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升和,在风雨里前行

2016-08-26商俊霞

现代企业文化 2016年22期
关键词:鞋店皮鞋老字号

文/本刊实习记者 商俊霞

同升和,在风雨里前行

文/本刊实习记者商俊霞

同升和从创业之初就是在竞争中顽强存活下来的。

创业之初,品牌之战

天津宝坻人莫荫轩14岁在北京学徒,1921年回到天津,在估衣街创办了一家前店后厂的帽庄,兼营千层底布鞋。同升和的店名出自清朝大臣铁良赠给他的一幅对联:“同心协力功成和,升官冠戴财源多”寓意“同心协力,和气生财”。

同升和鞋店一开业,便迎来了一场“品牌之战”。离同升和不远有一家凤祥鞋帽店,同升和出售一种毡皮帽,每顶售价一块二,凤祥为了竞争,用同样的材料作出一样的帽子只卖一块钱,于是同升和降价到9毛;接着又是商标战,同升和帽庄的商标是“钟星”牌,在一口铜钟的周围有5颗星星。凤祥鞋帽店是“丹凤”牌,本来两店互不相干,凤祥却故意改制商标,加了一口钟,把凤凰印在钟顶上。所以同升和立即还击,便设计出凤凰被压在钟底下的新商标。后来,凤祥在竞争中败了下来,同升和也就这样发展了起来,可以说,同升和从创业之初就是在竞争中顽强存活下来的。

1928年,发展了7年的同升和扩大经营,“同升和耀记”在当时的日租界旭街(现在的和平路)开业,位置就在和平路滨江道交口处,也就是后来天津鞋店所在地。按照现在的说法,这家“同升和耀记”就是同升和的旗舰店。1932年同升和又进军北京,在王府井开了分店,这也是天津品牌当年的一次扩张行动。20世纪30年代,同升和在京、津两地共开设了5家鞋店,并于1935年“添售男女时鞋”,成为当时北京、天津最时髦的鞋店。

诚信经营,言不二价

解放前同升和帽庄不管刮风下雨还是过年过节,从来都是天亮开门三更打烊。同升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售出的帽子,只要不污损,一律可以退换。同升和的办店宗旨是:“货真价实,言不二价”,这样做一方面是对顾客的承诺,另一方面是便于财务管理。

据说当年有个颇有名气的相声演员看中一顶水獭帽,想打折买去,当班掌柜解释同升和从不打折,这位演员并不缺钱,想挽回面子,便说90元的帽子,89元买走行不行,当班掌柜说,言不二价的店规我们不能变。这位演员转身而去,掌柜的边送客边说,您到别的店看一看,没有合适的您再来,帽子给您留着。这位演员转了好几家帽店,一比较,还是同升和货真价实。过了几天,又来同升和把帽子买走了。后来,这位演员把这一经过编进了相声,而且每次说这出相声时都把同升和的帽盒挂在台上,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同升和的老板为此重奖了这位当班掌柜,而且还为这位演员做了一顶高级狐皮帽,亲自登门送到这位演员的府上。

现在还能看到当年同升和流传下来的广告小册子,上面介绍了近40种男女鞋履的图片及价格,品种有皮鞋(靴)、棉鞋(靴)、便鞋、绣花鞋、帆布鞋;面料有皮革、棉布、帆布、毡呢、毛葛、软缎;款式有时尚的高跟女皮鞋、鹿皮底轻便鞋、男士穿的三节头皮鞋、学生穿的帆布球鞋……每款鞋子都明确地标着款号和价格的上下限,如高跟女皮鞋价格是3块5到8块5,价格最低的布底鞋是9毛钱,最贵的钩眼皮鞋售价为9块5。

同升和十分重视服务质量,要求每个店员都要做到热情服务,百问不烦,百拿不厌。掌柜以身作则,每天都盯着柜台。顾客上门时,前柜负责人喊一声:“瞧柜”店员马上迎接,烟茶招待,然后让顾客坐下来试鞋。如果顾客当时选不到合适的鞋,店员就为顾客量脚订做,定期交活,保证不误。当店员对顾客招待不周时,掌柜就过去解释,帮助解决问题。同升和一贯坚持这种热情服务的好作风,几十年如一日,使人们都感:来同升和能够买到令人满意的鞋帽,而且买得舒心、放心,宁可多跑些路也愿意。随着岁月的流逝,往昔的一切都已经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今天的商业环境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家老字号良好的传统没有变。如果你想订做鞋,还是去找同升和,专门从鞋厂请来的技术师会为您量尺码,设计鞋样。现在很多鞋店不愿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单做鞋楦、鞋底,不仅不赚钱,还会赔本。同升和继承传统经营特色,坚持为顾客着想,善做脚下“文章”。

