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离纸张立于舞台”

2016-08-15任雅蝉

戏剧之家 2016年15期
关键词:赖声川

【摘 要】从改革开放后直到现在,戏剧艺术被社会各阶层广泛认知与熟识,在其不平凡的道路上得到了发展,使作为戏剧创作者的我们深刻了解到了发展戏剧创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戏剧艺术;赖声川;集体即兴创作

中图分类号:J8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035-01

一台完整的戏剧需要一个完整的剧本和一个演出的空间。演出的空间是戏剧表达的场所,观众观看的态度与反映在这个场所中凝聚,这种种的融合才是一出完整的戏剧。正所谓“戏剧与它赖以生长的社会之间有着微妙的关联”[1]。这正是一个戏剧创作者创作的真正意义——通过创作反映社会的种种景象。

“戏剧是展现病的”,在戏剧剧本的创作中,必须以“病”为题。此处的“病”是指作品要具有社会文化性。所谓的社会文化性,是指能让观众接受的、贴近生活的戏剧艺术作品。

赖声川喜欢将社会的景象与其创作融合在一起,比如在《千禧夜》这场戏中,夸张、放纵的舞台表演风格,正是反映了当时台湾社会政府官员的狂燥和台湾民主政治的混乱。算得上是经典则是《暗恋桃花源》,它说的是二战结束后,一对恋人在上海分别,约好来日再见,不料内战爆发,男的去了台湾,就此断了联系。最后,垂垂老矣,他临死前在台北的医院里登寻人启事,想再见当年的女朋友一面。终于旧情人相见,诸多旧日情怀历历在目,怎一个“你那冰凉的小手”了得!《桃花源》说的是渔人老陶的老婆偷汉子,遂大怒出走,来到桃花源,遇见了一对夫妇,刚好和自己老婆及老婆奸夫长得一样。日子虽然快乐,但是总还是想回家。等回了家,发现奸夫淫妇过着并不快乐的生活,失望之余,再返桃花源,却找不到来时路。两出戏挤在一个台上演,高潮处台词互相连接,且这两出戏相互映射,中间由一位神秘女子连接起来,讲述“找寻”这个主题,谈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在剧中则用无处不在的“干扰”“暗恋”将两出戏同台演出,从中展现出台湾人共同经历的混乱生活。这出戏开掘了社会潜意识,综合了台湾的社会景象。这种对社会潜意识的挖掘,表达在戏剧艺术中,体现了一种创作中的美。

《台湾怪谭》由赖声川导演,李立群独角演出。在台上,一个经常散神、岔题的说书人正在说一个关于一个人格分裂的人的故事。在融合单口相声、说书、对口相声、KTV、舞台剧表演的风格中,李立群一晚的单人演出,描绘出当代台湾的怪象与乱象,在台湾复杂的现实状况里,积攒着各种各样的能量,只不过因为它混乱,也就没有人太在意这些能量。我感到赖声川也许在想,通过他的这种创作,他能够激发台湾人内心中的潜意识,能让台湾不这么乱下去。剧中就直截了当地说“在这样一个不搭调的时代里,讲这么个不搭调的故事,要给它寻找一个搭调的形式,好像不大可能”。艺术的形式,又何尝不是从现实生活中找到的呢?

从赖声川的戏剧中我感觉到,作为一个戏剧创作者,应该借鉴他的方法——把许多人中的精华、家庭多年积累的精华提炼出来,凝练为一个人、一个家庭,再把这许多个单一的个体组合在一个结构里。依我看来,所谓社会,不过是个体与家庭的组合,在每个个体与家庭背后,都隐藏着社会与时代的某种症结。[2]而观众来到剧场则看到的是自己生活的缩影,这些缩影经过变形与夸张,使观众能在观看过程中发现自己在现实状况中遭遇的问题,并能够有一种更为明确的判断。赖声川谈创作强调集体即兴,这种方法是他创作的源泉,因为“即兴是最大的纪律,它把你的精华从你之中取出来”[3]。

通过对赖声川戏剧的揣摩和了解,让我体会到集体即兴创作的重要性。在我看来,真正地把纸面上的知识转化成了现实摆在眼前的真实景象,也许这正是戏剧创作中的集体创作,做到了以演员为创作重心的即兴编作与即兴演出的结合。

戏剧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门综合艺术。我问过身边很多人,他们都觉得戏剧高不可攀,一致称戏剧为集聚语言、表演、舞蹈等专业性很强的艺术。其实并不如此,戏剧艺术原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作为一名戏剧创作者,就应该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更好地服务于观众。毕竟,戏剧要像舞蹈、声乐一样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还需要一些时间。

在我看来,若想创作出一个好本子,必须做到以下两点:首先,需要创作出一个令群众喜爱并乐于演出的戏剧剧本;其次,将语言、动作、舞台等戏剧的基本组成部分远离纸张,多与身边人交流,将其转化为平日的语言、动作。这样才能使你的创作飞出纸张外,立于舞台上。

参考文献:

[1]王廷信.中国戏剧形成研究[M].南京:江苏南京出版社,2007.

[2]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第8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胡星亮.戏剧现代性的追求与失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3-90.

作者简介:

任雅蝉(1984-),女,青岛人,汉族,现就职于青岛市文化馆,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戏剧创作。

猜你喜欢

赖声川
从《暗恋桃花源》看赖声川的话剧表现艺术
赖声川在话剧《北京人》中的导演构思
赖声川《曾经如是》的舞台艺术
赖声川首部网剧《王子富愁记》登陆优酷
他无意中帮助了十几年后的女儿
赖声川:创意是一道自问自答题
舞台剧《冬之旅》剧照
论契诃夫对赖声川戏剧创作的影响
一张会行走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