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瘦”梅雅韵

2016-08-13

岁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梅枝香浓白梅

读宋词,发现许多梅及梅花的描述。其中,一些词作都凸现了一个“瘦”字。我觉得,这或许是宋代词人咏梅之作的一个共同特点吧。我曾反复琢磨和思索,为什么他们的词都愿意用一个“瘦”字呢,而且都用得恰到好处呢?我想,这可能是“瘦”字除表现梅的本真特征与自然形态外,还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梅的品格与风骨吧。

你看,苏过的“梅影横窗瘦”(《点绛唇》);陈亮的“水边清浅横枝瘦”(《点绛唇》);李清照的“玉瘦香浓,檀深雪散”(《殢人嬌》);吴文英的“水清月冷,香消影瘦”(《极相思》)……上述词中出现的“瘦”,堪称梅树梅枝的自然姿态与典型姿态的完美结合。比如,“梅影”—“横窗”—“瘦”,正是梅的硬骨竖枝斜逸窗上,映出了一幅天然的美景,而一个“瘦”字,又使梅的精巧刚毅尽绽其中,把这幅精妙的画图推向了极致。苏过真是一个善于打造“瘦梅”的高手巨匠啊。再比如,“玉瘦”—“香浓”。玉瘦,自然是初放的白梅洁白如玉,香浓,则是梅花的芬芳四溢飘洒。梅枝上的积雪也已消融,漏出了赭红的颜色。李清照的这株白梅,多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或少妇,美得让人不知所措。我觉得,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瘦”,才是她们靓丽青春最佳的体现。这也正是女词人的神来点睛之笔呀……

宋词中的梅,一经“瘦”的皴染、点化、勾抹,便更加经典和传神,反之,其神韵风采,恐怕就会大打折扣,失去应有的英姿。所以,后世许多喜爱宋代“瘦梅”的诗人词家都认为,“瘦“,既是描写梅自然属性之美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亦尽现了梅与梅花的清丽素雅,淡然飘逸的君子品德。

当然,在宋词中,“瘦”字对咏梅词的重要性也不仅仅是上述之叙。

你再看,“杏花时候,庭下双梅瘦”(《清平乐》);“烟暖柳惺忪,雪尽梅清瘦”(《生查子》)。这是毛滂两首词中的咏梅词句,都写了梅“瘦”。冰雪化了,杏花开了,柳也睁开了眼睛。梅,却怎么“瘦”了呢?冰封大地,雪花漫天的时候,百花凋零,只有梅花,傲然屹立,挺拔盛开,散发着浓郁的清香。然而,一旦春风刮起,严寒过去,梅,又自觉地“瘦”去,梅花很快的飘落、枯萎,把美好的春光都留给了百花,使其渐次开放,尽绽异彩,尽显英姿……两个“瘦”字,既体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笑傲枝头,敢与恶劣势力抗争的强者精神;也尽显了梅虚怀若谷,报春不争春的大家风范。

“瘦”梅韵雅,梅“瘦”品佳。宋代范成大曾在《梅谱·后亭》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为贵”。而素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林逋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是对梅,对“瘦”梅的精气神亦做出了最佳的诠释吗?!

猜你喜欢

梅枝香浓白梅
李传胜
顺河:好水好酒豆香浓
白梅
病梅记
白梅凋零
白梅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