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拉特”石的宝石学特征*

2016-08-15朱红伟赵潇雪

超硬材料工程 2016年4期
关键词:蓝绿色孔雀石宝石

朱红伟,李 婷,赵潇雪

(1.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济南 250014;2.山东省社会公正计量行,济南 250014)



“埃拉特”石的宝石学特征*

朱红伟,李 婷,赵潇雪

(1.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济南250014;2.山东省社会公正计量行,济南250014)

近期在客户送检的一批样品中发现一种商业名称为“埃拉特”石的蓝绿色宝石,外观与绿松石较为接近。经常规宝石学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荧光能谱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结构表明:“埃拉特”石不同部位的折射率值不同,白色部位为1.54或蓝绿色部位1.50;相对密度为2.305g/cm3。“埃拉特”石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孔雀石、硅孔雀石。石英呈透明颗粒状分布于样品中,孔雀石呈条带状分布,硅孔雀石蓝绿色细粒状。样品的Cu含量很高,致使样品呈现蓝色、蓝绿色。

“埃拉特”石;红外光谱;X荧光能谱;紫外可见光光谱;宝石学特征

“埃拉特”石是市场最近出现的一种新的蓝绿色宝石,蓝色、蓝绿色较为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样品,无色透明的斑块不规则分布于样品中。主要产自红海亚喀巴埃拉特地区,因外观与绿松石相似,常作为绿松石仿制品[1]。

1 样品及测试方法

样品来源于客户送检样品中的一件,样品整体呈现蓝绿色,局部分布有无色透明晶体,蓝绿色中混有少量蓝色条纹。整体微透明,呈玻璃光泽,重5.994克,尺寸18mm×15mm(图1)。笔者对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X荧光能谱分析。

图1 测试样品Fig.1 Testing sample

2 常规宝石学特征

样品相对密度为2.305,蓝绿色部位折射率为1.50,白色矿物折射率为1.54,硬度较低,小刀可以轻易刻画。紫外灯下呈惰性。手持棱镜式分光镜未见特征吸收光谱。在宝石显微镜下观察样品,样品呈现较为均匀的蓝绿色,结构细腻(图2a),白色矿物呈现块状分布其中,呈细粒状结构(图2b)。局部可见浅蓝色条带纹,条带纹结构与玛瑙纹相似(图2c)。透明矿物下面可见蓝绿色矿物,蓝绿色颜色均匀,边界清晰(图2d),由此可见样品的颜色是天然的,并非染色。

图2 样品的放大观察Fig.2 Magnification of the samplea.样品颜色均匀,结构细腻;b.白色矿物呈块状分布,粒状结构;c.蓝色纹理;d.颜色特征

3 红外光谱测试

实验采用德国BUKER TENSOR 27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利用漫反射附件进行测试,测试条件:室温25oC,相对湿度35%,分辨率为4 cm-1,扫描次数为128次,测量范围为400~4 000 cm-1。

测试结果显示,蓝色条带纹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图3a)1490cm-1、1390 cm-1、1050 cm-1、858 cm-1、745 cm-1、570 cm-1、517 cm-1、426 cm-1,经对比与孔雀石的标准图谱相吻合[2-3]。白色透明矿物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图3b)1182 cm-1、1100 cm-1、798 cm-1、779 cm-1、688 cm-1、540 cm-1、466 cm-1,经对比与石英岩的标准图谱相吻合[2-3]。蓝绿色部位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吸收峰(图3c)1044 cm-1、778 cm-1、662 cm-1、500 cm-1,经对比与硅孔雀石的标准图谱相吻合[2-3]。根据红外光谱的测试情况,结合显微镜下的特征,确认该样品的主要成分为硅孔雀石。

图3 样品的红外光谱Fig.3 Infrared spectra of the samplea.蓝色条带红外光谱;b.白色透明矿物红外光谱;c.蓝绿色整体红外光谱

4 X荧光能谱测试

X射线荧光光谱(EDXRF)分析采用Ther-mo NORAN Quan X EC型能谱仪测试。测试条件:仪器采用Rh靶, 测试时设定电压为20 kV , 电流为仪器自动控制,在常规状态下测试,选择中等厚度Pd滤片进行测试。测量时电流自动调整为0.38 mA ,元素定性借助仪器软件自动寻峰功能和手动寻峰功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标注,该样品主要含有铜元素(图4)。样品呈现蓝绿色主要由Cu致色。

图4 样品的X荧光能谱Fig.4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he sample

5 紫外-可见光光谱测试

实验采用PE公司生产的Lambda 950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谱仪,测试条件:测试范围为300~800 nm,扫描间隔为0.5 nm,室温20℃,相对湿度45%。紫外-可见光光谱显示在500nm处可见一个宽的吸收带(图5)。分析原因应该为铜离子的吸收引起。

图5 样品的紫外-可见光光谱Fig.5 UV-Visible spectra of the sample

6 结语

“埃拉特”石的外观与高档绿松石非常相似,利用常规宝石学测试就可以确定该样品不是绿松石。结合红外光谱仪、X荧光能谱仪进一步的鉴定,“埃拉特石”实际是硅孔雀石、孔雀石、石英的集合体,并且硅孔雀石是主要成分。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16552-2013《珠宝玉石 名称》,该样品应定名为硅孔雀石,在备注中指明与孔雀石、石英共生。

[1]张蓓莉.系统宝石学(2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5.

[2]彭文世,刘高魁.矿物红外光谱图集[M].科学出版社,1982.

[3]吴瑾光.近代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Gemm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ILAT" Stone

ZHU Hong-wei, LI Ting, ZHAO Xiao-xue

(1.NationalGold&DiamondTestingCenter,Jinan,China250014;2.ShandongMetrologicalIndustryofSocialJustice,Jinan,China250014)

Recently, a type of aquamarine blue gem commercially called "Eilat" Stone was found among a batch of samples sent by clients for inspection. It is similar to kallaite in appearance. Result of the conventional gemological testing, analysis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X-Ray Fluorescence and UV-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 shows that refractive index values of the "Eilat" Stone vary at different positions: 1.54 for the white part or 1.50 for the aquamarine blue part; the relative density is 2.305g / cm3. The main mineral composition of "Eilat" Stone consists of quartz, malachite and chrysocolla. Quartz distributes in the samples as transparent particles, while malachite as banding arrangement, and chrysocolla as aquamarine blue fine grains. The high Cu content leads to the blue or aquamarine blue appearance of the samples.

"Eilat" Stone; infrared spectroscopy; X fluorescence spectra; UV visible spectrum; gem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2016-05-20

朱红伟(1982-), 男, 本科,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 工程师,主要从事珠宝首饰检测与教学工作。

TQ164

A

1673-1433(2016)04-0060-03

引文格式:朱红伟,李 婷,赵潇雪.“埃拉特”石的宝石学特征[J].超硬材料工程,2016,28(4):60-62.

猜你喜欢

蓝绿色孔雀石宝石
微生物降解孔雀石绿的研究进展
“种”棵宝石树
初冬冷色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概述
我的色彩观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Flipped
神采飞扬
钴掺杂Bi2O3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孔雀石绿废水的研究
宝石迷踪
宝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