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PRAN网络规划及应用场景分析

2016-08-29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电子世界 2016年15期
关键词:路由器链路机房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余 君



IPRAN网络规划及应用场景分析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余君

本文首先对IPRAN技术进行介绍,分析了IPRAN组网规划的流程及方法。最后,提出IPRAN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各种应用场景网络部署的策略方案。

IPRAN;网络规划;应用场景

一、IPRAN技术

目前,终端用户数据、视频、非实时话音等新业务蓬勃发展,RAN(即无线基站到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传送网络)对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需要更充足的带宽资源、更弹性的承载方式、更融合的解决方案来支撑 IPRAN 的需求。同时,移动运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利润逐年下降。为了满足终端用户不断提高的带宽需求,同时降低投资成本,每bit价格低廉的IP网络,成为了越来越多运营商的选择。

未来无线的承载需求是变化的,并需兼顾考虑基站及运营商其它高价值业务的统一承载,这就需选择一个具备灵活扩展能力的承载平台,以适应新的业务部署要求。当前,存在3种主流的接入技术:MSTP、PTN和IPRAN。其中,MSTP方案仅是端口级的IP化,适合于3G 初期和中期的基站业务和 L2 专线业务的承载;PTN方案依托于MPLS-TP协议,适合于2G/3G基站业务和专线业务承载;IPRAN广泛应用于宽带城域网,天然具备2、3层专线、IPTV多播等业务的承载能力,同时吸收基站承载的必要需求,因此,移动运营商纷纷寻求建设面向 IP 的传送网,以应对业务发展和竞争的压力。

二、IPRAN网络规划方法

1、IPRAN组网原则

IPRAN组网遵循层次化,一般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核心层直接与BSC或者IP骨干网相连,采用大容量路由器构建,具备高密度端口和大流量汇聚能力,汇聚层由B类路由器组成,用于接入汇聚A类设备,接入层连接基站的A类设备。核心层部署遵循“总体业务流量迂回最少,网络综合建设成本最低和综合网络安全性最高的原则”;汇聚层以本地网为单位,遵循统筹规划,成对设置,分布实施的总体原则进行组网;接入层基站部署A类路由器,其组网主要根据光缆路由、光纤资源、业务带宽、电源保障能力、机房空间等情况,以环形为主,双归、链型为辅进行组网。

2、自上而下的需求分析

IPRAN组网需要逐级进行需求分析,其中A设备的需求重点是针对站点的光缆局向、光缆资源情况进行组环分析,B设备规划重点在于,A设备光缆的最佳汇聚点、覆盖范围由集中到分散、资源利用率由松到紧不断提升、资源使用的预警等。其规划流程图一般可以按照图1所示进行。

3、环编号在规划中的重要性

由于承载业务类型的多样及带宽需求的增加,在IPRAN组网过程中,会形成数量巨大的环网结构,环网中每台OSPF路由器都相当于一个人,OSPF路由器之间相互通告链路状态,就等于是告诉别人可以帮别人的忙,如此一来,如果路由器之间分不清谁是谁,没有办法确定各自的身份,那么通告的链路状态就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必须给每一个OSPF路由器定义一个身份,就相当于人的名字,这就是Router-ID,并且Router-ID在网络中绝对不可以有重名,否则路由器收到的链路状态,就无法确定发起者的身份,也就无法通过链路状态信息确定网络位置,OSPF路由器发出的链路状态都会写上自己的Router-ID,可以理解为该链路状态的签名,不同路由器产生的链路状态,签名绝不会相同。同时环编号也可以作为光路申请的重要标识,还可以体现环与B设备对的对应关系,从而指导IP地址规划工作。

4、全专业协同规划

在IPRAN的网络规划中,经常会遇到以下几点困境:(1)B设备建设周期长于A设备的建设周期;(2)机房动力空调以及机房空间等资源制约了B设备建设;(3)配套机柜、列柜采购周期长。因此,在前期网络规划中,应结合本地资源特点,各专业协同规划,B设备处于组网黄金分割位,作用承上启下,宜超前规划,并建立资源使用预警机制,适当预留资源,A设备组网应协同光缆专业同步规划,根据ODN到机房归属组建网格,B设备网格化部署,机房动力空调空间应协同其他专业(数据、传输、接入网),评估全年需求,提出整体扩容方案,对于重点需求应提前做好资源预占。

