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基础 精心准备确保顺利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

2016-08-23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周华富

浙江经济 2016年12期
关键词:核查复查气候变化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周华富

夯实基础 精心准备确保顺利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周华富

碳排放权交易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较低成本完成节能减碳目标的重大创新。浙江着力夯实碳交易数据基础、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能力支撑,为顺利参与全国碳市场积极做好准备

应对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挑战,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较低成本完成节能减碳目标的重大体制创新,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围绕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目标和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工作部署,在国家发改委的统一领导和关心指导下,把碳交易列入浙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扎实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排放权交易前期工作,不断夯实基础,积极为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做好准备。浙江的主要做法是:

努力夯实碳交易数据基础

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自2014年以来,浙江按照“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稳步实施”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推进碳报告工作,切实将碳交易基础数据做实做好,为参与全国碳交易铺好“奠基石”。

分步推进企业碳报告工作。2014年试点先行,在发电、钢铁、化工等10个行业中选取96家重点企业开展碳报告工作,完成2010-2013年度碳报告的编报、核查和专家复核。2015年扩大到当时已有指南的14个行业,推进发电、钢铁、化工、水泥、平板玻璃等14个行业590家重点企业2010-2014年度碳报告的编报、核查、复查,核查和复查率均为100%。2016年将实现全面覆盖,开展所有符合国家要求的1700家重点企业的碳报告工作,重点做好碳交易纳入企业的名单确认、碳报告编报、数据核算、核查复查、汇总上报等各项工作。

逐步理顺碳报告工作流程。通过两年的工作实践,逐步形成了重点企业核算报送、第三方机构核查复查、主管部门审定确认的碳报告工作流程,建立了省级有关部门相互联动、各级发改上下衔接的工作机制。

加大专项资金保障力度。2014年以来,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核查复查、能力培训和基础研究等碳交易相关工作,有效保障企业碳报告工作的顺利推进。

建立健全碳排放控制的体制机制

控制碳排放是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必须全面完成。浙江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推动省市县三级清单编制工作常态化,建立健全碳排放考核机制,积极探索、深入实践,为实现低碳发展增添“新动力”。

建立省级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统计体系。会同省统计局,制定发布《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的意见》,建立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统计报表制度。作为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试点省,逐年编制省级清单报告,目前已完成2005-2014年度省级清单编制工作,其中2005年和2010年清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推进市县清单编制常态化工作机制。浙江于2014年启动市县清单编制工作,在全国率先发布《浙江省市县清单编制指南》,以确保清单编制工作规范开展。组织开展市县级清单编制工作,全省11个设区市和90个县(市、区)完成了2010-2014年度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已实现市县清单编制全覆盖。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摸索,掌握了省市县三级、五大领域、六大类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历史排放情况及未来减碳潜力。2016年,浙江将制定出台清单编制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温室气候清单编制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建立设区市碳强度降低目标考核制度。2013年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浙政办发〔2013〕144号),将碳强度下降目标分解到11个设区市。2014-2015年,开展碳强度试评价考核,参照国家对省级政府的考核方法,结合浙江实际,制定考核方案,对各设区市降碳工作进行试评价考核,逐步探索建立适合浙江省情的碳强度考核制度。2016年,浙江将做好“十二五”考核工作,并谋划“十三五”时期碳排放控制目标的分解和考核制度。▲浙江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合作中心,负责全省气候低碳领域的研究咨询工作。组建省级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和省级专家库,发挥专家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智囊作用

图/金川

切实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能力建设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因素。浙江着力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打造浙江省气候变化研究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宣传培训,不断提升气候变化工作的“支撑力”。

强化队伍建设。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合作中心,负责全省气候低碳领域的研究咨询工作。组建省级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和省级专家库,发挥专家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智囊作用。同时,通过企业碳报告核查复查和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等工作,培育了省市县支撑单位和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形成了以省气候低碳中心为核心,相关研究单位、气候变化专家和第三方机构为依托的多层次支撑团队。

强化平台建设。按照李强省长的批示要求,浙江建设了浙江省气候变化研究交流平台。截至目前,已建成企业碳排放报送和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等两大应用系统,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五大领域的温室气体清单及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的基础数据库,存储核心指标22万条、总数据量1.3亿个,涵盖省市县发改、企业和机构等用户数4723个。下阶段,将深化平台建设和应用,实施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大数据示范工程,进一步支撑碳报告、碳监测、碳考核、碳评估和碳交易等工作。

强化宣传培训。积极组织讲师队伍,编制培训教材课件,探索形成“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培训模式,针对政府部门、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等不同层次,2014年以来累计开展了36场能力培训,培训企业近1000家,参训人员累计达28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各责任主体开展碳报告、参与碳交易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同时,从2013年开始,省发改委每年发布《浙江省低碳发展报告》。依托“院士专家行”“全国低碳日”系列活动,开展系列低碳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的低碳意识。

下一步,浙江将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规范,强化能力支撑,做好碳交易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顺利参与全国碳交易,为控制碳排放、建设美丽浙江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系周华富副主任在2月23日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猜你喜欢

核查复查气候变化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勘 误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