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课堂设计创新性研究

2016-09-01胡建平

运动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内涵利用信息化

胡建平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高校体育教学课堂设计创新性研究

胡建平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探讨翻转课堂这种新兴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方面的应用,利用其创新性优势,改变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而发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翻转课堂;基本内涵;实施流程;教学价值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传入我国教育界后,国内的学者对其内涵的解释差异明显,主要有2种解释成为主流。第1种解释是翻转课堂的内涵必须用具体的实施步骤进行阐述。这种内涵解释的代表人物是刘小晶,其认为翻转课堂是将教学视频作为主要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课堂时间转变成师生疑难解答、信息交流平台的教学模式。这种利用流程形式的内涵解释,便于理解,但是却偏离了概念规范性的主题;第2种内涵解释则是利用翻转课堂的功能定义,将概念、功能及本质3种混淆,没有做到有效的区别。例如,将翻转课堂定义为师生角色调换,课堂时间再规划的新教学模式。这个内涵知识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知识内化的差异进行定义,概括显得肤浅,存在片面性。实际上,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知识内化只是翻转课堂功能两个组成部分,并不能概括翻转课堂功能的全部。由此可见,这一内涵解释,以偏概全较为明显。

1 翻转课堂的基本内涵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见解,将翻转课堂的内涵定义为:立足信息化网络和课堂,注重培养能力,实现分组学习,利用课前、课中及课后时间进行知识内化和应用的教学形态。注重能力的培养是寻求体育教育与人才培养间的契合点;立足网络和课堂,是利用网络信息化的强大的推动力,实现网络和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分组学习则是强调翻转课堂注重合作和自主学习;课前、课中及课后知识和机能内化过程,是翻转课堂结构和实施流程的重要体现。

图1 翻转课堂的实施流程

2 翻转课堂的实施流程

翻转课堂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尤其在实施流程方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时间划分为课前、课中及课后3个学习段。课前,课程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制订教学内容,并且将内容划分成合理的模块,将划分后模块分批录制或精选后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并根据学习实际设定网络学习环境,完善网络环境的学习氛围,增强网络学习平台的吸引力。视频上传后,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关知识,结合参考资料自主地课前学习,达到初步掌握基础知识的要求;课中,也就是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对所学内容分组谈论,发挥集体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交流学习和实践成果;课后阶段,学生要根据学习现状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学习中的不足,逐渐提高学习效益;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客观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总结,以此保证教学设计的不断优化,如图1。

3 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

3.1翻转课堂实现了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翻转课堂的出现就是为了使用信息化社会体育教学的实际。当前,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其已经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活中众多信息化平台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习惯,成为密切相关的一部分。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适应学生行为和习惯上的变化,教学信息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翻转课堂一改传统的课堂模式,将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新时代课堂教学的领军模式。体育教师利用录制的视频、三维动画及PPT等方式丰富教学材料,实现教学材料的直观化,同时设置相关系统进行教学导航,配合网络平台上的客观评价和有趣的在线交流,进而孕育出能够适应教学发展的网络环境。翻转课堂中网络教育平台开发和发展,不仅能够增加师生关系,更能够适应学生的实际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翻转课堂的诞生也为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体育教师教学活动有效性增强的基础性力量。

3.2翻转课堂实现了体育教学要素的优化组合

实际上,翻转课堂的教学要素方面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只是进行了重新的组合和配置,进而利用内部要素的配置实现教学效益的提高。翻转课堂的伟大创新在于要素的准确定位和有效配置。翻转课堂对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合理转换,不断拓展课程资源,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和方法手段,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正因为如此,翻转课堂最后展现出的表现形态和结果都具有革命性的转变。与此同时,翻转课堂的中教学要素是动态的要素,具有灵活性。在实际体育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要素的调整,重新组合其中内部关系,实现实际的教学要求和目标。

3.3翻转课堂有助于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内化

翻转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前者是利用时间序列分课前、课中及课后3阶段,每个阶段都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后者是预习、学习及复习3阶段,只有学习阶段受到教师的指导。由此可见,两者的最大差异就是教师的参与比例不同。翻转课堂的3阶段模式中,教师利用虚拟课堂和实际课堂2种形式,详细而具体地进行相关教学设计,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自主性。虚拟课堂的有效利用,能够深化学生知识和技能。翻转课堂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迎合学生实际需求,利用虚拟课堂教学,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知识讲解和技能示范。这就为学生课中学习争取了最大的时间和空间,为课中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技能的掌握提供了有利条件。翻转课堂中的知识教学具有针对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一改传统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的撒网型模式,进而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

4 结 语

当前,翻转课堂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其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逐渐成为教学模式的主题,是教育界教学改革的重大成果,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翻转课堂模式对体育教学中的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及结果与评价等多种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对其内部的构成要素进行重新配置组合,适应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社会教学模式创新的必然选择。翻转课堂是信息化与现代教育共同孕育的新生事物,它的实施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然而,翻转课堂作为新事物,必然面对种种问题和挑战,这意味着我们在实施翻转课堂前,对其基础内涵、实施流程及教学价值等方面要有着深刻清晰的认识,进而为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提高、知识结构的规范及沟通能力的增强等方面铺平道路。翻转课堂需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修正和完善,最终成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旗帜。

[ 1 ]刘小晶,钟琦,张剑平.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电化教育,2014(8):105-110.

[ 2 ]马俊臣.基于“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 J ].中国成人教育,2014(6):125-128.

[ 3 ]苏君阳.素质教育认识论的误区及其超越[ J ].教书育人,2009(13):29-35.

G807.4

A

1674-151X(2016)05-07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0.039

投稿日期:2016-04-22

胡建平(1975—),硕士。研究方向:大众健身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内涵利用信息化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照金精神的内涵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