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洞大开

2016-08-11王琪峰

科学大众(中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蚁穴海参幕墙

王琪峰

现代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摩天高楼和混凝土建筑,似乎都是违背大自然规律而建,不过一些具有新观念的建筑设计师、科学家、工程师和城市规划师正在不断凭借着丰沛的想象力,将大自然里很多常见的元素来了个“乾坤大挪移”,从飞鸟的灵巧翅膀到海参的特殊结构,从回声优美的山洞到保持恒温的蚁穴,都是他们建造时尚、可持续发展城市灵感的来源。他们设计出来的建筑不仅在外观上与普通的建筑大不一样,有很多还具备了独特的功能,真称得上是巧夺天工!

在人类居住历史中,城市建筑是个相对新颖的现象,而大自然最成功的进化过程已经历了上千万年,把这作为发展人类现有及未来城市的蓝图,是十分明智的。

你不是进入一座建筑,而是进入一座森林

走进森林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鸟儿自由地歌唱,看着透过树叶洒下的阳光,是不是很惬意呢?有一位名叫安东尼·高迪的建筑设计大师正是从这样的美景里得到了灵感,他要让身处建筑之中的人们也能找到这种美妙的感觉。

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就是高迪实现这个梦想的呕心力作。步入大教堂,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柱子有点怪,它们不是直上直下的,而是像树枝一样在接近屋顶的地方分了叉,而高高的穹顶和房屋的四壁还镶嵌着很多五彩斑斓的玻璃,在阳光照射下就像投下了一片片斑驳的树影,人们站在下面还真像是走进了大森林!

不过呢,这座宏伟的建筑不算是一个“新建筑”,它始建于1884年,虽然已经成了西班牙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可由于工程浩大,直到现在还没完工,据估计要到2026年才能完成大部分建筑体,可它的设计师高迪却早已不在人世了。

展开翅膀,房子似乎也学会了飞翔

鸟儿飞翔的时候会张开双翅,停下来的时候翅膀则会收起来,难道建筑也能插上会动的翅膀?没错!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是美国威斯康星州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位于密歇根湖畔,它和其他建筑最大的不同就是“长了翅膀”。

原来,这座博物馆上下两层门厅后身共通的中庭空间之上,有很大面积的玻璃屋顶,为了避免日照光线过分强烈,设计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为它设计了一组遮阳的“百叶窗”。这组挂在桅杆上的活动“百叶窗”就像片片鸟羽,可以根据阳光强度自动调节角度。除了恶劣天气如刮风之外,这对白色的“翅膀”每天开合4次,每次开或合的过程需要3.5分钟。远远望去,它多像展翅飞向大海的海鸥啊!

它是“萌宠海参”,还是“友好的外星人”

距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仅3小时车程的格拉茨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欧洲古城,红顶尖塔的古堡、庄严肃穆的钟楼是这里最常见的风景,哪儿来的“海参”呢?

原来这“海参”是穆尔河畔的格拉茨现代美术馆。从外表看,它那用1 066块有机玻璃拼贴而成的“皮肤”可以在中央计算机的控制下改变形态;屋顶探出的15根管口,像海参身上凸起的肉刺,能通过调整角度将自然光引入顶层的展览厅提供照明;大厅中还设有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进入展厅时,就像是被慢慢地吸到了海参的“胃”里,这种被艺术“吞掉”的效果还不错吧?实际上,由英国建筑师彼德·库克和科林·弗涅尔设计的这座超现实主义建筑,并不是在准确地模仿某一种生物,而只是想摆脱一般建筑死气沉沉的呆板风格,让它变得生动活泼一些。这不,当地人还给它起了个很萌的外号——“友好的外星人”!

在“山洞”一样的歌剧院里歌唱

同学们有没有钻过山洞?如果在那里大声喊叫的话,你一定会听到平时听不到的回声。位于宝岛台湾的台中歌剧院就像是由这样的一个个“洞穴”组成的建筑,用它的设计师日本人伊东丰雄的话来说,这叫“美声涵洞”。

这座歌剧院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采用一根梁或一根柱,而是全靠蜿蜒的墙体来支撑重量,这种被称为“曲墙建筑工法”的建筑工艺十分复杂,所以这座歌剧院也被形容为“全球最难盖的房子”。在这座曲墙、无柱、无梁的混凝土建筑里,共有58个“曲墙”,在变化丰富的人工及自然光照明下,参观者走在里面,会听到不同的声音,产生不同的感受。

“摩天海葵”可以减少一半的能源消耗

有着“伦敦第一座环境摩天楼”美誉的瑞士再保险大厦,不但外型漂亮,在运用高科技与提倡环保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与同等规模的建筑相比,它可以减少一半的能源消耗,对此,它外表的那套复杂的幕墙体系可谓是功不可没。

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观察过海葵和海绵等海洋生物,他发现波动的海水从这些生物的体内穿过,就不会对其产生强烈的冲击,如果让空气也能从建筑物的“体内”穿墙而过,不就能解决高大建筑物周围气流强烈的问题了吗?于是他就有了这套幕墙体系的金点子。这套幕墙体系包括两个部分,办公区域幕墙和内庭区域幕墙。其中办公区域幕墙处于大楼外围,由双层玻璃的外层幕墙和单层玻璃的内层幕墙构成,在内外层之间是通风空道,并加有遮阳片。外层幕墙上装有许多特殊的“捕风口”,大楼外面吹来的气流不用“绕道走”,而是直接进入了通风空道,顺着空道盘旋而上,既能减少额外的制冷和制热,又解决了高楼四周风势太大的麻烦。

想省钱的开发商成就了“人类蚁穴”

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有一座奇特的购物中心——东门商业大厦。由于这里位于南纬18°,地处海拔1 480米的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很热,昼夜温差也特别大,但为了降低大厦的造价和运行费用,开发商还决定不使用昂贵的进口空调设备,这可怎么办?

幸运的是,建筑师米克·皮尔斯观察到当地草原上——种随处可见的白蚁巢穴,他发现无论外界气温怎么频繁、剧烈地变化,蚁穴内的温度却总是非常稳定。原来白蚁丘内部有像肺脏一般复杂多变的空间结构,向上呈树枝状,与丘体表面开口相连,向下则分成许多细孔道,呈辐射状延伸后又合并成粗孔道,通往潮湿阴凉的地下深处。当外界气温在3℃~42℃之间时,白蚁巢穴内部的温度却能够长年保持在1℃以内上下浮动。东门商业大厦如法炮制,比如在楼道外侧增加宽宽的不规则的边缘等,摇身变成了人类的“蚁穴”,与同类规模建筑相比,平均节约了90%的能耗。

猜你喜欢

蚁穴海参幕墙
感谢海参
“超龄”的幕墙
蜜蚁“帝国”的兴衰
超级蚁穴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
为什么会出现“超级蚁穴”
探秘蚂蚁家的奇妙格局
海参
秋季怎么吃海参更营养
探讨建筑幕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