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小教师对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

2016-09-02李秀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普通班随班态度

李秀

(泉州师范学院特殊儿童与社会融合研究中心福建泉州362000)



普小教师对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

李秀

(泉州师范学院特殊儿童与社会融合研究中心福建泉州362000)

文章采用自编问卷对福建省93名普通班曾经从事过或正从事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的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接纳态度、教育教学态度以及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学生的接纳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普通班教师对随班就读认识不深,态度更倾向于消极。普通班教师从观念上都能认同特殊学生的基本权利,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的实质性工作方面还存在疑虑。结果还表明,有效的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普通班教师对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接纳态度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普通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态度

一、问题提出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小学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28.3万人,其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15.0万人,占小学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52.9%;初中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为10.2万人,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5.9万人,占初中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58.3%。[1]福建省2014年的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显示,福建省特殊教育在校生共计25104人,其中17703人就读于普通学校的辅读班(485人)和普通班级(17218人),占特殊学生在校生人数的67%。[2]可见将特殊学生安置在普通的教育环境,即融合教育是未来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普通班教师接触特殊学生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随着学术界对特殊学生的界定越来越宽泛,即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普通学校就读的特殊学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差异也越来越大,所需要的教育与辅导也会有更大的差别。而影响融合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普通班教师对特殊学生的接纳与支持,普通班教师对特殊教育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情况对于特殊学生在融合的教育环境下能否得到适当的照顾与辅导以发挥其最大潜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往的相关研究多是关注特殊学校教师、普通小学生、师范大学生、普通学生家长等群体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以及不同类别、不同群体对随班就读的态度的比较,[3]而较少关注正承担着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班教师对特殊教育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能与所需支持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就将针对福建省内曾经从事过和正从事着随班就读工作的普通班教师的特殊教育的专业态度和专业知能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今后随班就读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本研究所选择的调查对象是曾教过或正在教特殊学生的普通班教师,样本主要来自福建泉州和厦门的普通小学和特辅班,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3份,回收率为93%。

(二)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在参考刘春玲等对普通小学教师对特殊儿童接纳态度的调查、马红英等对上海市随班就读教师现状的调查、曾雅茹对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教学策略与所需支持的调查的内容的基础上加以修订编制而成,问卷由四个部分组成:基本资料、对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接纳和关心程度、对九种类型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接纳态度、对学习随班就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态度和所需支持。专业态度和专业知能部分每个题目有非常同意、比较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6个选项,分别给予1、2、3、4、5、6分进行记分,反向题则反过来进行记分。在问卷上所得之分数越高,代表教师的特教专业知能与态度越佳;所得之分数越低,代表教师特教专业知能与态度越差。

(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被调查对象的有效样本数为93人,其中男教师22人,占比23.7%;30岁以下53人,占比57%;教龄15年以下69人,占比74.2%;本科及其以上学历81人,占比87.1%,专科学历11人,中专及以下仅为1人;从担任的学科来看,涉及到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思品、体育以及信息技术等各种课程,其中以教授语文和数学的人数最多(59人);从教师所学专业来看,师范类专业共68人(其中小学教育65人、特殊教育1人、数学教育2人),占比73.1%;接受过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的教师41人,占比44.1%,未接受过培训的教师52人,占比55.9%。

(四)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

(一)普通班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接纳度。从表1中可以看出,普通小学教师在总量表的平均得分低于中值,这说明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更倾向于消极,不够接纳和支持随班就读工作。从标准差的结果上可以看出,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差异较大,虽然大部分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整体上更倾向于消极,但仍存在着一小部分教师对随班就读持有相对更加积极的态度。

表1 随班就读教师在问卷中态度调查和四个分调查上的平均值标准差

本问卷(29个项目)采用6点计分法,得分越高,态度越积极。把问卷各项目选择“1”“2”“3”看做消极,把选择“4”“5”6”看做积极。但对于反向效果的题目,在计算结果时都进行了反转,即把问卷中的“1、2、3、4、5、6、”记成“6、5、4、3、2、1”。对各分测验的各项目进行频率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

表2 各个项目的频率分析结果

续表:

1.从“拒绝与接纳”的各个项目的频率分析结果来看,90.2%的普通班教师都认为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应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但在“任何儿童(包括特殊儿童)都有权利在普通班级上课”“特殊儿童最好与普通儿童一起生活、学习”“如果可能,我尽量避免让特殊儿童在我教的班级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教育最好由特殊教师而不是由普通教师承担”中态度积极的比例不断下降。这说明普通班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从观念上是承认他们的基本权利的,但是在与自己的工作直接相关的具体态度方面却表现出了差异,如会尽量避免特殊学生进入他所在的普通班级,认为特殊学生的教育是特殊教育教师的事情等。

2.从“期望与评价”的频数分析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普通班教师都承认特殊儿童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但总体来看,他们对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期望与评价方面呈现消极的态度,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特殊学生是麻烦的制造者,他们在学校能获得好成绩,但是也不能迁移于社会生活中。

