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林下经济模式中生态安全问题探析

2016-08-15史晓艳

现代交际 2016年14期
关键词: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

史晓艳

[摘要]在生态学基础上阐述云南省林下经济的四种模式,分析四种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对各模式的发展做出建议。

[关键词]生态安全 林下经济模式 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044-02

一、生态林下经济的相关政策

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意见主要内容指出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林下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2013年国家林业局制订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年—2020年)》。纲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的要求,围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为核心。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该意见仍然坚持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

二、云南林下经济的发展和林下经济模式

(一)云南林下经济发展

云南省在20世纪基本是国有林场,林业经济收入主要依靠采伐创收,90年代末国有林场经过不断深入改革,从林业采伐创收转变为林业资源保护,经过改革后的林业企业制定了双重目标,不仅要维持自身发展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所有经过改革的林业企业在发展林下经济时确保林业企业能够继续生存,林业中林下经济的生态安全问题则是发展中的重点。

我国幅员辽阔,林业资源分布极不均衡,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造就各地区林下经济模式各不相同,首先要了解林下经济的概念和林下经济的模式,然后对不同地域不同模式进行分析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林下经济是指以林业用地为范围,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理论基础,以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模式。林下经济主要以生态系统为主,但也具有经济系统的特性,因此在选择林下经济的产品时一定要注重适宜的不违背生态系统的物种,然后再看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否与生态效益平衡发展。

(二)云南林下经济模式

林下经济模式在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适宜类型,在云南林地覆盖率达49.91%的优势下,其经济模式主要有林下种植、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林下养殖、森林生态旅游等形式,即林菌、林药、野生菌采集、林下动物养殖、林下休闲的经营方式。云南省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物种,但是云南省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又具有脆弱性的特点,因此在林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发挥生物丰富多样的优势,还要考虑其脆弱性采取措施注重来保护。以下通过对比法分析云南省林下经济四种模式中的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做出相应的建议。

三、云南林下经济各种模式的生态安全问题

(一)云南林下种植模式的生态安全问题

林下种植是最常见的林下经济模式,一般种植选取的都是矮小型、喜阴的经济作物。云南镇沅县依托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林业资源和林权改革实践,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形成上层核桃树,中间种茶叶,底下种三七、重楼等药材。其中重楼的种植需要长时间的生长周期,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比较大,因而如何满足林下种植的药材、林菜生长的养分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农户采取的都是施化肥,但是对于生态林来说,施化肥在短时间内有良好的效果,时间长了影响土壤内结构,也会形成板结或烧死一些不适宜化肥的植物。当然还有病虫害的防治,难免会用到农药来防治,而喷洒农药对空气、水源都有影响,采用高浓度农药一定要远离人畜居住区,避免人畜中毒,同时注意高浓度农药是否对林区内所有植物都有杀虫效果,而是部分植物的“毒药”。云南部分地区为了增加林业经济快速发展,选择种植大片桉树作为速丰林,由于桉树的“排他”性,很难在林下再发展其他作物种植,因此桉树的种植对云南的植物多样性存在很大隐患。

对发展林下种植的模式在考虑生态安全问题时,注意研究区域范围内各生态特性的相克,对物种发展的影响和对土壤的影响,避免发展一种林下种植作物而影响其他林中生物的生长发展。

(二)云南林下经济养殖模式的生态安全问题

林下养殖在云南省林下经济中的动物种类丰富,有梅花鹿、生态鸡、乌骨鸡、瓢鸡、孔雀、黄牛、鸵鸟、中华蜂等。楚雄武定县的畜牧部门在扶贫政策带动下鼓励农民在林下养殖黑山羊,大部分农户为了便于管理直接将黑山羊养殖在距人居住的附近,而羊会产生大量的膻味,羊产生的排泄物,比如二氧化碳和氨气,部分是可以被森林吸收掉,但是仍有很大气味,如果养殖时距离人居住的地方太近,难闻的气味使人生活会受到影响。同时,羊专注于吃林下的草,即不能在林下再种植其他植物,甚至有时候羊的食物出现匮乏就会出现啃食树木的情况。山东临沂市发展的林下养鸡模式在养殖过程中就出现了鸡啄食水杉树皮的情况。破坏森林的林下养殖就只仅仅能实现部分经济效益,其中影响森林生态平衡的这种模式属于不可取。

