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足球训练对自我效能理论的实践应用研究

2016-08-30周远军

体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效能个体评分

周远军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四川 南充637000)

中学足球训练对自我效能理论的实践应用研究

周远军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四川 南充637000)

现代研究证实自我效能感与个体的成就显著相关,自我效能感越好,个体的成就越高。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通过重设训练目标、重组训练流程,在中学生足球训练中采用了渗透式训练模式,结果发现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训练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了学生的足球技能训练效果,其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自我效能;足球训练;中学

1 前言

自我效能是由著名心理学家 Bandura提出的,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某种行为能力,能够成功完成某项行为的主观判断[1]。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2],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取得的成就存在正相关关系。通常来说,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生活中更容易表现出适度的自信,所以也更容易取得成就,反之,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多有自卑表现,这会对其正常能力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更难获得成功。对于学习足球技能的中学生而言,其自我效能感具体指学生在进行足球运动实践时,对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的主观评估。不论是在足球训练还是在足球比赛中,每一次成功的过人、运球、射门体验,都会留下良好记忆。在其面对另一训练任务时,这一记忆会被重新唤起,良好记忆的反复唤起会促进个体自我效能的提升,从而让个体在面对挫折、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克服[3]。反之,学生在足球训练过程中体会到的失败经历,则会留下不好的记忆,其在面对新的训练内容时会不自觉地唤醒以往失败的记忆,形成自我无效能感,从而影响新技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对中学生的足球训练及心理发展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 A中学高一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实验班级(30人)和对照班级(35人),平均年龄(16.3±2.0)岁。入组学生实验前进行足球基本技术、自我效能、体能及心理测试,结果显示两组的足球基本技术、自我效能、体能水平及心理状态相当,具有可比性。

2.2 研究方法

两组学生均接受 12周的足球技能训练。(1)实验班级: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制定渗透式训练模式。渗透式训练模式是指在足球课堂训练的环境、内容、目标任务不变的情况下,将总体训练目标分解为若干子目标,让学生通过达到一个个子目标来完成总体训练目标。同时根据不同足球技术动作之间的联系,对传统的足球技能训练流程进行重组,按照新的训练流程实施训练(见图 1)。(2)对照班级:按照传统的足球技能训练方式开展训练。训练流程:任务宣布—动作讲解与示范—布置练习—练习并纠错—总结。

图1 渗透式训练的足球技能训练流程图

2.3 评价方法

(1)自我效能感:参考 GSE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体育专业自我效能量表,编制《中学生体育运动自我效能量表》,量表通过了信度及效度检验[4]。量表包括学习行为效能感、学习能力效能感两方面,共设 20条目,运用 5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说明效能感越好。实验前后,分别向两个班级的学生发放量表,评估其自我效能感变化。(2)心理状态:实验前后,向学生发放 SCL-90(症状自评量表),从生活习惯、意识、思维、情感、感觉、饮食睡眠、人际关系几方面对学生的精神心理状态进行评估。(3)足球技术:参考中国足球协会制定的青少年训练大纲,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组学生的足球技术掌握水平进行测试。两个班级共进行了 5次足球比赛,统计比赛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研究结果

3.1 心理状态与自我效能

实验前,两个班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和 SCL-90评分差异不明显,实验后,两个班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提高,SCL-90评分明显降低,并且实验班级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班级(P<0.05),实验班级的 SCL-90评分低于对照班级,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1)。可见在中学足球训练中采用渗透训练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表1 两个班级学生实验前后的心理状态与自我效能水平比较

3.2 足球技能

实验班级的踢准、颠球、头球、绕杆射门、射门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级,P<0.05(表2)。说明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渗透式训练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掌握水平。

表2 两个班级学生实验后的足球技能成绩比较

两个班级的5次比赛中,实验班级总得分 19分,对照组班级总得分10分,实验班级的比赛总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班级(P<0.05)。实验班级在比赛中的传球成功率、抢断球成功率、射门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班级(P<0.05,表3)。

表3 两个班级学生的足球比赛成绩比较(%)

4 分析与讨论

4.1 渗透式训练能有效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主要与替代经验、情绪唤醒、言语劝说、行为成就几大因素有关。中学生正处在生理与心理的成长发育阶段,普遍具有心理素质差的特点。既往采用的运动技能训练方法是以言语劝说、替代经验为主,对情绪唤醒、行为成就的应用较少[5]。实际上,情绪唤醒和行为成就在个体自我效能的形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者决定着个体从事某项活动的态度,后者则能让个体产生一种自我阻碍或自我帮助的作用。在足球技能训练中,训练目标难易程度会影响到学生的训练效果,而训练目标的设定又与个体的能力自我评估有关。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渗透式训练模式,即将足球技能训练的总体目标分解为多个相互联系、难度递增的子目标,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更容易达到各个子目标,从而获得成功体验,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本次研究还对传统的足球技能训练流程进行了调整,找到单个技术动作之间的联系,对训练流程进行重组、整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各个动作间的联系。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级实验后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班级(P<0.05)。这也证实了设置多级训练目标、重组训练程序的渗透式训练模式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足球技能的训练规律,将其用于足球技能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2 渗透式训练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足球运动的技术难点较多,训练量大且内容枯燥,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倦、烦躁、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变化。研究显示,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对于调节不良情绪有着明显的效果,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在面对挫折、困难是,一方面会满怀希望地憧憬未来,同时又会认清现实,对自己的心理状态不断进行调整,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精神状态。对于参与足球训练的中学生而言,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能够使其将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视作对自己的考验,不断地进行自我鞭策,坚持不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两个班级实验后的心理健康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班级的心理健康评分仍略高于对照班级,并且较实验前明显降低。这一结果也证实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渗透式训练模式,确实具有调节个体心理状态,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

4.3 渗透式训练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足球训练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班级的踢准、颠球、头球、绕杆射门、射门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级,同时比赛中的传球成功率、抢断球成功率、射门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班级(P<0.05)。这说明在中学足球训练中引入渗透式训练模式,能够通过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提高训练效果。面对技术繁多、复杂的足球训练,采用渗透式训练模式,对技术动作、训练目标进行分解,让学生通过达到一个个分解目标来获得成功体验,形成良好记忆,在面对难度较大对待训练时,能够通过唤醒良好记忆来增强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始终相信自己具有掌握各种高难度技术的能力,从而在训练中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积极地进行学习、锻炼,最终实现技术水平的提高[6]。

综上所述,在中学足球训练中,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重设训练目标、重组训练程序,进行渗透式训练,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足球技术训练效果,同时还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1] 曾强.自我效能理论在初中男生足球技能习得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52-53.

[2] 高源.试论自我效能感培养对提升足球教学效果的意义[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11):86,91.

[3] 宁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运动中的应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90-91.

[4] 张俊良.浅谈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1,1(5):32,34.

[5] 郑潇.分析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时空,2015,(5):192-192.

[6] 邓意.高校足球教学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2):121,123.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Self Efficacy in Football Training in Middle Schools

ZHOU Yuan-jun
(Nanchong Senior High School, Nanchong 637000, Sichuan, China)

Modern research confirms that self-efficacy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achievement, self-efficacy is better, the individual achievement is higher. In this paper, self-efficacy theory, by resetting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reorganization of training processes in Soccer Training adopted infiltrating training mode, and found that based on self-efficacy theory training model to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self-efficacy, improved students soccer skills training effect,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value in youth football training.

self-efficacy; football training; middle school

作者信息:周远军(1979-),四川什邡人,大学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足球教学和训练。

猜你喜欢

效能个体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北京少儿散打比赛采用评分赛制刍议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