三、实际应用场景案例分析

1、应用场景一——链型互连

(1)场景描述:M站点光缆局向到N站点,但出局纤芯仅剩下2芯,而且扩容困难,N站点已经与O、H站点组建了环网。

(2)解决方案:M站点建设1台A1设备,通过链形组网到N站点。

(3)改进方案:M站的A设备与N站A设备通过链形互连,而且距离较近,可以考虑取消M站建设的A设备,改为M站直接光纤直连到N站A设备。此种拉远方式,可以减少A设备投资。

应用场景一解决方案

应用场景一改进方案

2、应用场景二——树形双归

(1)场景描述:M站点距离汇聚机楼P约20km,覆盖初期M站点附近无其他站点。二期工程时,M站点附近区域增加N、O两个站点,而三个站点有共同光纤段。

(2)解决方案:考虑M站点直达P机楼距离较远,与其他A设备组环光路距离超远且代价较大,所以,建议采用树形双归组网。二期工程时,M、N、O三个站点在同一区域,而且具备共同光纤段,应合并组网,搭建环形网络。N、O站点接入时,需对原来M站点的环进行破环、并环工作。

(3)组网建议:室外站的部署与地域相关,IPRAN宜全局考虑,建设初期适当配置树形双归节点,预留同区域室外站接入。

应用场景二初期解决方案

应用场景二破环加点方案

3、应用场景三——BBU集中部署

(1)场景描述:根据光缆局向归属,M机房汇聚了基站1、基站2、基站3等多个基站的RRU,在机房M共建设了3台BBU,每台BBU均下带6个RRU。

(2)解决方案:采用1台A2设备进行承载,3台BBU均同时挂接在A2设备下,A2设备通过GE链路树形双归到机房P的B设备。

(3)组网建议:在BBU集中部署场景里,需综合考虑投资、可靠性、带宽、可扩展性等多个因素,选用合适的承载方案。

应用场景三解决方案

4、应用场景四——微基站承载

(1)场景描述:M小区已经部署了室外站和室分系统,但仍存在部分覆盖盲点区域,无线侧选用了微基站进行盲点覆盖。

(2)解决方案:M小区出局纤芯紧张,可以考虑PON是否已经进驻小区覆盖,如果有空闲资源,建议微基站通过FTTH接入,在OLT所在N小区机房建设1台A1设备,搭建OLT到A1设备的逻辑链路,对微基站进行集中承载。

(3)组网建议:FTTH仅解决基站出局物理链路问题,仍需通过A设备接入IPRAN网络。使用时需综合成本、可靠性、带宽等因素。

应用场景四解决方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路由器为主构建承载网络的IPRAN技术已成为多业务运营商网络建设的首选,在运营商进行组网规划时,应充分做好需求分析,全专业协同规划,遇到不同的应用场景,就可以灵活选择组网方案,充分发挥专业协同的优势,保证业务快速开通,同时达到投资最少、网络最优的目的。

[1]黄松乔.IPRAN部署方案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3(6): 63-67.

[2]蒋志良.IPRAN网络部署分析及其工程应用[J].网络与通信,2014(7): 48-50.

[3]马志滨,伍文聪.IPRAN网络相关问题及其发展趋势[J].通信设计与应用,2014(6):25-26.

余君(1982-),男,安徽黄山人,工程硕士,电子技术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有线传输通信,IT项目管理等。

猜你喜欢

路由器链路机房
买千兆路由器看接口参数
维持生命
天空地一体化网络多中继链路自适应调度技术
路由器每天都要关
路由器每天都要关
基于星间链路的导航卫星时间自主恢复策略
N通信公司机房节能技改实践
某IDC机房结构设计
新型有线电视机房UPS系统的配置
大功率发射机房冷却送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