林下养殖过程中注重动物对森林树木和地表植被的践踏、啃食,注意不能因动物的排泄物污染水源、土壤和空气,产生病菌和疫情,防止因养了动物发展经济而破坏了森林的完整性。

(三)云南林下经济林菌模式的生态安全问题

云南省林下经济的林菌模式与国内其他省份不大相同,因为云南特殊的气候环境,林菌基本都是野生菌,不像其他地区属于人工在林下种植。人工种植菌子需要在树木根系附近取土,取土数量过多会伤害到树木的根系,从而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同样会破坏森林的基本生态平衡。但是在云南夏秋季节的野生菌则全部都是天然生长、人工采集的,在采集、加工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通过人工进行,每年采集完后第二年还是会继续长出菌子,对森林生态环境基本没有影响,并且野生菌的生长说明生态保持了一个正常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体现。

林下野生菌的采集要注意把握尺度,不能将整个山区林地内的所有野生菌菌盘全部挖掉,注意保护地表的稀有物种,避免人在采集过程中践踏。云南大部分野生菌是纯天然生长,采集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小的。

(四)云南林下经济休闲旅游模式的生态安全问题

云南省森林覆盖率高出我国其他大部分省份,通过森林发展林下休闲旅游业是较早形成系统的。特别是云南利用天然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形成以林业为主的休闲旅游,如版纳原始热带雨林、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梅里雪山,在昆明周边的林下休闲旅游地有西山森林公园、金殿国家森林公园、易门龙泉森林公园等,这些公园基本凭借大面积的森林形成,特别是离城区近的金殿公园和西山公园都是昆明市区人周末生态休闲的首选,同时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等废气,调节小范围的气候环境。对林下休闲旅游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出现在人为因素上,主要是生态意识薄弱、管理体制不够和生态设计薄弱。比如在森林旅游区内游客和管理人员对垃圾的处理依然是随处乱扔,特别是在山坳、树丛、草地里,不方便清洁,大部分属于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这些塑料制品不及时清扫易造成缠绕树木,影响地表植被生长,改变土壤品质,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对林下休闲旅游的林下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是保护该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破坏起来非常容易,但是重新建立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在发展林下休闲旅游模式时,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保护制度,建立有效的防护机制和制定合适的规划,保障对森林的破坏最小化,从而为生态破坏较小的林下休闲旅游提供更和谐的发展。

四、总结

云南2015年的森林覆盖率基本已达到50%,因此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下经济模式需要结合每个地区当地的特点进行,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十三五规划中对林下经济规划发展中特别强调了生态林业的发展,因此要选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进行。综上所述,云南的林下经济模式中,林下休闲旅游和林下野生菌采集加工属于最生态环保的模式,其次是林下养殖、林下种植,因此在有利于发展林下野生菌采集加工和林下休闲旅游的区域要重点开发利用,或者将四种模式混合进行,形成立体的三维林下经济生态发展模式。从而打造一个生态系统可承受范围内的,遵循“3R”原则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下经济最佳模式,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阳.管好森林要先养好职工——陕北、陇东国有林改采访手记[J].绿色中国,2015(19):28-33.

[2]张东升,于小飞.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林下经济探究[J].林业工业,2011,38(03):50-52.

[3]陈波,李雄光,李娅.云南省林下经济主要发展模式探析——基于对云南省典型案例的调查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3(06):510-518.

[4]李若愚,候明明,魏艳,卿华.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形势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05):443-446.

猜你喜欢

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
试论城市森林体系中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生态意义
新常态下以生态和质量安全为导向的辽宁省农业政策的研究
关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探讨
喀纳斯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可行性分析
关于环境法中的生态安全观分析
博斯腾湖湖区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西部民族地区政府生态安全责任的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