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计算机教育与学生发展

2016-09-06王东利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学生发展高校

王东利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信息时代己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对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己经有效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大数据、大信息时代,高校教育中的计算机学科己经不再是孤立的,它己经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新的信息时代,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在素质教育中正确加入计算机教育,重视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从而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校 计算机教育 学生发展

一、计算机教育中限制学生发展的缺陷

1.专业设置不明确

在专业的设置上,高校计算机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缺少自己学院的特色等问题,此外,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基本是在相互模仿。如此,导致各个学院在课程的内容以及知识结构的设置上基本雷同,一成不变。但这样的专业设置很难显现其特色。计算机专业在设置课程时所强调的重点仍然是在知识性、系统性以及理论性上,从而很难和技能型学生的培养需求相适应,更不用说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了。[1]

2.实践机会少

当代高校计算机教育中,学校很少能够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没有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机会不够多,学生就很难有足够的自由发挥自身能力的空间,而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其应用能力也就得不到培养。此外,在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把IT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岗位需求相联系起来。换言之,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在目前仍然缺乏较为清晰且准确的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时代的发展不能适应。长此以往,尽管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者极多,但也会因为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而造成社会对IT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的后果。[2]

3.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计算机教育中,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很多教师都是照本宣科,而不是从应用的角度传授相关知识。在这样的现状下,计算机的应用背景就跟不上技术的前沿。不仅如此,对于一部分教师而言,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及技术基本上都较为陈旧,加上教师本身欠缺对新的计算机科研成果的钻研,因此很少会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更新,从而使得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改善计算机教育提升学生发展的途径

1.明确计算机课程设置

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应根据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来进行课程的设置。高校的计算机教育离不开科学的课程设置,而计算机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动态性,这就要求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不断地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尽可能使课程的内容能够和计算机的发展相适应。在进行计算机的课程设置上,要始终把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的目标,真正让学生能够学有所长、所有所用;同时,还要结合计算机的应用发展来进行课程调整,尤其是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新软件的使用和运用技巧。据此,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就不仅要有稳定性,更要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在计算机的教育过程当中,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之间的关系,系统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系,传统知识技能和计算机发展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计算机教育水平。

2.强化计算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计算机教育中应不断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计算机教学的水平。我们知道,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一个关键要素,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以及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建立一支稳定且致力于计算机教育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根本保证。对于计算机教师来讲,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和再学习,全身心的投入于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从而为高校计算机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高校应该积极创设各种条件。比如,可以通过购买计算机书籍、建设先进的实验室,确保教师能够拥有学习研究的场所等方法。学校还可以为计算机教师提供短期学习的机会,来提升他们的教育水平。对于教师自身来讲,也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尽可能使自己和计算机知识发展的步伐相一致。只有提高计算机教育中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使高校学生学习到更多、更适宜社会发展的计算机知识,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素质。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使之与新时代的计算机知识需求相适应。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尽可能保证授课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把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之间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3.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高校计算机教育中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是高校计算机教育的重点之一,那么,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离不开通过实践操作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所以,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时,要能够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交替进行,不断来提升这两者的整合度,从而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求知欲,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知道一味地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就会使讲课的速度过快,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教师讲课的内容过多,从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显现不出来;课上学生听懂了,但是课下很容易就忘记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在教师教学的同时,学生能够一边动手操作,往往会带来很深的印象。多给学生提供计算机实践的机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很强理论基础并且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能够自己动手实践的计算机人才。这样的才能够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给学生的发展铺垫良好的道路。

三、结语

对于当代高校学生而言,计算机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技能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情况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但是尽管这样,我国大多数高校对于非计算机本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仍不完善。学校教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够,导致学生计算机基础功不扎实,学习计算机能力不够,就会严重减低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欲望。为了高校学生的发展,加强计算机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高校领导必须及时解决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并适时调整教学任务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艳.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信息技术教育方向课程设置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张小刚,赵洁.从高校创业教育到创业实践的探析一一以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03):163-166.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育学生发展高校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研究
构建具有专业美术院校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育
关于我国计算机教育MOOC发展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