3.从“教育与教学”的频数分析结果来看,总体上普通班教师对于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对于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积极作用还是持肯定的态度,但在具体认识方面存在差异,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特殊学生随班就读会影响普通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普通班级的教学秩序、特殊学生也会受到孤立和歧视,近一半的教师认为特殊学生的社会化、情绪发展都会受到影响,也会因得不到教师的关照而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二)普通班教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接纳程度。表3显示,教师基本都能接纳9类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但对各类的接纳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最愿意接纳的是低视力和肢体障碍的学生,接纳度最低的是情绪与行为障碍和学习障碍。

表3 教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接纳程度

(三)影响普通班教师对随班就读接纳态度的相关因素的探讨。

1.有无接受过特殊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对随班就读态度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有无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的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有显著不同(在0.001显著水平下),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教师的平均分明显高于没有接受过培训教师的平均分。这表明,有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的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比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态度更积极。从四个分量表的结果来看,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和对不同类型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接纳度方面,二者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接受过特殊教育相关培训的教师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的认识、理解、认同等方面都更为积极,对于列出的9类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方面也持更为积极的态度。

表4 是否接受过特殊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对随班就读的态度的影响

2.教师其他因素对随班就读态度的影响。

(1)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不同性别的教师对于随班就读的态度总体来看,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通过均值发现,男教师高于女教师,表明男教师的态度更为积极。在具体分量表来看,在拒绝与接纳的部分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男教师在认同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接纳特殊儿童方面比女教师积极。评价与期望和教育教学分量表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但均值显示男教师高于女教师(见表5)。

表5 不同性别对随班就读的态度的影响

(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6),不同专业毕业的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有显著差异,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态度最积极,其他学科和数学的其次,汉语言文学的排最后。

表6 不同专业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的影响

(3)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年龄的教师的态度没有显著差异(F=1.112,P>0.05)、不同教龄的教师的态度也没有显著差异(F=1.405,P0.05)。学历方面,基本呈现学历越高接纳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越积极的态势,但是也不存在显著差异(F=0.347,P>0.05)。

(4)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不同职务的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没有显著差异(T=-1.682,P>0.05),任教不同的主要学科对随班就读的态度也没有显著影响(T=1.135,P>0.05)。

(四)普通班教师对学习随班就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态度及原因。调查显示,近90%的普通小学教师愿意学习随班就读相关知识和技能,这对随班就读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希望学习哪一方面的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和课程方面,34.4%的普通小学教师选择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和实施;37.6%的普通小学教师选择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再进一步探寻学习随班就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原因时,50.5%的教师是因为想要更好地教育特殊儿童;25.8%的教师是出于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说明教师都是从教师的责任和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

四、讨论

(一)从事随班就读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的年龄、专业和学历结构都基本合理,具体表现:近70%的教师毕业于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专业,他们接受过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其中28%的教师是泉州师院2003级及以后的小学教育专业毕业,是一体化师资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较高,84.9%的教师都是本科学历毕业;教师所教授科目也是比较广泛的,除了语文、数学学科以外,其他的音乐、体育、美术等等学科都涉及到了。这样的教师构成对于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是有利的。

(二)普通班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情况。本次调查发现,普通班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总体接纳度不高,更倾向于消极。大部分普通班教师都能承认特殊儿童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在观念上、情理上都基本认同,但是对特殊儿童的期望值偏低,评价趋于消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的实质性工作方面,不愿意让特殊儿童进入到自己的班级随班就读,认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会影响普通班的整体的教学效果、教学秩序,同时也认为会影响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这与大部分教师没有参加过特殊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有直接关系的,他们虽然有系统的普通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但是对于随班就读的各类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康复等缺乏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因此他们的态度方面更多的就只会从作为儿童应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的角度去认识和认同。

(三)普通班教师对不同类型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情况。从调查中笔者发现普通班教师对低视力和肢体障碍儿童的接纳度最高,对学习障碍儿童和行为障碍儿童的接纳度最低。究其原因,感官障碍的学生除了生理上的障碍外,其他与普通学生几乎没有区别,因此在学业表现方面和普通学生相比也不会有太大差距。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学生的接纳度最低,主要是因为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影响面较广,不仅影响特殊学生本身的学业和人际交往,也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秩序、班级普通学生的情绪和行为、人际交往等等。

(四)是否接受过特教培训、性别、年龄、专业及学历等因素对普通班教师的态度的影响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普通班教师是否接受过特殊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有显著影响,接受过特教培训的教师总体的接纳度会更高,在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和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的接纳度上都更为积极和认同。普通班教师的性别对随班就读的接纳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总体来看,男教师的态度更为积极。这与男女性别的不同的人格有关,总体来说,男性在挑战性工作方面比女性积极,事业上更追求变化与挑战。教师的专业、任教学科、年龄、教龄、职称与学历等对随班就读的态度都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学历方面呈现出学历越高态度越积极的态势。这主要是因为学历越高,所接受的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越丰富,参与的教育教学实践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对于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等认知更为深刻。

五、结论

(一)普通小学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总体上更倾向于消极,不够接纳和支持随班就读工作。

