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8-19王卫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胎盘植入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王卫珍

【摘要】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胎盘植入患者, 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参照组(49例)。观察组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 参照组仅用甲氨蝶呤治疗,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 低于参照组的3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和血孕酮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治疗胎盘植入具显著效用, 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关键词】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胎盘植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099

胎盘植入是较为严重的产科并发症, 是指胎盘的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并且扎根于子宫肌壁内, 导致胎盘植入难以自行剥离[1]。如若没有及时接受治疗, 将会出现子宫穿孔、大出血和休克等并发症。随着胎盘植入患者逐渐增多, 且多发生于年轻女人身上, 提高胎盘植入疗效成为重要的课题。本研究主要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4 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胎盘植入患者86例, 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参照组(49例)。观察组年龄20~43岁, 平均年龄(31.2±4.5)岁, 初产妇23例, 经产妇14例;月经紊乱9例, 停经不明确11例, 停经明确17例。参照组年龄21~44岁, 平均年龄(32.1±4.4)岁, 初产妇28例, 经产妇21例;月经紊乱14例, 停经不明确16例, 停经明确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单次肌内注射50 mg/m2的甲氨蝶呤(国药准字H31020644, 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202, 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 再进行单次肌内注射50 mg/m2的甲氨蝶呤治疗的同时, 给予患者空腹口服75 mg的米非司酮, 2次/d, 共治疗3 d。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或全部消失, 血β-HCG和血孕酮下降到常规水准为成功治疗;患者的自觉症状在治疗后加重, 血β-HCG和血孕酮没有变化或下降<30%为失败治疗[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经过不同的治疗,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4/37), 2例患者口腔溃疡, 1例患者恶心、呕吐, 1例患者肝肾有损害;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6%(15/49), 其中6例患者口腔溃疡, 7例患者恶心、呕吐, 2例患者肝肾有损害,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血β-HCG 和血孕酮比较 治疗后, 两组血β-HCG和血孕酮指标均下降, 均达到正常水平;观察组血β-HCG和血孕酮分别为(704.1±49.5)ng/ml、(4.4±2.5)U/L,

参照组分别(856.2±54.5)ng/ml、(7.3±3.5)U/L, 观察组血β-HCG、血孕酮均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胎盘植入是产科中少见的并发症, 诱发胎盘植入的重要因素是宫腔内操作。而人流术对引起子宫内膜损伤等不良后果具有因果作用, 易导致绒毛侵入子宫肌层, 形成胎盘植入, 威胁患者身心健康[3]。近年因人流术的增多, 胎盘植入患者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 为降低胎盘植入发生率, 应当规范操作, 防止患者感染, 导致患者子宫受到损害。为保留患者生育功能需求, 大部分患者会倾向于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有植入胎盘挖除与药物治疗相配合的刮宫术, 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是对胎盘植入进行保守治疗的常见药物[4]。为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主要对本院治疗胎盘植入患者86例, 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试验,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血β-HCG和血孕酮指标均有所下降, 检查指标均达到正常水平。说明甲氨蝶呤对胎盘植入具有一定疗效, 可能原因是甲氨蝶呤为叶酸类药物, 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有效减少5、10-亚甲基四氢叶酸的产生, 达到绒毛吸附的细胞坏死脱落的效果。同时,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的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参照组, 观察组在血β-HCG 和血孕酮均低于参照组(P<0.05), 说明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胎盘植入效果更佳。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米非司酮单方面可以诱发胎盘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周期发生变化, 这种周期变化能够有效抑制滋养层细胞的增殖产生, 主要是使孕酮的作用降低, 胎盘功能破坏[5]。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治疗胎盘植入能起到互相协调, 增强药效的作用,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胎盘植入的疗效具显著作用。由于各方面限制,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远期临床疗效还需深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具显著疗效,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 β-HCG和血孕酮值, 不良反应得到缓解, 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晓玲, 蒋雪霞.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分析.现代医药卫生, 2015, 12(15):3623-3624.

[2] 张艳环.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1):1782-1783.

[3] 葛如雪.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行性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2):222-223.

[4] 张利亚.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中期引产胎盘植入疗效观察.新中医, 2014(11):143-145.

[5] 孙海玉.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22):5233-5234.

[收稿日期:2016-04-06]

猜你喜欢

胎盘植入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甲氨蝶呤片,误用有风险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晚期妊娠胎盘植入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效果
凶险型前置胎盘22例临床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乳腺癌术后静点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及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