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市居民体育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6-08-11马卉君马成亮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00084山西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山西晋中03080

运动 2016年9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马卉君,马成亮(.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00084;.山西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山西 晋中 03080)



太原市居民体育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马卉君1,马成亮2
(1.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2.山西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山西 晋中 030801)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地探究了太原市居民的体育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发现太原市居民的总体体育参与率较高,影响居民体育参与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因素、学历因素、态度与认知因素、家庭与社会支持因素以及收入水平因素等。其中,学历和个人收入水平均与体育参与呈负相关。

关键词:体育参与;影响因素;太原市居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太原市居民体育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论文数据库,搜集了2008—2015年间关于“体育参与”的大量文献。

1.2.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选用的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反复研讨和论证的体育参与状况问卷。调查样本选取的是《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太原市的调查样本。

1.2.3访谈法 对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访谈,访谈问题具体围绕问卷的信效度与居民体育参与频率等。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太原市居民体育参与的现状

根据2010年发布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本研究将居民直接体育参与指标实行操作化,并将参与频率分为5项,即从不参与、1年参与数次、1个月参与数次、1周参与数次和每天参与。另外,通过专家访谈,本研究将“从不参与”和“1年参与数次”归类为“低度参与”,“1个月参与数次”归类为“中度参与”,将“1周参与数次”和“每天参与”归类为“高度参与”。

调查结果可知,太原市居民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7.8%,1年参加体育锻炼数次的人数占总的6.4%,1个月参加体育锻炼数次的人数占总的9.7%,1周参加体育锻炼数次的人数占总的46.9%,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9.2%。经过卡方检验,P=0.53>0.05,差异不显著。由数据可知,“低度参与”部分的比例占14.2%,比例相对较低,而“高度参与”部分的比例达到了76.1%,比例很高,说明太原市居民体育高度参与人数较多,可知太原市居民总体体育参与率较高。

2.2太原市居民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

2.2.1年龄因素 由于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生目标不同,生活重心也会有所侧重。因此,体育参与的时间必然会受到影响。另外,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这也必然导致每个人体育参与的体力因素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年龄是影响居民体育参与的首要因素。调查发现,20周岁以下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占64.4%;20~29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4.6%;30~39岁的人数比例为22.9%;40~49岁的比例为42%;50~59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49.8%;60~69岁的人数比例为43.7%;70~79岁居民的人数比例为41.7%;80岁以上的比例为21.2%。由图1可知,20~80岁居民体育参与的人数比例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经卡方检验,P=0.01,差异非常显著,说明各年龄阶段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存在很大差异。

图1 太原市各年龄段居民体育参与人数比例

2.2.2学历因素 一个人的学历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就业状况、收入及知识掌握情况,这些因素对于个体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它也是居民体育参与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查阅国内对体育参与的研究可知,国内对“体育参与”的研究多数采用“经常锻炼”为标准,且已对体育参与的时间、强度和频率做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本研究也选用经常锻炼标准对学历和体育参与的关系进行探究。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以下学历的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8.4%,初中学历的为37.8%,高中学历的为28.6%,专科学历的为12.4%,本科学历的为8%,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4.8%。这说明太原市居民体育参与人数比例并非随学历升高而变高,体育参与比例最高的是初中人群,其次为高中和专科,然而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群的体育参与率最低。经方差检验,P=0.003<0.01,差异十分显著。同时,学历与周锻炼次数和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和-0.32,且十分显著,呈负相关。这说明学历越高,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越少,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外研究结果相关呈显著性,但方向相反。

2.2.3态度与认知因素 一个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人们对体育锻炼对于个体重要价值的认知也会对体育参与产生很大的影响。调查发现,太原市居民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对生活重要”的人数较多,选择“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人数分别占72%和20.1%,选择“根本不重要”和“不太重要”的人数比例仅为0.7%和3.5%。然而,随着社会宣传的不断增多和居民体育意识的不断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上升。关于“参加体育锻炼对生活重要价值”的认知程度,认为“完全不重要”“不太重要”“无所谓”“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的人数比例分别为0.7%、 19.8%、32%、41.2%和6.3%。可见,随着认知水平的上升,经常锻炼的居民比例也不断上升。因此,若想转变非经常锻炼人群的观念,必须加强社会宣传,使居民在思想上真正重视体育锻炼。

2.2.4家庭与社会支持因素 家庭与社会支持作为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直接决定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家中是否有运动器材”和“是否会有家人或朋友鼓励或陪伴你参加体育活动”都会对个体的体育参与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调查结果显示,活动器材对体育参与并无相关,而国外对此的研究也存在不一致情况。究其原因,也许是在设计问卷中需要重新明确对于“活动器材”的定义。另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家人或同龄人的鼓励或陪伴是个体体育参与的重要因素,并且,好朋友的体育参与比家人对个体体育参与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当前社会同伴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且与体育相关的友谊增加。

2.2.5收入水平因素 一个人的经济状况直接决定了个体行为,也决定了个体是否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活动。根据搜索相关文献,本文将太原市居民的年收入水平划分为5个档次,即12 000元人民币及以下,12 000~20 000元人民币,20 000~2 4000元人民币,24 000~30 000元人民币,30 000~50 000元人民币和50 000元人民币及以上,并将其与周参与次数和时间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居民收入水平与体育参与相关表

由表1可见,周锻炼次数和个人年收入相关系数为-0.11,且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同时,周锻炼时间和个人年收入相关系数为-0.78,且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可见,居民锻炼次数和时间随个人年收入的升高而减少。另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年收入超过50 000元人民币的人群年龄主要出于30~39岁之间,这一年龄段人群正处于年富力强、充满活力的时期,属于高收入人群。然而,由于调查结果显示出个人年收入和周锻炼时间和次数呈负相关,因此这个人群也是体育参与最少的人群,这对其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再结合近些年来许多优秀企业家、演员等各领域精英英年早逝的事例,可见这一问题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3 结论与建议

3.1太原市居民体育参与的总体参与率较高,但经常锻炼的人数较少。

3.230~39岁是体育参与率最低的年龄段人群,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群的体育参与率最低。然而,年轻人和高学历人群作为社会创造价值最高的群体,对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体育锻炼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对这部分人群的体育参与投入更多的关注。

3.3太原市居民能够深刻认识到体育参与对生活的重要性,但对体育参与的知识掌握不够。研究发现,体育参与知识了解越多的人,体育参与的时间、次数越多。

3.4同伴在体育参与中的支持和陪伴可以促进个体的体育参与。因此,应鼓励组建团体健身,增加健身动力。

3.5太原市高收入群体体育参与的时间和次数较少,居民个人年收入与体育参与次数和时间呈负相关,且相关系数极高。这说明在太原市,收入越高,体育参与越低。然而,高收入人群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应通过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社会应将重心放到提升这一人群的体育参与上。

投稿日期:2016-03-29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5-147-02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9.081

作者简介:马卉君(1992—),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通信作者:马成亮(1966—),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