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肖邦练习曲op10 no1

2016-09-06徐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音乐形象技术难点练习曲

摘 要:肖邦练习曲是钢琴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位钢琴专业学生的必弹曲目。本文着重分析了肖邦练习曲op10 no1 中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阐明了该练习曲的音乐形象。

关键词:肖邦 练习曲 技术难点 音乐形象

在钢琴文献中,肖邦的作品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而肖邦练习曲,作为肖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诞生之日起至今,因其美妙的旋律,深刻的内涵及全面的技术,一直受到人们的爱戴。

本文主要从音乐上和演奏技巧上分析肖邦练习曲的第一首 op10 no1.

这首作品是C大调,全曲呈现出辉煌的积极向上的音乐形象。很多人将它命名为《圣咏》,并将这首练习曲与巴赫的前奏曲与赋格的第一首做比较。细细想来,两者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是C大调,同样是分解三和弦和七和弦,同样是他们整部作品的开卷第一曲,演奏时同样有神圣的感觉。

从技术上来说,右手是开放性分解琶音。由于这首乐曲的速度非常快,如果细心观察,很多演奏家都将演奏时间控制在两分钟之内,而且右手从始至终没有休息的时间,这就要求演奏者需要有充分放松的手臂。很多学生弹到中间由于手臂太累,无法继续演奏下去。所以,如何放松手臂,以便能在很快的速度中轻松的完成演奏是关键。首先,我门注意到,演奏分解琶音,尤其是像十度这样的琶音时,手型是非常开放的。那么,到底是用开放的手型还是收拢的的手型演奏比较合适呢?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回答:当然是开放的手型。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脱离键盘,把手只是在半空中张开,我们会马上感觉到小臂与手腕是紧张的。而将手在半空中呈现自然弯曲并收拢的形状,手腕和小臂是松弛的。试想,在手没有运动的情况下,张开的手型尚且导致手腕和手臂的紧张,如果长时间用这样的手型在键盘上进行快速的演奏,势必会使手腕和小臂更加紧张。所以,在演奏分解琶音的时候,我们恰恰是需要相对收拢的手型。弹完一个音之后,不要将手指保持原位,而是尽快奖手指并拢回来,始终使手型保持在相对收拢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手在演奏过程中是放松的。

由于这首乐曲,右手没有明显的空拍,那么是不是右手就一直在相对紧张的状态下得不到休息呢?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只要留意,就会发现,每个小结的第一拍都有十六分音符的空拍,这恰恰就给演奏者一个很短暂的休息时间。

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个休息时间,将手瞬间放松。

另外我们注意到,每个乐句都是由一个上行和一个下行的分解琶音组成。如果将上行下行的所有音符弹奏的一样强,显然不符合情理,也不现实。通常,我们在演奏上行的时候做渐强,演奏下行的时候做减弱,这样乐曲听起来才符合逻辑。在做渐强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通常用手指将音符弹得更加用力,以达到演奏强音的效果。但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乐曲的所有乐句,如果是在演奏莫扎特或者海顿的奏鸣曲,那么这是完全行得通的,也应该这样做。但是在演奏肖邦的这首练习曲时,这样做就不尽人意。原因是大多数演奏者的身体机能,或者说是手指技能不允许这样做,我们顶多可以用手指,甚至手掌在如此快速地演奏中做到几个渐强,之后手就会非常的疲劳。这就需要我们寻找另一个更加可行的办法—— 利用上身的重量。这个原理就像拳击运动员在出拳的时候,如果只靠手臂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出一记重拳,必须使用上身的力量。这里也是如此。手臂此刻承担的任务貌似水管,将身体发出的力量毫无保留的传送到指尖处。在演奏渐强的时候,身体是逐渐向右前方倾斜的,在演奏下行减弱的时候,身体再逐渐恢复原位。在这一演奏过程中,右手在演奏相对较弱的那些音符时,手应该更像是在摸着弹,并不是真正使用手指的力量进行演奏。这样做的原因是为节省更多的力量来完成上行的渐强,同时,如果手指积极参与那些弱音的演奏,则弱音变成强音,渐强减弱就做的不够明显了。

在演奏速度较快的曲子时,我们尽量节省所有多余的动作,例如高抬手指。这首曲子也不例外,手指尽量贴在键盘上演奏。

很多演奏者觉得这首练习曲左手非常简单,没有什么好弹的,只是一些单调的八度,其实不然。首先,左手就像非常牢固的地基一样,要弹得非常厚实,声音洪亮圆润。切莫使用高抬手式的敲击演奏方法,这样出来的音色是浮躁且刺耳的。想要弹出厚重的音色,我们需要动用小臂甚至大臂的力量,有准备的下键,即手碰到键盘时再按键,并且按键的速度不是非常快,而且要感觉键盘似乎可以按的更深。这样,出来的音色才会厚重有分量。

左手八度的连接也至关重要,很多演奏者认为,运用大量的踏板,左手即使不连接也听不出来,其实不然。左手,无论是谱上标明的连线还是没有标注的地方,我们都要尽力将所有八度弹的连。这就需要在弹完一个八度后,在键盘上转换另外一个手指来做到。

除此以外,演奏这首作品时,要时刻注意和声色彩的变化。大调要弹的明亮一些,当转入小调的时候,要弹得弱一些。当大三和弦转入属七和弦的时候,也要由明亮的音色转入相对柔和的音色。

虽然肖邦的这首开篇练习曲在所有24首练习曲中不是最难的一首,但是想要演奏得精彩却非常不容易;恢宏神圣的音乐形象,明亮坚实的声音,快速的跑动,色彩上的明暗变化及对整体的把控都需要演奏者多年的演奏功底和科学的练习。需要注意的是,这首练习曲并不适合手小的人演奏。所以,在考试,演出或比赛时,还是要扬长避短,尽量演奏适合自己的曲目。

参考文献:

[1]常桦 《肖邦练习曲》教学与演奏指南 人民音乐出版社2 012年6月第一版

[2]《этюды Шопена》Музыкаль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зарубежных стран автор: C.С.Кузнецов 2008г.

作者简介:

徐渤,女,1982年6月出生,黑龙江省哈尔滨人,毕业于俄罗斯拉赫玛尼诺夫国立音乐学院,艺术理论博士,钢琴演奏副博士,交响乐指挥硕士,现任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钢琴系教师。

猜你喜欢

音乐形象技术难点练习曲
手风琴演奏中练习曲的意义分析
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版本演变的思考
绘事感言
简述施光南生平及歌剧《伤逝》
谈“理想声音的概念”在演唱中的应用
浅析夏之咏叹——《一抹夕阳》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