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实践活动的几点体会

2016-09-06李艳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活动课动手活动

李艳秋

今年暑假学校派我去石家庄参加语文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大家讨论最激烈、最热点的问题就是“如何上好语文实践活动课”。这次研讨会就如何上好语文实践课大家提了很多建议和想法,我感触很深,回到学校后在语文课上我进行了大胆的实践 ,有了几点感受和体会,下面简单的谈一谈。

语文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动手制作、社会调查等形式来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语文教学的课程,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它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因此,我们必须在抓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认真上好语文实践活动课,使语文实践活动课真正地“活”“动”起来。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增强自我意识,勇于参与活动,积极动手动口动脑,体现出“动”的特点,并将“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此,只有将“活”和“动”有机地结合运用,才能使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选好内容,“活”“动”结合。

语文实践活动课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广泛新颖,从学习到生活,从课堂到社会,具有独特的实践性和灵活性。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出“活”“动”结合的原则,“动”中有“活”,“活”中有“动”,从而激发兴趣,提高语文素质。

1.实践性内容。语文实践活动课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性。它一改过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机械地“灌”的落后方式,教师在教学书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认真操作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身心,拓宽学生思维。例如,在课文教学《最苦与最累》时,我要求学生将以前自己在课内外接触过有关担当责任故事或名言警句收集并抄写好,按照类别整理好,我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双方为了赢得辩论的胜利,积极收集资料和论据,在辩论会上,各自出谋划策,连差生也不甘示弱,直争得脸红耳赤,教学高潮一再迭起,效果可想而知。

2.想象性内容。合理的想象是写作的源泉。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来确定活动内容、方式、步骤,经过动手操作,完成教学任务。如我在语文实践活动课中要求学生设计手抄报 ,主题是《我的未来不是梦》时,要求学生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渠道广泛收集理想、信念等资料,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想象未来的美好生活,憧憬职业生涯前景,要求每一个学生认真设计、书写、绘画,办好高质量的手抄报。由于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交流创作十分活跃,在手抄报上写下了自己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结果,这次活动实践课,不但锻炼了学生构思设计、书写绘画等动手实践能力,还赏析了格言妙语的深刻含义,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提升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

二、认真指导,“活”学活“动”。

在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我们在放手让学生“动”的同时,要具体指导好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程序,优化活动课课堂结构,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充分体现,“活”学活“动”。

1.准备充分,合理安排。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做“管事婆婆”,要相信学生“我能行”,全面放手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依据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合理安排任务,激起他们智慧的火花,培养活动能力。如在0901春物流班组织《近朱者赤近墨者是否黑》这次辩论会上,课下学生能够积极讨论研究,搜集相关实例和名言警句,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不仅认真准备了辩论的内容,辩论的程序,还精心布置了教室,设计了多种辩论方案,在同学们的精心准备下,在老师的认真引导下,使这次辩论活动顺利进行,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口才,也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放手活动,独立参与。实践活动课重在参与。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只要在教师的正确具体地指导下,积极动手实践,认真思维,灵活运用,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如上寒假里,我将安排一堂语文实践活动课《赏春联》的准备工作,要求学生去走家串户,看到门上的春联就随手抄下来,加以整理。开学后带回课堂,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劳动成果来相互欣赏品味,并能自造对联吟咏,虽然有的语法可能欠佳,韵味可能不足,但每个人都一定会有一股自豪感。

三、巧用形式,“动”中带“活”。

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新颖有趣,如口语交际、节目表演、材料收集、调查研究等。我们只要正确把握活动的形式和途径,鼓励学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角色中,手脑并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动手动口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活起来,动起来。

1.面向全体,提供舞台。我们的教学工作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既能掌握所学的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语文实践活动课同样如此。我们要为学生创造人人都有“动”的机会,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如在教学《成语接龙》中,我特地安排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提出第一个成语。在接龙过程中,优先成绩差的同学回答,及时表扬和鼓励。班内同学的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起来了,你讲我答,互相竞争,气氛十分活跃。

2.推敲形式,激发兴趣。在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如何选好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动”和“活”,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情景的合理科学的创设,是上好语文实践活动课的重要一方面。它可以通过上课前活动场所的精心布置,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也可以采用语言交流、气氛渲染、动手实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学生乐于“活”“动”。如我在教《威尼斯商人》一课前,对于课文情节,我本打算让学生课上听一下录音带字就行了,可经过再三斟酌,我觉得活动方式单调空洞,便决定采用“分角色来表演”的形式进行,布置教室、设置场景、让学生亲自感受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情感纠葛。由于这种情境教学新颖,加上课文曲折的情节,所以学生参与性很高,提出了种种改进方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意识。

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如果在语文实践活动课上能够重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动”激趣,以“活”拓思,“活”“动”结合,就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动手动脑能力,最终提高职教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活动课动手活动
我也来动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动手画一画
活动课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动手演示找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