(二)普通小学教师更愿意接纳低视力、肢体障碍等身体障碍的特殊学生随班就读,对自闭症、学习障碍和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接纳度相对较低。

(三)有接受过和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有显著差异,有接受过培训的教师态度更为积极。

(四)教师的性别、年龄、专业、职称及学历等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没有显著影响。

(五)绝大部分的普通小学教师愿意学习随班就读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且都是以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合适的教育为出发点的。

六、改善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的建议

(一)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多元的特殊教育知识的培训,利于教师观念的转变。通过调查发现,是否接受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对于普通班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大量研究也表明,普通班教师对随班就读的积极态度的形成与教师掌握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台湾学者祀昭安研究发现,在欧美,社会大众对残障者已能普遍接纳,但仍然会出现普通班师生无法悦纳残障儿童的情况。但是,采用各种互动策略,特别是具有结构性的在职教育方案,通常能有效地培养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正向积极态度,减少对随班就读教学的焦虑。[4]香港学者连明刚提出教师对随班就读的认同度,是与了解相关知识、掌握有效策略相关联的,当了解相关知识,掌握有效策略后,即使原先持反对意见的人也会逐步改变原有的观念。[5]刘春玲、杜晓新、姚健指出,有效的随班就读培训的支持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接纳态度有积极的影响。[6]

(二)普通班级“小班制”的支持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积极地接纳。通过调查发现,普通班教师对随班就读持消极态度主要是由于考核的压力、任教班级人数过多以及随班就读知识的匮乏。在对不同类别特殊儿童的接纳态度上,教师们普遍认为,在目前的大班教学条件下,要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教师而言,已负担甚重,再加上特殊儿童的介入,会增添较大的负担。因此,如果必须有特殊儿童安置进入的话,最不希望的是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其主要原因是这类儿童会影响班级纪律。要改善普通班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当务之急是从各个层面加强对随班就读的支持,减少教师的考核压力、缩减教师任教班级人数,落实普通班级“小班制”显得尤为迫切,这样教师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支持特殊学生,从而形成正向积极的接纳态度。

(三)加强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完善培训内容和形式,利于增强教师的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国家要求:随班就读班级的任课教师……应当具备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随班就读班级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的方法”[7]。而上海市的要求“: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经过特教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8]。调查表明,目前福建省随班就读教师基本是普通师范专业毕业。在我国的教师教育中,至今没有要求普通教育教师必须接受特殊教育的学习,必须选修一定的特殊教育学分,所以这些教师很少在职前接触过特殊教育理论知识。调查同时还显示,目前承担随班就读教学工作的教师仅有44%的人报告其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专业培训不足造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到困难;教学上困难可能又影响了他们对随读生的接纳。[9]在培训量方面,美国对全纳教育教师提出了每年至少要参加25小时有关其专业领域的继续教育的要求。[10]因此,给予随班就读教师每年一定时间的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培训,能促进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随班就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学者指出,专业培训最有效的做法是将教学、培训和研究结合起来,结合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培训,并且组织他们围绕问题进行研究[11]。要提升普通班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就必须把教师培训制度化,即除了对首次参与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外,应将每个教师每年参加培训的形式、内容和时间制度化,可通过讲座、观摩及研讨等形式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随班就读工作的发展[9]。

[1]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http://www.moe.gov.cn/jyb_sjzl/s 5990/201511/t20151125_220958.html,2015-12-7.

[2]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厅统计简明资料(2014) 255.

[3]曾雅茹.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教学策略与所需支持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12):3-7.

[4]杞昭安.修习特殊教育三学分学员对特殊学生态度改变之研究[C].亚州区特殊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中心,2001:1-18.

[5]连明刚.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J].香港特殊教育论坛, 2007(l):57-74.

[6]刘春玲,杜晓新,姚健.普通小学教师对特殊儿童接纳态度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3):34-36.

[7]李泽慧,周珉.对随班就读教师差异教学能力构成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9(1):25-33.

[8]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http://law.lawtime.cn/d620550625644.html,2009 -08-05.

[9]马红英,谭和平.上海市随班就读教师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0(1):60-63.

[10]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81-223.

[11]肖非.中国的随班就读:历史·现状·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05(3):3-7.

[责任编辑刘金荣]

A Study of Regula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Attitude toward Special Students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es——Taking 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 Xiu
(Research Center of special Educa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Fujian 362000)

A questionnaire is devised to test 93 Fujian teachers for special students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es,and the purpose of the survey is to probe into the teachers’attitude towards accepting special students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es,their cognition of inclusion education,and their acceptance of all kinds of special needs children.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teachers’attitude for special students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 tend to negative.The regula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an identify with their basic rights of education, but they have doubts about the students’teaching and studying.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effective training about special education have an effect upon regula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acceptance of special needs students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es.

regula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attitude

G760

A

2095-0438(2016)04-0020-06

2015-12-17

李秀(1976-),女,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发展性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

猜你喜欢

普通班随班态度
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
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
“破境”而出,向上生长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我国随班就读政策演变与发展
——基于“渐进主义模式”的分析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若想成功,就别把路堵上
态度决定一切
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普通班《汉语》教材现状分析——以阿克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