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体育教育的思考

2016-09-06王凯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传承

王凯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各民族留给我们的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我们这一代必须要传承和发扬的重要任务,仅仅通过国家政府的保护和呼吁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将它引进学校体育,让学生从小都认识了解并且传承下去,培养他们终生体育的优良品质。本文就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体育教育作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学校体育教育 传承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伟大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离不开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在上千年发展历史中为了生存、生产和生活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其中有很多地方都值得现代体育学习借鉴,也有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是现代体育的鼻祖,所以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体育中依然不过时,对于锻炼身体的效果不比现代体育弱,而且也更加具有趣味性,所需要的器材、场地都很少,可以说是休闲体育完美表现,将之引进学校体育不仅是对现代体育的一个补充,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民族传统体育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热情,参与其中,了解历史,强健体魄,传承文化。然而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体育之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开展,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1]

1.现代体育的参与人数很多,譬如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篮球更是中国学生最喜欢的一项运动,乒乓球更是中国的国球,另外还有排球、羽毛球等等都是参与人数众多,一项运动参与人数一多,只要你去做这一项运动就会吸引无数人的目光,人们会为了你做的好而鼓掌,而参与者也会因此得到更大的满足。

2.现当代体育中对于这些热门的体育运动投入的资金很大,很多都形成了一种职业运动,运动员能拿到不菲的薪水,这也是现在学生选择热门运动的很大因素,但民族传统运动就恰恰相反,虽然现在国家在提倡、在呼吁、在保护,但对于民族传统运动的投入和开发不足,导致虽然有很多人愿意去参与,但都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去的,这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很不利。

3.因为现当代体育的对抗性、比赛性很强,这样很能激发出学生的进攻欲望,而且现代体育各种规则赛制等等都发展比较完善,民族传统体育因为规则开发不完善,对抗性不强,学生对此参与的兴致并不高。[2]

所以虽然民族传统体育的趣味性较高,场地和资源的需求也不大,但因为种种原因,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学生选择民族传统体育很多只是因为个人的爱好,更多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其中,这对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体育教育仅仅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的开展起来,形成规模,这里我们就需要学生真正的去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知道民族传统体育的优点,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有什么优点呢?

1.对于器材、场地的需求很低,有很多民族传统体育器材仅仅手工就能制作,例如毽子、沙包等等,甚至武术太极拳、五禽戏这类根本不需要器材,对场地的要求就更低了,基本上随时随地都可以运动,并不需要专业的场地,如此也可以忽略天气的影响,这比现代体育的优势要大许多,现代体育有很多都需要在室外才能展开,如果在室内,对于成本的要求就会太高,所以这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优点之一。

2.趣味性很强,很多民族传统体育只是古代一些人民休闲健身的运动,所以虽然它的对抗性不强,但它的趣味性却成倍增加,好比踢毽球,一个人可以玩,两三个人,四五个人甚至更多人都可参与进来,这比现当代体育当中很多固定人数的运动要强很多,另外也因为规则不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玩法,可以自己临时制定规则。

3.门槛很低,因为很多民族传统体育讲究的是一种锻炼,所以参与其中基本上不需要什么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进来,不需要你有多么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只要你能动,你就可以参与,就可以用来锻炼身体,而现代体育很多运动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知识,门槛很高,所以这也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大优点。[3]

民族传统体育既然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么推广它就不像现代体育那样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它只需要教师去带动,去组织,经常组织一些运动来吸引同学的参加,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学生就会不自觉的主动加入,学校也要主动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投入,从上而下带动所有的学生去参与、去了解、去完善民族传统体育。

综上所述,因为目前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掘并不充分,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记载,目前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只发掘出676种,汉族的301种,共977种,真正走进学校体育教育的仅仅几十种,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都处于凋零的状态,而走进学校体育教育的民族传统体育也仅仅那几种能吸引住学生参与,还有很大一部分参与人数仍然稀少,这不仅仅是学生和教师的责任,这是全中华民族的责任,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真正的去维护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和发扬起来,不让我们的后代只能在书本中才能找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子。

参考文献

[1]李砚东.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体育教育的思考[J].职业计术,2015,(6):41-43.

[2]杨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与学校体育教育的融合[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120-122.

[3]乔立波,郭明,张霈等.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价值[J].青春岁月,2014,(2):145.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传承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