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空间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及其防护措施

2016-09-06苑慧敏

法制与社会 2016年7期
关键词:安全风险

摘 要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媒体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微”字当头的社交方式开始浸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微”媒介对我们的现实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必须考虑当下微空间给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问题并从马克思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道德修养、法律约束、应急措施防护和微空间官方语态转变等方面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治理。

关键词 微空间 国家意识形态 安全风险

作者简介:苑慧敏,华中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3-140-02

一、 国家意识形态与微空间

国家意识形态和微空间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两个名词,然而在当今社会和学术界却成为研究的热点。确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微空间的舆论与国家政策的走向动态、国家意识形态及现实社会安全状况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当提到微空间时,有政治敏感度的人不得不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考虑进来。

(一)国家意识形态及安全

所谓国家意识形态,本质上是指与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或意识形态处于交互作用中的特定民族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相对独立的整体,国家意识形态受到国内外各种意识形态的多重影响,因此就有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否的问题,按照大多数人的看法国家意识形态特别是主流意识形态如果能够得到主要阶级和最广大民众的认同,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等一样,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微空间国家意识形态是否安全的问题便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能否占主导地位,在微空间中能否得到多数“微民”的认同的问题。

(二)微空间的含义及“微传播”的特点

要想真正地了解微空间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密切关系,切实解决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问题,除了要了解国家意识形态的内涵以外,还必须对微空间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领域加以剖析。

1.微空间的含义:与微信、微博一并产生的另一个热词便是“微空间”,人们通过微空间可以转发评论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依托移动通信终端及网络技术把文字、图像和声音等信息呈现出来并影响现实世界的媒介空间。

微空间里的传播内容是“微内容”,可以是简短的一段话、一个表情、一张图片等;传播载体是“微媒介”,我们常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等都是微传播的介质;传播体验是“微动作”,通过简单的手机点触、鼠标点击就可以完成信息发布、浏览、转载、评论等功能;传播对象是“微受众”,他们是具有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受众。

2. 微空间信息传播的特点:由于传播工具的便捷性,以微博和微信为主要代表的“微”媒介传播速度惊人,并且谁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与接受者,因此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便得不到保障,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传播速度的及时性与便捷化。不同于以往媒介的“一对一”或“一对多”传播,微信或微博实现了快速的“多对多”裂变式传播,并且只要“微民”会使用微媒介工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将自己想要公布的消息发布出来,非常方便,且传播速度惊人。当然,由于主体素质差异和个人掌握现实素材多少的不同,某些微民发布的消息可能存在瑕疵,很容易误导其他微民走向极端。

(2)传播主体的差异性与多元化。传统的传播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形式进行,而现在通过微信或微博,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以平等的地位公开地将信息自由发出并转发评论,成为新消息的第一发布人与转载者,因此微空间便没有了严格的传播主体和客体之分,可以是生活在民间的草根,可以是奔走于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娱乐圈闪亮的明星,总之传播主体的素质差异性很大,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和粉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各种各样的传播客体和主体,使传播主体更呈多元化。

(3)传播信息的复杂性与碎片化。由于微信或微博等微媒介大大地降低了对传播主体的要求,不同水平的传播者素质各异,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在不加辨别的情况下,部分微民很可能无辜的成为虚假信息的散发者;当然它降低了传播者的门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微空间监管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信息的复杂性。同时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彼此只能在偶尔的闲暇时间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心情,而微媒介的特点是发表消息必须有限定的字数,发表文字必须简短精悍,这便很容易形成了一种快餐文化,使微空间的信息分时间段又呈碎片化状态。

二、微空间国家意识形态发展机遇及风险情况分析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微空间传播信息的及时性和复杂性等各种特点给国家意识形态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一)微空间国家意识形态发展机遇

首先,有了微空间之后,政府可以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及时将政府的相关信息传达给关注该官方微信号的公众,一定程度上使政府的政策消息透明化和公开化,利于政府意志普及宣传,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给微民;其次,在微空间中存在着各个阶层的人群,都不同程度的代表着一定阶层的利益,通过关注这些消息,政府可以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管理弥补漏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同时这也避免了微空间中因社会不公、处理不当和舆论煽动等引起的现实社会动荡,从而成为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重要平台,间接地增强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再次,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征询、微博问政和微信投票等方式向社会征集民意,适时创新管理方式,提高公职人员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提高政府的适应力。总之,微空间在政府信息资源的收集、信息的传播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方面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二)微空间中国家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首先,由于微空间门槛低的缘故,微空间人员一时的监管不善,有不良动机的人便可以将自己的消息发布其中,并在短时间内传播给部分微民,这为不法分子作案提供了犯罪缝隙,同时一些西方势力及持不同政见者也会通过微空间散发不雅言论和虚假信息,扭曲微民的价值观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最终可能损害到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次,微空间中可以言论自由,微民们知识水平文化素质有异,一些微民的语言行动如说脏话,传播不雅视频,分享泡沫文化等可能在微空间中被跟风,从而占据了主流意识文化的部分空间,尤其是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受此影响可能会审美退化,素质趋于低下,最终不利于中国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后在微空间中如微信有各自的朋友圈,微博有各自的粉丝,微空间信息的裂变式传播,一条消极信息很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是社会公共安全的潜在危机,必须引起重视,对微空间加强监管。

