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黔之驴”说开去

2016-08-15曹铁斌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6年8期
关键词:老实人用人小人

曹铁斌

前不久,在一本书上看到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寓言《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尽其肉,乃去。”

多少年来,人们只看到黔驴的下场,却忽视了黔驴的技不在于斗猛虎,黔驴的踏实勤恳也不被人提及。

驴从北方来到黔地,无用武之地,这并不是驴的意愿。它作为一个被支配者,干什么和不干什么,并不能取决于自身。就像现在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一样,必须服从组织安排。驴也是一样,“黔之人”让它驮物,它就得驮物;让它拉磨,它只得拉磨;把它放在山下,它就只能呆在山下。

反倒是“黔之虎”,因为“压倒”了无辜的驴,不仅没有受到谴责和惩罚,反而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成了名利双收的英雄。“黔之驴”与“黔之虎”相比,前者除了打不过后者外,实在有很多优点:工作上,它任劳任怨,从不挑肥拣瘦,把它安排在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活上,它减轻了人的体力劳动,是人的得力助手。

这种踏实勤恳的精神,与官场上的老实人颇为相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做人要实”,应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信奉“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善于投机钻营,“投领导所好”;善于察言观色,热心走上层路线。这些人工作上拈轻怕重,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遇到困难绕道走,遇到利益抢着上,因而工作没多干,好处没少捞……而那些“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老实人,却因潜心钻研业务,埋头革新创造,不愿向领导提要求,不想与组织讲价钱,不会向领导“意思意思”,成了“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砖”。面对“好处”时,老实人因不懂得“哭”而“无奶可吃”,总是成为吃亏的一方。

眼下正是换届的当口,如何选好人用好人,不仅关乎干部的前途,更关乎社会的良性发展。亲贤臣,远小人,则国兴;亲小人,远贤臣,则国废。

用人是导向,用好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用错了则是社会发展的障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既看才更重德,把德放在首要位置,真正把政治坚定、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群众满意的老实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相反,如果选错用错了人,就会涣散党心,寒了人心;就会使老实人吃亏、投机钻营者得利;就会损害党的威信,影响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老实人用人小人
我为老实而愧恨
指印小人来了
《群书治要》论用人:战略定位与导向
真正的老实人是大智者
智者、聪明人和老实人
木勺小人
与小人为伍
为什么叫“一把手”
不让老实人吃亏
“离任用人审计”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