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研究

2016-09-06王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大学生

王涛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并指出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状况现状与问题,接着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与意义,最后给与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当前互联网应用技术日趋多样化,巨量的信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容易被大学生接收。其中,宣扬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一些负面价值取向的内容也随之而来,甚至还有一些充满暴力、色情的信息冲击着主流的思想意识教育内容。而且网络虚拟世界的娱乐性、低成本和便捷性吸引着更多的大学生沉溺其中,淡漠了正常的人际交往,逐渐走向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封闭”。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给高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带来严峻的挑战,更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社会环境的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大学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对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1]

一、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从本质上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大学生,高校并给与有效重视。首先是教育方式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灌输教育依然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外在的灌输教导很难进入大学生的内心,效果不理想,更难以做到外化于行。没有亲身实践和感悟的过程,学生很难感受到良好价值观的意义,也很难把这些道德化为自我的品质,更难以知行合一地去实践。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参与性、引导性的实践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与其直接灌输,不如让学生们在思考中得到结论,在相互启发中获得进步和成长。再次是教育体制僵化,在传统体制下消解人文精神,人才培养模式不够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新意,创新意识淡薄:注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体验:注重教化作用,忽视内化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环境下陷入窘境。[2]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与意义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注和关心,它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为内在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的思维方式和人本文化。在小康社会建设发展的今天,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突出了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心理疏导”则从另一角度对“人文关怀”赋予全新的内涵,同时作为重要的辅助方式,更多的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采取温和理性的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问的沟通和交流,真正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有着不同的个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受教育者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进行心理疏导是很有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人的实际需要,逐步转向既注重个性和实效,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式的多元化轨道上来。

三、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建议

1.学校要创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机制

(1)学校在制度建立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意见;学校要对学生开展挫折意识教育并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学院要完善心理辅导组织,配备齐全的心理辅导教师,要建立以“心理咨询室专家-心理学教师-教师”为基本模式的心理咨询和干预体系。对于心理健康状况异常情况,辅导员老师要做到及时处理,一事一结,并记录在案。

(2)制定奖励措施,奖励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鼓励老师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学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去关心学生。

(3)广泛宣传心理辅导的意义和重要性,改变学生对心理辅导的偏见和误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加强监测、评估及预警的力度,密切关注心理健康状况异常学生。通过朋友、室友、同学的紧密接触,定期向辅导员报告反常情况。[3]

2.教师要加大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力度

(1)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畅通心理疏导的渠道。学生是否愿意与老师谈心,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是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注重差异,尊重个性,因材施教。认识学生在智力、能力和发展潜力上的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顺利实施的又一主要因素。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需求,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而且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判断和识别,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心理行为,防患于未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性。

(2)应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学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去关心学生。老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心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波动、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应注重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把思想教育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学生易发的心理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给予学生倾诉沟通的机会,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让学生在人文关怀的宽松氛围中,树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心态,培养其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和珍视生命的意识。[4]

3.学生要健康心理,树立坚定意志和宏伟理想信念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思潮交错涌动,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世态,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保证拥有健康的心理。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学生要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要树立坚定的意志,将人生观、价值观内化为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要志存高远,挑战极限,坚韧顽强,就会形成健康的心理。要培养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宽宏大量,不拘小节,养成与人积极交往和沟通的习惯。要敢于正视和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不惧失败,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不患得患失、不好高骛远、心胸广阔、与人为善。要正确对待荣誉和成绩,戒骄戒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坚定理想信念,并做到持之以恒。

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大环境,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才能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耿俊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机制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1:113-115.

[2]刘铁英.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10:145-147.

[3]王丽琦,刘伟伟. 建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7:64-65.

[4]姚念龙,刘颖. 简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07-110.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