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种时间对枫香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2016-08-12韦美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枫香发芽率种子

韦美华

(福建省古田县林业局 352200)



不同播种时间对枫香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韦美华

(福建省古田县林业局352200)

摘要:进行枫香种子不同播种时间的发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枫香种子发芽率、幼苗的地径和苗高均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2月3日播种的种子发芽率、幼苗地径和苗高均最高,分别达77.67%、2.95 mm、33.60 cm,分别比平均值高出了50.91%、22.41%、26.60%;枫香幼苗的地径和苗高均与主要气象因子呈负相关,差异达显著水平;发芽率与主要气象因子虽呈负相关,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利用综合评分法,确定最优的播种时间为2015年2月3日,其次是2015年1月4日,其综合评分分别为1.0000、0.8164。

关键词:枫香;种子;播种时间;气象因素;发芽率;幼苗素质

枫香为金缕梅科枫香属落叶乔木,别名枫树、路路通。其树干圆满通直,枝叶繁茂,适应性很强,在观赏、用材、药用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对SO2、氯化物有较强的抗性,有“荒山先锋”树种之称,广泛分布于南方各省区,是我国重要的乡土速生阔叶树种[1-3]。近年来,因枫香材质优良,是建筑、家具和胶合板用材的理想树种,其在科研及生产上的开发利用逐渐受到重视[4]。种子育苗是枫香繁殖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对枫香种子萌发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种子活力、贮藏条件、地理变异等方面[5-7],有关枫香种子不同播种时间萌发特性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枫香种子进行不同播种时间的发芽对比试验,探讨播种时间对其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萌发情况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综合评分法确定枫香在该地区最适宜的播种期,为枫香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泮洋乡建兴村古田县苗圃,北纬26°35′5″、东经118°49′9″。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579 mm,年平均气温18.8℃,1月平均气温9.4℃,7月平均气温27.7℃,极端最高气温41.0℃,极端最低气温-6.9℃[8]。苗圃地势平坦,给水排水设施完善,苗圃大棚覆盖透光率为35%。

1.2供试材料

试验所用的枫香种子为2014年11月购自福建省闽林种苗园艺服务公司,为当年采收的种子。种子净度98.48%、千粒重3.83 g。

1.3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古田县气象条件见表1。

表1 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古田县气象条件

1.4试验方法

将种子置于干净的密封袋中,放在3~5℃的环境中贮藏。分别在2014年12月3日、2015年1月4日、2015年2月3日、2015年3月3日、2015年4月3日取出贮藏种子,在经0.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的砂壤土上进行萌发试验,每个处理100粒种子,3次重复。

1.5数据统计与分析

播种后60 d观察枫香种子的萌发情况,记录发芽数,统计发芽率;播种后90 d随机抽取20株成活苗,测定其苗高、地径。对发芽率、幼苗地径和苗高这3个指标进行标准化,标准化公式:(Xi-Xmin)/(Xmax-Xmin),使其转化为无量纲单位,便于比较。试验数据采用DPSv7.0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播种时间对枫香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对不同播种时间枫香种子发芽率进行比较,结果(表2)表明,枫香种子发芽率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种子平均发芽率为51.47%。2015年2月3日播种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7.67%,比平均值高出,比平均值高出50.91%;1月4日播种的次之,为60.00%,比平均值高出16.58%;4月3日播种的发芽率最低,仅为26.67%,原因可能是由于种子已经贮藏近5个月,种子活力有所下降。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时间的种子发芽率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2 不同播种时间枫香种子发芽率

2.2不同播种时间对枫香幼苗生长的影响

从表3可知,枫香幼苗地径和苗高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幼苗平均地径和平均苗高分别为2.41 mm、26.54 cm。2015年2月3日播种的幼苗地径和苗高均最高,达2.95 mm、33.60 cm,分别比平均值高出22.41%、26.60%。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2月3日播种的地径与2014年12月3日、2015年1月4日播种的差异不显著,与2015年3月3日、2015年4月3日播种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2月3日播种的苗高与2015年1月4日播种的差异不显著,与2014年12月3日、2015年3月3日、2015年4月3日播种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3枫香种子萌发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将不同播种时间枫香种子发芽率、幼苗的地径和苗高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4)表明,枫香幼苗的地径和苗高均与气象因子呈现负相关,且与日均最高气温、日均最低气温、日均气温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发芽率与气象因子也呈负相关,但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幼苗地径与苗高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98;地径、苗高与发芽率均呈正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均为0.95。说明同一播种时间,枫香种子的发芽率越高,幼苗的地径和苗高越高。