1912年同升和在最繁华的估衣街买下店面,以商品货真价实、服务热情周到而远近闻名。生产的布鞋用料考究、做工精良、样式新颖,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满足各阶层顾客的需求,当时“同升和”制作的礼服呢布鞋曾盛行全国。后经李溪涛、王质甫、郑耀庭、莫泽林、张伯衡等5位经理同心协力,风雨共济、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到了1929年已有了4家门市,并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了皮鞋的生产,主要为当时的社会名流及达官贵人服务,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前店后厂式专业鞋店。

1932年,东安市场旁北京同升和鞋店开业。在继续扩大布鞋生产和经营的同时,决定生产高档手工皮鞋。他引进生产设备,聘请制鞋名师,在设计和制作上融合了中西方的制鞋工艺长处。其精工细作的皮鞋,主要为当时的社会名流和在华的外国人服务。

1956年同升和公私合营以后,周总理责成各级领导“要支持把老字号办下去”。在政府的帮助下,同升和调整经营范围,从全国各地聘请了多位制鞋技师,制作的皮鞋融合了南北工艺特色,在选料、做工上更是精益求精,以质优价廉而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1984年同升和恢复了老店名(文革期间曾改名为长征鞋店、前进鞋帽店),在改革开放的十多年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穿戴上的消费大大增加,同升和的产品供不应求。1985年建起了4000多平米的生产楼,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流水线,扩大生产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1990年成功的为亚运会制作了官员鞋。使“同升和”声誉大振。

坚持手工,品质如一

同升和手工缝绱皮底鞋在制作过程中,每双鞋要经过10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皮鞋的内底、外底都采用天然牛皮原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用江米浆糊粘连牢固后,由经验丰富的技师手工一针一线缝合而成,再通过外观打磨修饰,一双手工缝制皮鞋才能最终制作完成。

不论制帽还是制鞋,同升合都遵循自家独创的一套工艺程序,比如做皮鞋时选料严格,皮料都是精心挑选的,还必须进行再处理和加工;就是绱鞋用的麻绳也要经过专门加工,用松香、石蜡处理后再使用,这样制出的皮鞋即使漂在水上也不漏水、不变形。穿的时间长了,鞋底露出的麻绳磨断了,鞋底里面的麻绳依旧象铆钉一样牢固,使皮鞋不会开缝掉底。 为保持良好的信誉,同升和历来要求把好三关:“自产不合格的鞋不推厂;外购未验收的鞋不入库;未盖同升和戳记的鞋不上柜”。服务项目中最受欢迎的是管退、管换、管修理。顾客买去的鞋帽,凡是工艺不佳或是质量问题的,即使穿戴过也可以退换或修理。店里还销售馈赠亲友的礼劵,凭礼劵来店购物者可任意挑选,购买后若有余额则找给现钱。

时至今日,同升和在经营上不断发扬过去的优良传统,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同升和生产的手工缝绱精品皮鞋和传统工艺精品布鞋全部使用天然材料(皮革,毛,棉,麻等),采用同升和独特的手工工艺精工细作,使产品在体现民族性的同时又具有养脚吸汗舒适的功能。

由于产品美观环保在市场上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而且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为弘扬老字号文化,增加了现场手工制作皮鞋,展示同升和的手工制鞋的工艺水平。如果顾客选不到合适的鞋,店里的技师就为其量脚订做,按脚型另制鞋楦和设计鞋样,定期按质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杨尚昆、刘华清、张震等,很多文艺界和体育界人士及外国友人柬埔寨国王、NBA球星德莱克斯勒、欧文等都曾到同升和订做过皮鞋、布鞋,并对产品给予了高度赞扬。

近百年来,同升和的产品以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品质上乘而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欢迎。同升和是国内贸易部、商务部命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和中华老字号会员单位,曾多次被评为著名商标、北京市优秀特色店、窗口行业达标单位、文明经营示范店、北京市名优品牌、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重合同守信誉单位等称号。其产品在商业部和行业评比中多次荣获优质产品奖和设计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老字号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同升和始终在积极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老字号发展之路,不断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拓宽经营思路,开展代理经营,特许经营,分店经营,专柜经营和批发销售等多种经营形式,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突出专业经营特色的同时,保持了服务于大众的传统,完善售后服务,以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文化相融,不断前行

而今的同升和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理念中的“和”“孝”“礼”,融入品牌之中。在印象认知上可以和品牌名称“同升和”相互呼应,在内涵上,这种情感的沟通可以唤起消费者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激起民族荣誉感。这种品牌价值的提炼极具亲和力,而且可以启发消费者的品牌联想,使同升和在竞争对手中强势突出。

以鞋类产品加优质服务为基本出发点,在完善产品体系的同时,全面系统地进行视觉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等方面形象的策划、设计。同升和从产品核心、品牌载体、形象符号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的人文精神,将沉稳大气、尊贵亲和又崇尚自然的气质充分展示出来。

猜你喜欢

鞋店皮鞋老字号
MTS潮鞋店
让老字号绽放“光明”
小鸡开鞋店
鑫炳记太谷饼: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TEST OF TIME
TEST OF TIME
鞋店“店外销售”方案
会唱歌说话的红皮鞋
两只皮鞋
擦谁的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