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组织与实施

2016-09-06邵孝平杨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快乐游戏化音乐

邵孝平 杨婷

摘 要:音乐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一,在教学中如何凸显游戏化,如何让幼儿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游戏。本文通过选择适合幼儿天性及学习特征的音乐活动教学内容和方法,采用多样的音乐教育形式进行组织实施,使幼儿更主动的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关键词:游戏化 音乐 组织与实施 快乐

一、对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认识

所谓的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是指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促进幼儿音乐的教育.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不论是在户外活动还是自主游戏时间,他们都会情不自禁的唱唱跳跳,或者搬弄一些能发出声响的物品敲敲打打。因此,音乐教育不仅仅只局限于幼儿园课堂中,它还应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让温馨和谐快乐的游戏无时无刻的陪伴着幼儿。 使幼儿更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让幼儿在享受美的音乐同时得到快乐,这是老师需要去努力的目标。[1]

二、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分享他们游戏创造的快乐

在音乐活动中,要真正做到“尊重”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儿童观。我们要重视幼儿内心的感受和对幼儿兴趣的培养。我们应该欣赏幼儿特有的表现方式。在音乐活动中,我认为要注意用眼神和手势鼓励每一个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特别是那些胆小、内向的幼儿,他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们都应该积极地给予鼓励和赞美:“××你真棒!”“表现得好极了,大家欢迎!”

三、丰富的音乐内容,是突出音乐教育游戏化的首要前提

教师在选择音乐素材时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音乐活动中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具有教育性和艺术性的内容进行活动,避免单一,运用多样化的内容,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喜爱。

很多音乐里面有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和人物形象,有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写照,还有具有民俗特色故事的吸引。作为一名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注意整理和收集,储备丰富的音乐素材,随时为孩子们提供喜爱的音乐。[2]

四、灵活、自由的组织形式,是突出音乐教育游戏化的重要手段

幼儿天生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好创造、好参与、好探索、好表现。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会事半功倍。因为游戏活动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自由、灵活、丰富多彩,使幼儿体验到“玩”一样的感觉,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

1.趣中学、趣中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趣味性的音乐游戏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愉悦的投入到活动中去。教师可根据幼儿好玩、好表现的特点,在音乐活动中注意情趣性,音乐、游戏要能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要有目的地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参与音乐活动,满足幼儿被接纳的心理要求,并产生审美的体验和审美的情感。[3]

2.乐在奇中

幼小的孩子们个个好奇、好问、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什么都想知道,永远都有问不完的问题。正如杜威所说:“好奇、好问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活动,特别是以游戏中的探究活动为中介的。根据幼儿好奇、好模仿的特点,不断提供新的刺激,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浓厚的好奇心。

3.乐在创造中

《纲要》中指出:通过艺术活动表现心灵美、自然美、创造美的形象。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幼儿的图画、咏唱、各种形体表现都充满着童真之美,他们不拘一格的自编歌词,兴高采烈的手舞足蹈都富有个性的创意。这些稚嫩而新颖的创造性表现需要教师以真诚、喜悦之心去发现、去接纳、去欣赏,更需要引导他们不断的创新。

4.乐在动中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我们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用游戏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形体动作。从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元素入手,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动起来。

由于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好动,尤其喜欢随着音乐的节拍动,所以律动正好符合这一年龄特征。通过游戏活动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5.乐在参与中

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教师抓住幼儿好表现的特点,运用多种游戏方式让幼儿参与音乐活动,满足幼儿的需求。有些歌曲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多声部轮唱的快乐,而且也感受到了创编的乐趣,从而使小朋友养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习惯,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五、对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几点感受

1.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音乐环境,让幼儿多接触音乐游戏:并将音乐游戏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餐前、生活环境或户外活动都可进行音乐游戏的渗透。[4]

2.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游戏活动的兴趣,尝试用多种游戏方法引发幼儿想唱想跳的兴趣,乐意参加音乐活动,教师也要成为游戏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

3.尊重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个人意愿,接纳不同水平,鼓励幼儿人人参与音乐游戏,对幼儿的困难和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适宜的指导。

4.教师要选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及本班幼儿具体情况以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开放性、启发性的素材,并产生审美的体验和审美的感受。

5.音乐游戏的形式要生动活泼,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幼儿为主体,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活动。

6.音乐活动中的发声练习也要游戏化。在歌唱活动前用各种小游戏活动做简短的模式发声练习,训练幼儿以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如模仿小动物。各种车辆的叫声。

7.教师个人要不断的加强素养,以满腔的热情来感染幼儿,教师要以自己的恰当的丰富的情感、表现方式作用于幼儿的心理。用生动的变面部表情及肢体动作去感染幼儿,带动幼儿。

总之,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音乐只有通过游戏化的教育,才能更好的实现音乐的真正价值。要真正做到音乐游戏化,还需要我们老师们不断的探究和思考,未来希望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中茁壮健康的成长,让音乐游戏带给幼儿更多的欢乐。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J].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2]李季湄 冯晓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期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S].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17期

[4]周穗萍.在玩中学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游戏化研究[J].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年

猜你喜欢

快乐游戏化音乐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