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如何看待孩子“告状”行为

2016-09-06矫桂范矫桂英陈晓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行为幼儿教师孩子

矫桂范 矫桂英 陈晓芳

摘 要:在我从事幼儿工作十几年中,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孩子向老师告状的声音,这是幼儿园常见的问题,也是教师们最头疼的一件事。这些事多半是孩子间发生的事。别以为是小事,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甚至是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因为眼下多半家庭是独生子,孩子的性格倔强,任性,霸道,自私,家长又很溺爱,这个问题常常会牵连到家长和家长,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冲突,所以,教师对如何处理好幼儿的告状行为,对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对今后的发现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师 孩子 “告状”行为

幼儿的告状就是幼儿由于受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等原因而引起的指向教师的言语行为。下面我们剖析一下幼儿告状的原因,基本分为三类:

一、为了维护幼儿园的制度而告状。

3~6周岁的儿童道德理念还处在一个幼稚阶段,每个幼儿天生都具有“我要做个好孩子”的倾向,当看到同伴不好的行为时,幼儿会为了获得教师的好感、受到教师关注和认同而向老师告状,以此抬高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例如:王岩上课没好好坐,李锐吃饭时说话了,我没说等等。这些行为多半是发生在小班。孩子的想法十分单一、直观,是想通过这些来突出自己做的比别人强,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

二、为别人打“抱不平”而告状。

当幼儿发现内向或胆小的同伴受到别人欺负时,他会代表伙伴告诉老师,以此来保护同伴的利益不受侵害,并希望对方受到批评和惩罚。如:王刚打李东了,陈宇拿张政的积木了等等。这些事情多半是发生在中班。幼儿初步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但是他们仍缺乏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教师仍有很强的依赖性。

三、为自己心理上的满足而告状。

即幼儿被别人欺负后,想寻求大人的保护。幼儿在家都是宝,倍受父母长辈的疼爱,当他们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接触最多的成人,另外,幼儿心理调节能力差,每当受到他人的伤害时,极力想寻求保护,得到老师的安慰和同情。例如:午餐后,大班孩子各自拿着一本故事书看,突然,小雪站起来说:“老师,小明把我看的书抢走了,我还没看完那。”老师问小明:“你为什么抢人家书?”小明说这是我从家拿的。老师随即又说:“那你也同样看了别的小朋友的书啊,人家怎么没往回抢?你想想该怎么办?”小明低头想了想说:“那我和小雪一起看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有了一定的发展,幼儿的告状行为由无思维变成了有思维,初步学会了自己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由此看来,老是在处理“告状”的问题上,必须慎之又慎,有时,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得当,还会引起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如:我的孩子吃亏了,老师偏向他家孩子了)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孩子们很在意老师对自己行为的态度,不管是赞许还是谴责、肯定还是否定。都成了孩子们判断是非曲直、善恶好坏的最高标准。在幼儿的眼里,老师是最受崇拜的、是最可信赖的,只有老师才是最公正的法官。

孩子经常向老师告状,就是要诉说自己对某件事的想法和看法,以寻求心理上的满足。尽管有时告的事不符合大人的观点,或者是小题大做,但他们想把自己的见解向老师诉说,进而得以肯定。所以,老师要耐心倾听,绝不能训斥、冷落、敷衍甚至不管,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时解决,更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泯灭孩子的自尊心。所以,教师不能小看孩子的告状,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选择合适的方法处理。当然,也不能一味的支持,那样会滋生孩子的坏习惯,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针对以上情形,教师该怎么做那?针对这个问题,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1.要有正义感: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行为不同。不能因为几件小事就判断好孩子和坏孩子。在同等条件下,要更侧重于弱者。这是幼儿道德意识发展的表现,是一种可惜的现象,应加以肯定。

2.要积极引导:鼓励幼儿交流和表达。有些事让孩子换位思考。可以问问:“你觉得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经过老师的合理疏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行为和价值观。

3.要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告状,要尽量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使孩子知道事事不能以我为中心,要人人平等。否则,会养成他们依赖心理,还会助长孩子只看别人缺点,不看优点,搬弄是非等坏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听故事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的任务的行为,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进而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也可组织幼儿通过谈话,讨论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来想办法解决,从而幼儿独立处理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减少幼儿告状行为。

总之,幼儿到了幼儿园其目的就是为了发展能力、认识社会、与同伴交往、学習交往技能、学会解决身边的矛盾。所以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告状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幼儿因什么原因而告状,教师要因事而异,分别对待。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应付,在了解情况后,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孩子日后成为“社会的人”和“健康的人”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猜你喜欢

行为幼儿教师孩子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