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干事者鼓劲撑腰

2016-08-11何旭裴佩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干事积极性意见

何旭 裴佩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张》,虽然说的是君子之过,但对现在的干部管理有借鉴意义。

人人都会“犯错”,即使党员干部也一样。为保护干事创业者的热情,为愿干事、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广大干部鼓劲撑腰,近段时间,全省多地相继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以给改革创新者提供宽松的环境和氛围。

消除顾虑,放手作为

“我也曾想过打‘退堂鼓,但想到有组织撑腰,便放下了思想包袱,干事更有底气了。”3月21日,巴中市巴州区供销社主任郑廷远谈起区纪委为其澄清是非一事,感慨颇深。

2014年,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郑廷远的主持下,巴州区供销社集体研究对合同期满的5个门市对外公开竞租。“当时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严格按程序进行竞租。”然而,就在2015年2月,有人匿名反映他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出租门市为他人赚取差价,个人从中分红等问题。

郑廷远没想到,“操正步”反而得罪了部分人。巴州区纪委接到举报后,围绕信访件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并未发现郑廷远存在违纪问题,及时为他进行了澄清。“虽然当时有些委屈,但我并不后悔,当了‘一把手就要勇于担责,维护群众利益。”郑廷远说。

郑廷远的案例并不鲜见。干部遭遇不实举报挫伤积极性怎么办?省纪委态度鲜明地表示,随着中央全面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常态化反腐工作的推进,“既要‘拍蝇打虎,也要对受到错告诬告的干部澄清是非,用明规矩消除‘潜规则,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自去年以来,全省共为5425名党员干部澄清是非。

“此举契合了我党近期提出的容错纠错机制这一重大举措,为我们的干部消除了‘多干多错的思想顾虑,可以更加放开手脚主动作为了。”对于给党员干部澄清是非的举措,很多党员干部这样表示。

明确界限,为担当者担当

容错纠错机制给予干部一定的“试错权”,可以说是为干部松绑解套,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

那么,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如何让“太平官”没有市场?如何让改革创新者主动作为、敢想敢干、敢于担当?

明晰判断标准,是构建容错机制最核心的问题。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意见(试行)》,《意见》中提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和宽严相济原则,要区别对待探索失误和违纪行为。

随后,各市(州)也相继出台相关意见。广元市纪委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全省市(州)中率先出台《广元市支持改革创新容错纠错办法(试行)》。“出台《办法》,就是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既调动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明确界限,防止部分干部误读误用,真正让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广元市委书记王菲说。

哪些可以容?哪些不能容?针对出台的《办法》,广元市苍溪县综治办主任寇含凯认为,“《办法》同以往最大的区别,是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管是在执行整合涉农资金推进脱贫攻坚等政策规定过程中,还是在深化改革的积极探索创新中,每一种都有明确表述,一条一条都列了出来。既明确了党纪底线,又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确实为干部‘松了绑。

既要容错,也要主动纠错

容错免责,最终目的是保护干部的干事热情,强化干部的责任担当。但仅仅允许“试错”还不够,还要在试错的过程中主动“纠错”。“纠错不是为了追责,纠错是对干部更大的考验和锻炼,能够及时认错并纠错的干部,才是敢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出于对干部的关心爱护,四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诫勉谈话、函询和约谈等方式,对党员干部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加强提醒警示,做到早提醒、早纠正。

在泸州合江县,县纪委坚持抓早抓小、抓常抓长,监督执纪,针对群众反映的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干部,了解情况。“今年以来,合江县凤鸣镇被镇纪委约谈了三次。”泸州市合江县凤鸣镇茅山村党支部书记汪小琴说。

茅山村是贫困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群众对脱贫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时有反映,甚至发生个别群众想分政府给脱贫户的3000元生产发展补助资金。

镇纪委了解后,及时约谈村“两委”干部,要求他们说明情况,并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做好村务公开,让群众了解各项政策和各项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

放手与约束并举,一方面鼓励干部大胆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对干部严加管理,这不仅进一步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也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责编:贺贵成)

【意见解读】

七种情形可容错免责

《关于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意见(试行)》提出建立容错机制,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和宽严相济原则,区别对待探索失误和违纪行为。可予容错免责的行为,是干部在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先行先试中,主观上出于公心、担当尽责,客观上由于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未达到预期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的行为或失误。容错免责的情形包括:法律法规、党章党规没有明令禁止的;符合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按相关规定经过调研论证、风险评估和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立足围绕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担当奉献、开拓进取,没有失职渎职的;没有为个人、他人谋取私利,没有为单位或小团体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积极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已有规定可予免责的。

《意见》强调,要完善纠错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加强提醒警示。对反映党员干部的问题,采取约谈、函询等多种方式处置,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错误。采取巡视反馈整改、监察建议书、预防腐败建议书等方式,及时纠偏纠错,避免放任错误造成更大损失。

《意见》提出健全澄清保护机制,坚决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对诬告陷害者属于党员干部的,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纪检监察机关严肃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处理;同时,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严格区分诬告陷害行为与错告误告行为的政策界限,严禁借机打击报复举报人。

猜你喜欢

干事积极性意见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评“小创”,送好礼
什么样的人“爱上了开会”
评“小创”,送好礼
要为干事而为“官”
图解《意见》明晰要求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打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