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会在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中的作用

2016-09-06王丹王太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教职工

王丹 王太海

摘 要:高校工会在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中责无旁贷,并且具有突出优势:高校工会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拥有开展工作的重要力量和保障资源。工会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会职责;建设长效机制,坚持教育引导;完善激励机制,重视隐性教育;树立先进典型,注重榜样力量等。

关键词:工会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作用

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大部分高校教师能够做到潜心治学、精心育人、无私奉献、锐意进取,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但是,也有少数教师理想信念不明确,教学敷衍了事,学术行为不端,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声誉。因此,必须充分意识到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必要在高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切实提高高校师德建设水平,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师德素养。

一、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概括。高校教师是具有社会最高层次专业知识结构的知识分子,引领青年的思想,影响着社会道德风尚,因此,高校师德也不同于一般的师德,其特殊性主要在于:一是高校教师师德以培养杰出人才为标志,二是高校教师师德以淡泊名利为行为准则,三是高校教师师德以崇尚学术为基础,四是高校教师以教育创新为前提。2011年1月教育部和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出台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界定了高校教师师德,主要包括:一是爱国守法;二是敬业爱生;三是教书育人;四是严谨治学;五是服务社会;六是为人师表。[1]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大力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2014年10月9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遵循高校师德建设规律,着眼长远,将高校师德建设全面推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同时重点解决当前高校师德突出问题,培育高校教师高尚道德情操,促进高校师德建设迈向新的台阶;提出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和惩处相结合的高校师德建设六大长效机制。[2]

二、工会在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中的优势分析

在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工会作为高校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师德建设不仅是其自身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工会自身的特殊地位也有能力在师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1.教育职能是工会的主要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明确指出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具有维护、建设、参与和教育四项社会职能。高校工会作为工会的一部分,同样具有这四项职能。其中,教育职能就主要指工会要教育教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教职工队伍,即抓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3]

2.工会在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中具有突出优势

首先,高校工会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是高校党委和行政部门与职工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它直接面对广大基层会员,几乎包括了工作在一线所有的教职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为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和群众基础。

其次,高校工会拥有开展工作的广泛力量。高校工会一般都有来自各基层教研室和各行政部门的能力较强的工作队伍,他们大都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广泛分布在教职工中间,在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这无疑是开展师德实践活动、建立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力量。

最后,高校工会拥有开展工作的保障资源。高校工会大都拥有用于开展活动的固定载体、文化阵地和业余社团等有利的资源,也拥有调配其他资源的便利条件,能够在师德建设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工会在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中的作用发挥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会职责。

工会是高校师德建设组织领导小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各级领导首先要把师德建设纳入到工会组织的工作计划和内容中。为加强对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有力领导和有效组织,专门成立的领导小组中,工会负责人也是师德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协助确立高校师德建设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工作计划及具体的实施保障措施,明确当年师德建设的主题、主要内容、主要措施等,为教师道德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体系;定期开展师德状况分析,研究师德建设工作,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

各基层单位也应建立以教研室和各基层工会为中心的师德建设工作小组,明确党政领导、各部职责,并作为一项长期的日常工作抓紧抓好。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工会组织与其他各级领导管理机构、教学研究机构相互协助的师德建设体制,形成师德建设合力。

