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科学领域教学改革研究

2016-09-06孟庆玲郭松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运用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孟庆玲 郭松

摘 要:翻转课堂是2011年教育界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的教学模式,其“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为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科学领域作为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之一,它对提高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科学领域不断革新其课程模式及提升其教学质量,是使课程具有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文中首先介绍了翻转课堂的的兴起;其次分析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科学领域实施翻转课堂的必然性,最后给出了翻转课堂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科学领域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关键词:翻转课堂 学前儿童科学领域 教学改革 运用研究

一、“翻转课堂”的兴起与课堂教学改革

1.翻转课堂的涵义

翻转课堂又翻译为“反转课堂”,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的“翻转课堂”,很快就吸引了多方的关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处于课程教学改革焦灼状态的人们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希望。

传统课堂是“先教后学”模式,而翻转课堂则是“先学后教”模式,这是两者的重要差别。传统课程将课分成“课中”和“课后”两个部分;而翻转课堂则将课分成“课前”和“课中”两个部分。前者集中学习在“课中”,复习巩固在“课后”;后者集中学习在“课前”,复习和巩固在“课中”,即在翻转课堂上可以实现学生的先学——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后教,以及在“课中”学习者之间的充分交流。“课中”的交流得学生学习不再是独学而无友,也避免了某种程度的孤陋而寡闻。

翻转课堂的“课前”部分,教师要下达学习任务清单,为“课中”的检测和交流做准备;学生要接收任务单,并通过网络视频学习来完成教师所布设的任务。翻转课堂的“课中”,是教师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效果,生生之间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相互“启发”,最终实现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的提升的过程。[1]可见,翻转课堂实质就是让学生“学的时间”提前,教师“教的时间”随后的过程,是让学生多学,教师少教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来实现的。

2.“翻转课堂”的翻转与坚守

(1)翻转课堂的翻转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有三个方面的翻转,即教和学顺序的翻转、教

学目标的翻转、教师角色的翻转。第一,教和学的顺序翻转。即实施先学后教,教师负责给定任务清单,让学生先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第二,教学目标的翻转。“布鲁姆的教学分类目标2.0版”(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当前仍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而翻转课堂的实施要求将这一目标的顺序从后往前翻转,即顺序翻转为:创造、评价、分析、运用、理解、识记。第三,教师角色的翻转。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负责讲授新知识、调控课堂步伐、检测学习结果;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检测学生的课前学习结果及进一步的激励学习。教师的角色将从“知识的搬运工”转型为“知识学习的设计者”,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产婆”的角色。

(2)“翻转课堂”的坚守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始终不会改变,这就是“翻转课堂”对教育的坚守。翻转课堂让学生动手、动脑开始学习,将知识过脑过心,将知识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对学习的意义有了深刻的体会,便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提升,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上检查学生在课前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实际的学习情况来调适自身的教学步伐,是一个知己知彼的教学策略。翻转课堂使得课堂不在是“黑箱”,而是“你知、我知、大家知”的学习过程,这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教师自以为是的传授,给了教师了解课堂实际情况的机会,让学生得到最适合的教育,从而实现教和学的最优化,使教学相长。

二、学前儿童科学领域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当下“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这对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的教学提出了新的需求,使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的教学中,并尝试进行其中某一学科的教学改革,不仅能提升该领域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品质,还能为学前教育其他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背景资料和现实模版。

学前儿童科学领域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之一,其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高等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的教学面临着重要契机,主要表现为教师讲授式的教学方式问题,而“翻转课堂”的出现,将在高校学前儿童科学领域的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然,在根深蒂固的传统课堂上,要想一次性彻底地实现课堂的翻转是有难度的,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的翻转课堂,应该先做一些尝试,即先从课堂内部实现“准翻转”,准翻转即将课堂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作为“课前”,另一部分作为“课中”。以下就是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堂中实施“准翻转”的一些策略。

三、翻转课堂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1.在学前儿童科学领域中实现“教学”的大翻转

大翻转,是指“教学”顺序的翻转,实现“先学后教”。翻转课堂从“先学后教”开始,这是实现学前儿童科学领域翻转课堂的直接策略。

在学前儿童科学领域教学中,要想实现真正的翻转课堂,建议可以分成两步实现:首先,要实施课堂的准翻转,即教师可以尝试给学生留出一半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学或预习将要讲授的知识。当然,在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先给定“任务清单”,并要求学生在自学之后要做任务完成情况的集中汇报。其次,实现课堂的真正翻转,即将课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即课前,教师给学生布设学习任务清单,学生按照任务清单来完成学习任务;课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课前学习结果的检测、反馈和提升;课后,进行知识的巩固、拓展和再学习。如此往复,直至整个课程的结束。

2.在学前儿童科学领域中实现“教学评价”的小翻转

小翻转,是指关于“教学”的评价者的翻转,以往是教师是教学的评价者,现在学生才是教学的评价者。教学评价这一小翻转,是实现科学领域翻转课堂的间接策略。

教学评价的翻转,在科学领域的教学中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另一个是课堂教学结果的评价。第一,教学过程的评价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有关,要求学生自己教自己,人人都是“小先生”,人人都有学习任务,通过自评和他评,最后实现教学过程的总体评价;第二,教学结果的评价与科学领域教师设计的其中“阶段考核”和期末“结课考核“相关,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提出考核方案,学生自己找到评分标准,学生之间进行采分评议,教师要做的就是听取学生在课堂中的个体汇报和理由陈述,最后综合整体给出评价,即将学生给定的分数进行上调、下调或者平移。

3.在学前儿童科学领域中实现“倒金字塔目标”的微翻转

微翻转,是指“教学目标”的翻转,即将高阶目标放在首位,将低阶目标放在最后一位,这是在课堂教学中的隐性翻转,因此又称为“微翻转”,它是学前儿童科学领域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策略。

翻转课堂从“目标设定”开始。布鲁姆教学目标2.0版本——金字塔形状,即由低阶思维能力向高阶思维能力发展,采用了6个动词“识记、领会、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在翻转学习的影响下,加拿大中学教师Shelley Wright在2012年发布了“教学目标分类3.0版本——倒金字塔形状”,将六个动词组成的“金字塔”教学目标分类翻转为“倒金字塔”,由高阶思维向低阶思维过度,即倒金字塔目标“创造、评价、分析、运用、理解、识记”。

在教育转型发展的今天,“顶层设计”被多次提及,而课堂教学目标作为课堂内容的顶层设计,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关键措施。如果教师将每节课设计成,首先让学生操作(创造),让其发展操作中自身所缺失的东西。其次,让学生针对自己不会东西去查资料、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评价)。再次,学生根据所学和求助他人(包括同伴和教师)来解决问题(运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提升,将实践提升到理论高度(理解与识记)。如果是这样的“倒金字塔目标”的课程设计,那么课堂将会变的鲜活和适用,会让学生更加的信仰教师、信仰教育。实现学习的最高意义,即学习改变行为,学以致用。[3]

结语:

文中阐述了翻转课堂在高校学前专业科学领域中的运用,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时段,进行了科学领域教学的大翻转、小翻转和微翻转,并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第二,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第三,提高了授课教师的课堂评教成绩。今后,研究者将总结科学领域运用翻转课堂的经验,并在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中进行全面尝试,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各类课程的学习提供

建议。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7):334-337.

[2]段发明.课程改革: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J].学前教育研究,2014(9):59-63.

[3]李槐青.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师范院校幼儿科学教育课程改革[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6):146-147.

作者简介:

孟庆玲(1981.10-),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

郭松(1981.09-),男,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图形图像处理。

猜你喜欢

运用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