最终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3]

三、要允许学生犯错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错,更何况是还在成长的小学生,因此更应将学生的犯错看成是正常现象。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没有必要去苛责。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对于学生犯错,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犯错的原因,并引导其改正错误,争取不再犯错。

四、培养得力的班干部,成为老师的小帮手

作为班主任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我们都是“万金油”,学校里什么事都要你做,什么事都要你管,事务比较繁杂,班级的事如果事必躬亲,那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既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也没那么多的精力,所以就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把任务化解到学生当中,让制度管人,让学生互相监督,采取民主管理。

五、善于表扬和鼓励,集体帮助学困生

学困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在转化学困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用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用爱心融化学困生冰冻的心理,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教师要要善于观察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对学困生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做了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学困生品尝到受赞许和表扬的快乐,及时掌握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还要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学困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氛围中。[4]

六、定期召开家长会,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是班主任教育好学生的最可以依靠的力量,班主任要定期召开家长会,积极和家长取得联系,力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一致。由于农村家庭的文化层次的普遍较低,教育思想较落后,要给家长灌输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明白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并随时与老师配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和性格特征。交流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通过召开家长会,使许家长摆正对子女教育的态度,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并且在课外严格管教子女,促使班主任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

总之,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复杂,任务繁重,班主任要在各项工作中,善于采取各种办法,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去关爱学生,做好班级管理,充分发挥班主任角色的主导作用,培育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光耀;如何管理好学生[J];管理观察;2008年14期

[2]王新利;班级管理浅见[J];中国农村教育;2008年02期

[3]刘志春;王小红;优化班级管理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4]梁晓;从习惯培养切入,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07期

猜你喜欢

爱心班主任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夸夸我的班主任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