2.建设长效机制,坚持教育引导。

提倡高尚师德,教育是基础。师德建设要有正确的导向和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因此,高校工会在创建师德建设环境,开展各种师德教育活动中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一,充分发扬民主,吸收各方意见,制定师德规范。良好师德的形成,既要有良好的舆论导向,又应该有行为规范,制定师德规范是师德建设的前提,是“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的保障。大连海洋大学由工会联合多部门充分发扬民主,吸收各方意见,制定了学校师德规范,并且在2013年“师德建设年”系列活动中修订了我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二,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师德教育的对象主要包括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两类。职前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以岗前培训为主。大连海洋大学工会通过积极组织高校教师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明确教师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职业道德。把师德修养列为教师入职培训的“第一课”,将针对新入职教师举办的“师德报告会”制度化。近年来,多次邀请教学名师、师德楷模担任主讲人,为我校新入职教职工以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争当教书育人楷模”、“立德铸魂、教书育人”为主题的报告,对新教工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教师与学生等方面关系有重要启迪作用。由工会组织“一帮一”活动,为青年教师配备导师,使老教师做“双向导师,双向育人”。工会还将新教工素质拓展、新教工联谊活动制度化,让新教工尽快熟悉环境,加强角色认同,增强团队意识。[4]

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使教师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良好师德师风。大连海洋大学对在职教师进行广泛地师德宣传教育,寓师德教育于岗位工作之中。工会作为主要组织者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已形成制度;充分利用广播、橱窗、LED屏、网络等资源宣传师德建设;不定期举办“师德建设年”活动:如2013年的“师德建设年”,校工会是主要的组织者,组织开展了“弘扬高尚师德、寻找身边榜样”推选、“我心中的好老师”评选、蓝色文化引领下的青年教师沙龙、教书育人经验交流会、身边正反师德案例教育研讨等一系列特色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我校教师树立真心爱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文明执教的高尚师德。此外,工会还与时俱进地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如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调研、查摆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举办“师德规范”知识竞赛;举办“中国梦、海洋梦、大海大梦”教职工演讲比赛,“传承校训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等活动。

3.树立先进典型,注重榜样力量。

工会通过向全国师德楷模学习、评选高校师德先进集体和个人、举办特色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师德典型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以典型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号召力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推进全校师德水平的提升。如工会组织全校教工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的大连海事大学贾凤姿教授的新进事迹;组织“三育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典型评比活动;2014年举办的“大海大最美教师”评选,旨在树立教书育人典型,弘扬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评选工作主要校工会组织,校评选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工会。活动历时半年,在年底的元旦晚会上对“大海大最美系列人物”获奖者给予隆重表彰,弘扬了真善美,传递了正能量,充分发挥了典型引领和示范作用,营造了师德长效机制建设的有利氛围。

4.完善激励机制,重视隐性教育。

首先,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能忽视配套制度建设和社会监督。大连海洋大学十分重视建立师德评价的标准和体系,同时将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挂起钩来,作为岗位聘任、晋级晋职和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此外,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将师德建设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来建设,不刮“阵风”,师德教育有规划、见实效;探索建立教职工科学管理机制,强化师德管理;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工会的重要工作,也是工会的特色和优势,更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对教师师德的隐性教育。大连海洋大学工会积极组织教职工各项文体活动,如登山、徒步、排球赛等,使教职工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组织教职工开展合唱、文艺汇演、书画展等活动宣传党的光荣历史,激发广大教职工爱党、爱国、爱校之情;校工会主办“教职工DIY制作月饼体验活动”、茶艺鉴赏、瑜伽课程、亲子讲座等,提升教职工审美情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引导教职工树立科学、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而且增强其践行师德规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自觉地按照师德原则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

最后,关心教职工生活,营造温暖的教工之家是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一条隐性教育路径。校工会对困难职工补助制度、婚丧补助制度都是极具温度的关怀制度;畅通教职工利益诉求信息渠道,对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协调处理;通过“教代会”制度密切把握教师关切,推动制度改革,促进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

总之,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工会应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的优势,坚持改进创新,不断探索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规律特点,推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

[2]徐谡,杨直凡.立德树人,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J],政工研究动态,2008(7)

[3]洪玉兰.关于构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1(7)

[4]林宁,王劲松.论高校师德建设及其激励监督机制的构建[J]理论月刊,2006(3)

作者简介

王丹(1966—),女,辽宁锦州人,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太海(1963—),男,辽宁营口人,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教职工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建立健全帮扶机制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发挥审议意见作用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推进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立健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