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改革漫谈

2016-09-06曲慧珠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职业院校德育

曲慧珠

摘 要:职业院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大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水平的职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其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水平的高下。另外,德育教育直接决定着这些人才是否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改革步伐,使之进一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职业院校 德育 教育改革

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对于高端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向更精进的现代职业技术专业发展,而且要加强德育教育,以便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德育教育在众多高职院校中十分普遍,但是在推行过程中常常因为执行不当而使德育效果不明显,学生素质有待提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改革升级成为教育改革的必须之举。

一、加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创新性变革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广大教育一线的教师们进行实践和推进。教师队伍的能力与素质的高校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能否顺利开展和取得理想的效果。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就是要根据学校德育教育的课程安排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指教师人数的增加,更是指教师队伍素质的强化和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需要在较广的范围内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加入到本校的德育教育队伍中,另一方面还需要高职院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再培训。[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对德育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姿态放低,建立与学生平等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打开心扉,鼓励学生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向老师求助。另外,教师要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使德育教育融汇在现实生活中。[2]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课题,需要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净化上下功夫,需要倾尽全校的力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可以帮助隔绝不良的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因为,高职院校学生长期生活在较为封闭的校园中,接触社会还比较浅,校园文化环境是学生接触较为深入,并且对学生的影响也比较深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借助高职院校内的社团组织和学生自治组织。让这些团体和组织通过开展一系列富有乐趣且能够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活动,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阻止一些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题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以及辩论赛等,也可以通过开展学生文艺表演交流活跃校园文化,让学生走出狭隘的宿舍、走出小团体,多多接触、多多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在轻松愉悦和略有竞争的环境中树立积极的心态和争优的信心。[3]

三、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网络环境净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当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网络更是十分熟悉,使用网络几乎是人人必备的技能。网络能够帮助人们迅速的信息,查找所需要的内容,其方便快捷带给人们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上的诸多方便。但是由于网络环境监管不力,网络上也存在许多涵纳黄赌毒信息的资讯,这些对于鉴别能力比较低的学生十分有害。因此,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和净化,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网络环境包括校内网络环境和校外网络环境两个方面。针对校外网络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发倡议书以及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等形式,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帮助建立净化的网络环境。针对校内网络环境的管理和净化,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例如建立校内网防火墙等加强校内网管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让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网络开设德育教育选修课,教师可以制作电子课件挂在网络上,方便学生随时学习。校园网络环境的管理和净化应当与校园文化环境相结合,把两者的优势发挥出来,以便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长足发展。[4]

四、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德育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单靠理论教学就能够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得到深刻的认识。德育教育如果只是停留在说教上,不仅会使学生失去进行学习和实践的兴趣,也会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于实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目标更是加大了难度。为了实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需要在理论教育的同时,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到社会志愿活动中,加强实践锻炼。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帮助别人、服务社会获得助人为乐的喜悦,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也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志愿服务活动还能够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及加强了实践能力,又巩固了知识。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也要把握好度、抓住质量,不能为了扩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数量而不顾德育教育的整体安排。另外,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要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准,在选择志愿服务项目上也要注意与德育教育目标相契合。学校和带队教师做好后勤服务也十分必要。

结语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用人单位。职业院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切实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发展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也要根据学生的现实变化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保障德育教育的与时俱进。另外,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不仅是教师的教学任务,同样需要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配合,为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全庆. 浅谈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 中国科技信息,2008,09:259-260.

[2]李洁春. 浅淡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策略[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18-19+25.

[3]马毅,姜佳杞.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22-23.

[4]张丽. 探寻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突破口[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3:146-147.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职业院校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