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里,岸上

2016-08-12

今日重庆 2016年7期
关键词:主城万盛万州

◇ 文|本刊记者 董 茜 图|冉 文 罗 川

水里,岸上

◇ 文|本刊记者 董 茜 图|冉 文 罗 川

当“长江经济带”摆在我们面前,如是追问似乎水到渠成——长江,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

一直在追问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样的追问其实很表象,理由很简单:我们为长江做点什么,终极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所以这种追问应该是“我们需要为自己、为子孙做些什么”。

只有这样,我们才顺理成章转变角色——不再是生态的索取者,而是保护与延续生态发展的行动者和受益者。

在“绿色长廊”中行走

6月中旬的一场大雨后,重庆市林森耐水中山杉研发有限公司的护林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巡查。天气预报接连发出的暴雨预警,不仅考验着重庆主城的排水系统,也因为汛期的到来,同样考验着万州沱口消落带上的每一棵中山杉。

在万州沱口,数十平方公里的消落带上,有一片中山杉林,护林员们在这里辛劳了7年。“刚开始我们很担心汛期涨水,杉树会扛不住。”经过6年蓄水淹没试验,沱口库区消落带栽种的中山杉仍生长良好。

一位护林员回忆,最长的一次蓄水淹没杉树达5个月,所幸最先栽植的208株仅4株死亡,成活率达到98%。第二批栽种的苗木经过3年淹没浸泡试验,仅靠近165水位线附近的小苗存活率稍低,其他中大苗及高水位线的小苗均生长正常,总成活率达到80%以上。

如今,消落带上的中山杉已长大,形成一个绿色长廊。

这让万州林科所吃了颗定心丸。近两年,购买中山杉树苗的人越来越多,连江西和湖北的买家都发出订单。去年,万州除了在武陵镇、溪口乡等地的消落带新造中山杉试验示范林800亩外,还引进业主,在长坪乡建起了一个400亩的中山杉苗圃基地。

三峡库区成库后,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沿江区县,都面临着消落带整治这个世界级难题。中山杉的高成活率,印证了两江绿色长廊建设的可行性。

如何构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不久前,市林业局给出了一个三步走计划——打造长江重庆段175米库岸线至第一层山脊区域“绿色生态走廊”,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以重庆库区22个区县为建设重点,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强化生态经济发展;以重庆全域为建设重点,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46%以上,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用整治消落带的方式构建的绿色生态屏障,同样能为库区带来绿色红利。今年5月,市委书记孙政才调研我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时曾说,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这恰是最好的印证。

留给长江一个健康躯体

长江生态环保建设,岸上的生态绿化只是其一。

我们如何确保长江拥有一个健康的躯体?

重庆在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的生态发展大框架下,实行生态环保考核指标为主的考核办法,明确提出决不牺牲绿水青山换得所谓的金山银山。

这是重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态度。

2011年9月22日,走过了近120年的重钢,熄灭了最后一锅“炉火”,十里钢城不再有机器轰鸣。重钢搬迁项目,被列入重庆环保大事件之一。

这仅仅是治理污染的序幕。2014年12月,重庆发电厂那根“亚洲第一高”的240米大烟囱,悄无声息关闭“歇气”。伴随着不少李家沱人儿时记忆的大烟囱,此时再也与发电无关。“烟囱不冒烟了,听说要搞个文化创意园。”在土生土长的李家沱人王飞看来,发电厂沉淀着儿时记忆,但让位于环保,个人情怀又算得了什么呢?

重庆发电厂一号机组关闭后不到一年时间,二号机组也退休,重庆主城燃煤发电的历史从此划上句号。如果把重庆发电厂看作是一位花甲老人,那么万盛经开区的新厂,将是它的第二段崭新人生。在这段人生中,它拥有两台耗能低、污染物趋于零排放的66万千瓦时发电机组。

为了环保而加入“搬迁大军”的攀钢集团钛业公司李家沱工厂、西南合成医药寸滩分厂,在去年就已经动身。在重庆市环保局的整治清单中,通过工业结构调整,淘汰、关闭企业达到256家,完成主城区重钢等188家企业环保搬迁。

然而,搬迁并不意味着搬到哪里就污染到哪里。重庆主城的大型工业外迁区县,如果不把握污染排放管口,生态保护就等于零。万盛经开区经信局负责人说,相比主城地理空间的局限,工业园能给企业的排污净化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更有效的管理。位于万盛经开区平山产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工程,正如火如荼建设,日污水处理能力5000立方米,完全可以承载起园区内企业的污水排放治理任务。

这样的污水整治模式,在重庆各个工业园已不鲜见。

环保部门的统计很权威:目前我市建成48座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73万吨/天。去年,全市工业企业年废水排放量约3.2亿吨,工业企业入园集聚度78%,入园企业年排放废水约2.5亿吨,年处理污水约2.4亿吨,基本解决了入园企业污水集中处理问题。

In the River, on the Bank

猜你喜欢

主城万盛万州
万州:发展生态经济 书写绿色答卷
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业遗产分布图(部分)
古城墙的凝望
万州面的乡愁味
我困在这座小城二十年
万盛首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投用
重庆万盛:不动声色发展“体育+”
重庆:今年全力推进 110个道路项目建设
重庆万盛城市发展历史阶段分析与启示
钢与火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