表3 不同播种时间枫香幼苗生长情况比较

表4 枫香种子萌发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2.4枫香种子播种时间综合评价

将枫香种子发芽率、幼苗地径和苗高这3个指标标准化后进行加权平均,并进行排名。由表5可见,最优的播种时间为2015年2月3日,其次为2015年1月4日,其综合评分分别为1.0000、0.8164;2015年4月3日播种的综合评分最低,为-0.1026。故建议古田地区枫香种植在采种后次年1月或2月播种。

表5 枫香播种时间综合评分

3 结论与讨论

3.1枫香种子发芽率、幼苗的地径和苗高均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5年2月3日播种的种子发芽率、幼苗地径和苗高均最高,分别达77.67%、2.95 mm、33.60 cm,分别比平均值高出了50.91%、22.41%、26.60%。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也就是贮藏时间加长,到2015年4月,种子已经贮藏近5个月,种子活力亦有所下降。

3.2枫香种子的发芽率与气象因子虽呈负相关,但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而且有研究发现某些家系的枫香种子具有浅休眠特性[5],故2014年12月份的种子发芽率略低于2015年1月与2月的原因可能是种子自身的休眠状况引起。枫香幼苗的地径和苗高均与主要气象因子呈现负相关,且与日均最高气温、日均最低气温、日均气温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可见,气温是影响枫香幼苗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枫香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或不显著。

3.3利用综合评价的方法,确定在古田地区适合枫香播种的时间为采种后次年1月至2月。故建议今后在开展圃地发芽试验时,需结合当地气候以及种子自身状况,适时播种。范辉华等[9]、陈柳英[10]研究发现,应用轻基质(泥炭∶谷壳为7∶3)开展枫香容器育苗试验,可以获得更高的存活率、I级苗率和合格苗率,故今后可以采用不同基质配方进行萌发试验,以提高枫香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木质量,旨在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孝丑.枫香优树14年生子代遗传变异及选择[J].林业科学研究,2015,28(2):183-187.

[2]刘就,刘和平,陈考科,等.枫香种子性状研究进展[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190-192,201.

[3]周家骏,高林.优良阔叶树种造林技术[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刘明宣,辜云杰,夏川,等.枫香地理种源变异与选择[J].四川林业科技,2014,35(5):13-16.

[5]汪森,陈凤毛.不同家系枫香种子贮藏活力分析[J].安徽林业科技,2004(4):5-6.

[6]孟现东,陈益泰.枫香与美国枫香种子性状的地理变异比较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3(5):5-6.

[7]杜宏鹏,陈凤毛,高捍东,等.不同家系枫香种子活力的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4):13-16.

[8]孟冰祥,江善赐,陈贞宏.基于GIS的福建省古田县水蜜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J].福建农业科技,2015(2): 34-36.

[9]范辉华,汤行昊,陈柳英.枫香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14,4l(4):60-63.

[10]陈柳英.不同轻基质组配与密度对枫香苗木生长的影响[J].江西林业科技,2014,42(6):22-25,51.

(责任编辑:林玲娜)

收稿日期:2016-01-05

作者简介:韦美华,女,1980年生,工程师。

DOI:10.13651/j.cnki.fjnykj.2016.02.012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time on seed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Liquidambarformosana

WEI Mei-hua

(GutianForestryBureau,FujianProvince352200)

Abstract:A contrast trial on seed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ambar formosana was conducted by using different sowing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rmination rate, and ground diameter and height of seedling appeared the trend which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d following with the postponing of sowing time, all the differences reached very significant level; and the highest values of the germination rate, and ground diameter and height of seedling were obtained when seeds sowed on February 3, 2015, which were 77.67%, 2.95 mm and 33.60 cm respectively, and were 50.91%, 22.41%, 26.60% higher than the mean value. Both ground diameter and height of seedling showe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mai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he difference reached significant level; although germination rate and mai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lso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ut the difference did not reached significant level. By using integrated evaluation values, the best sowing time was determined to be February 3, 2015, then January 4, 2015, the values were 1.0000 and 0.8164 respectively.

Key words:Liquidambar formosana; seed; sowing time; meteorological factor; germination rate; seedling quality

猜你喜欢

枫香发芽率种子
枫香叶黑色素提取工艺优化及稳定性
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枫香园四季
浸泡条件对黄豆吸水率、发芽率及豆芽出品率的影响
不同浓度量子肥对水稻种子发育率影响实验总结
桃种子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可怜的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人工干燥水稻种子二次休眠及不同破除方法对发芽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