三、 确保微空间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防护措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空间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对现实生活产生双重影响,尤其微空间给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不能忽视,而出现如此挑战与我国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边缘化、民众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微空间法律制度不健全及政府监管不善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微空间官方语态转变、民众思想政治及道德素质培养和微空间法律制度完善和应急措施机制建设去努力,从而逐步提升我国在微空间中的防护力、抵抗力、监管力和吸引力。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抢占主动权

当前微空间中国家意识形态面临着来自市场经济功利化、文化多样化和非主流化及西方势力渗透的多重挑战,为了避免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处于被动地位,政府必须尽早加强微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主动出击和防护。政府可增设各具特色的官方微信号和官方微博,并聘请权威人士及时解答微民疑问,给微民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与其它重要文化媒体和民间微博微信主体合作,对其适时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另外要发挥传统媒体队伍强大、信息权威、公信力高的优势,发挥新兴媒体内容丰富、信息灵通及时的特点,实现新旧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强化微空间主人公思想道德政治素质,增强“抵抗力”。

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终身教育的范畴,通过各种相关的微空间宣传教育,提高微民对微空间信息真假辨别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强化网民遵守网络道德规则的意识;普及新媒体网络知识,提高微民利用微空间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并帮助人们增强自觉抵制糟粕文化的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弘扬红色文化、表彰先进人物和观看相关影片等方式提高公民的政治敏感度,以增强微空间微民们对西方政治势力文化渗透的抵御能力,并鼓励微民们自觉树立微空间强烈的爱国意识。

(二)健全微空间法律法规制度,提升“防护力”

任何时候法律都是各种体制得以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微空间作为新兴的文化领域,也必须有相应完善的法律制度来维护以保证其健康有序进行,从而微民能更好的行使自己的权利,享受技术进步给自己带来的娱乐和发展机遇。法律法规制度是微空间良好秩序的守护人,严格的法律制度能让企图利用微媒介作案的犯罪分子望而却步,能使微民们更好的发挥微空间的巨大潜力服务自己。总之微空间风清气正环境的培养及保持不能没有健全严厉的法律制度,政府必须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完善微空间法律法规制度,提升国家意识形态防护力。

(三)提高微空间国家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加大监管力

由于微空间的传播主体素质各异呈多元性的特点,传播信息也复杂真假难辨,所以当谣言出现在其中并且多数微民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误导跟风,经过短时间的转发评论,几分钟内很可能成为微空间的热点新闻,最终引起社会恐慌、损害政府形象和威胁公众安全等问题。而提高微空间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就是要从源头解决微空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当微空间出现不良舆论时能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微空间监管,如设立专门的监察小组对微空间的信息及时过滤并对可能危害社会的信息及时处理,总之政府要改变过去被动地出现在大众面前进行辟谣的模式,将其转变为主动出击。

(四)深化语态转变,夯实内容优势,提高吸引力

在问卷调查中,国家动态时事不被微民重点关注的原因分析中,“文字枯燥不想看,没有兴趣懒得看”的占有很大比重,因此要想国家意识形态在微空间的被认同度提高,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先提高时政政策文字的“诱惑力”,可在尊重微媒体传播规律和思想道德及法律的前提下,将创新思维用好,将部分官方媒体形象向亲切转变,将微空间呆板严肃的官方语言展现出风趣幽默,将所要发布的内容适当增加图片和短视频等,从而对枯燥的硬信息进行软处理,对乏味的新闻事件进行生动加工,努力使其适合微民们的口味,最终提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从而赢得大多微民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郭明飞、杨磊.微空间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及其防范体系构建.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11-30.

[2]高峰、艾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论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5).

猜你喜欢

安全风险
基于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与对策
75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风险控制
利用风险矩阵对输电线路直升机巡检风险评估
烟囱爆破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分析
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探析防范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策
铁路客运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与措施研究
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探讨
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