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物静默如谜

2016-08-22

国画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曾皙工笔画诗意

丁 荭

万物静默如谜

丁 荭

在绘画领域,伴随着浪漫情怀的往往是对诗意情境的营造。“诗意”一词在中国画领域频繁出现,可以这样来理解所谓诗意丰富的内涵:首先,这是一种较为抽象的审美尺度,是艺术表现令人产生的一种中和适宜的美感体验;其次,这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是一种形而上的有着某种幻想性的审美精神;再者,这又是艺术品外延的一种情感形式,活泼生动,具有广泛深刻的感染力;最后,这是一种人类共情部分的体验,最有诗意的地方往往在于对人类普遍的心理和情感的表现,如乡愁情结、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以及人类的归宿感等等。就观者而言,所谓画有尽而意无穷,通过绘画所蕴含的诗意内涵,可以唤起人们的追忆与联想,如若失去想象与追忆,几乎不会有诗意的存在。总而言之,诗意的核心是恒久不变的人类情感世界的存在。绘画中的诗意既可通过画面中的物象和题材得以表现,也可通过画面的表现技巧得以体现。诗意的来源可以是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所生发的一种共有情感的自然流露。

《论语·先进》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此段话所描述的是在暮春三月三时节,穿着春服,伴友携童,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吹着春风,唱着歌儿回家,这是曾皙向往的人生境界,而孔子也深表赞许,并言这是一个共同的愿望。《论语》中的这段内容所表达的是一份浓浓的浪漫意境。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处处可寻如此浪漫的诗情,即使工笔画中亦不例外,充满诗意的作品比比皆是。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画面描绘的情境瑰奇绚烂,人神之间那种惆怅委婉的感情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其中洋洋洒洒的是如梦似幻的浪漫之情。另有更早期的战国帛画《龙凤仕女图》《人物御龙图》,人兽共存的画面中描绘的是一种神秘而远古的浪漫。再看两宋时期的院体花鸟画,其表现的是自然生命中所蕴含的一种浓浓的生机勃发的情意。由此似乎可以这样判断,传统绘画之中成熟较早的工笔画,有着浪漫性的审美理念,并且浸润着诗意的情怀。而我个人近年来的绘画创作大抵与此有着关联,其中有着一些较为瑰丽的想象,并于画面中尝试着为这充满浪漫意境的艺术世界传情达意。

浸润着传统绘画的给养,我想象自己的绘画语言能同样充溢这般浪漫的诗情,也期望我的作品能具有某种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我尝试着在绘画中去呈现一种具有生命感、天真意趣和古典诗意的氛围,并且能于画面中关注对诗意的营造,故而近来的画作总体上趋向儒雅和清新,希望在作品中能蕴含淡泊清丽的诗情因素,并将我所求索的审美理念外化为一种视觉样式。这种和谐纯净的审美样式也将是个体气质和学养的视觉化表现。对于习惯性认为工笔画即三矾九染、错彩镂金的观看者而言,这样清丽婉约的工笔可能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并引领观赏者进入一个缥缈朦胧、曼妙多姿的情、境、场。

食梦之一 40cm×80cm 纸本设色 2014年

我画面中的形象多是经由内心去体会、提炼而成的视觉意象,是一种艺术上的真实,这些形象融入了我的心性和生命体验,同时承载着我的美学理想。我在一个既讲传统又讲“西学中用”的教育语境中成长,传统的底蕴中自然地融汇了西方的技法。在画面中我试图用具象写实的形象去营造一种非写实的诗意情境。笔下的形象虽然是具体的,但是一种在“别处”的具体,是“现实”的另一种含蓄、朦胧的再现,是形体的“真实”与精神的“缥缈”之间的结合,这种于“虚”处取象造型的体悟,契合了我的美学理念,是我将心理体验升华为生命体验的外化表征。

我的工笔在构图上尝试营造一种空灵浪漫的意境。空灵是于虚实之间的交叉,有着空蒙净透的审美品格。在我的画面中,形象往往被放置于大片的背景之中,例如作品《万物静默如谜》,就尝试将物象的实在与虚妄的空间交错并置,使人既有可“看”之处,亦有可“品”之地,似乎在虚处有着更多未尽的笔墨,言有尽而意无穷是我向往的境界。这些年来,对于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了一些体会,而这些亦是生活中产生诗意的基础,也是艺术创作中诗意的情感来源。在纷乱的、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中,纯粹静寂,不虚夸浮华,不刻意巧饰,充满浪漫诗意,直指人性本质,以诗化的语境加以表达的绘画作品,应该可以使心灵得以净化和共鸣。

近年来我的绘画状态发生了一些改变,画面中的形与境和现实之间更添了一分距离,其中的形象多是经由内心去体会提炼而成的视觉意象,属于画面中的真实,这些形象融入了我的心性和生命体验,同时承载着我的美学理想。

猜你喜欢

曾皙工笔画诗意
解读《论语》
诗意地栖居
冬日浪漫
工笔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小学工笔画
中国工笔画概述
粉红荷花工笔画法
被耽搁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