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叙文阅读之动静结合

2016-08-11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落雪冰凌动静

【阅读前言】

一篇文章中,作者往往为了增强画面的动感,营造独特的意境,经常会使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描绘环境,刻画人物活动细节。因此,同学们在阅读时应把握动静结合的几种常见的形式:1.动静组合式。即作者在描绘某个画面或营造某种意境时,构成画面的事物有的是动态的事物,有的是静态的事物。2.以动衬静。即把握艺术表现手法中动与静的对立统一规律,巧妙地用动态描写去对比、映衬静境。3.化静为动。即赋予无生命的静态之物以生命的迹象,把静境写成动境的一种表现手法。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江南落雪

古清生

江南的冬天,总也是会落雪的。今年的冬天和往常的冬天一样,我从北京回到江南山凹上的小镇,就逢上了一场小雪。山野是一片洁白,久长的时间里没有听到的八哥的叫声,也悉数地听到了,它们栖落在满是白雪的冬青树上,把叶子上的雪粉儿抖得纷纷扬扬,还原出冬青树的新鲜的绿色。

但江南的雪,却总也是新鲜的,它是江南的冬天里开放的昙花,美丽且短暂。所以江南人士,也总是要怀着赏花的心情看雪,对那忽然一夜间白茫茫的山野感到无比的新奇。即便是北方人,怕也要对江南的雪发生别样的心情。因为这里的雪,它生得很嫩,像小鸡小鸭的雏儿的绒毛,很轻很轻地覆盖在山野上,稍有阳光的触摸,它们就承受不住,会融为清清的水滴,洗出泥土上的新绿。

我想,唯有现在,江南落雪的景致才符合我的心情。都市化快节奏的竞争,人的心情愈渐浮躁,如我现在这样站在阳台上看雪花悠悠飘落,渐渐积白了山野的心情的确难再得到。

然而,落雪的江南,无论如何是很值得一看的,即使匆匆一瞥,也能够留下久长的记忆。如今,雪是白了满山。从山中扯出一条涧来,涧上是些白的胖乎手的卵石,清泉反倒扭出一道乌亮,潺潺地往着山外流去。而田间是白茫茫的,近看确另有风景,因为那雪间总是有一些盖不住的青苗,探出几片青青的叶子,还有一些冬天开放的小黄花,它们也会在雪中亮出几朵惊喜。水塘中更能见到一些水鸟,它们在一些枯荷间游弋,被雪挤得小了的空间并未使水鸟们感到困难。如是放眼看那山间的农户,红墙黑瓦的房屋,已让白雪压得很矮。一缕淡蓝的炊烟,袅袅地飘往山中,屋后的竹,也是垂下了枝头。这似乎还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落雪的江南,特别是我的山凹上的小镇,落雪以后,会有一种宁静,一种忽然而至的洁净、单纯和悠然。还有的是,毕竟江南有莽莽群山,雄峰耸立。波迭起伏,大写意地横亘在天地之间。而神秘的苍郁的森林,俱由雪来铺陈,山几乎成为白的群山,雪的群山,间或露出一两处褐色的山崖,绿的植被,红的梅花,有山鹰悠悠地盘旋,寂静的雪谷随时会幽幽传来一两声鸟啼或山麂的鸣叫,亦悠然而缥缈。

我以为,江南的雪景最美丽的,要算那冰凌了。雪后的一场小雨,那积雪的枝头会忽然挂起无数冰凌,如水晶般透明,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千万种光芒。最是那红梅腊梅,满树的梅花开放后忽然悉数冻在冰凌中,就如水晶中的花了。而花的细微处被冰凌放大,清亮又朦胧,冰的千种,花的千种,构成一个美妙而神奇的童话世界。那么,加以几处残雪的点缀,几束阳光的照耀,几只鸟雀的啼鸣,几道山泉的流淌,人在其中,梦耶幻兮,不知进入何境。

江南落雪,江南总要落雪。江南的雪总是给我们以纯洁的媚态,总是风情万种地装饰着江南的冬天,这并不算很冷但还是冷着的冬天,经由时间的封存,却能够暖暖地装在我的心里,像那冰冷却又热烈着的美酒。

(选自《漂泊者的晚宴》,有删节)

【专项训练】

1.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出发,品析文章的第四段。

解题思路:运用动静结合带来的艺术效果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增强画面的动感,营造具有感染力的意境。(2)凸显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表现独特的情感。(3)突出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某种心境。回答问题时,应结合具体语境作答。

【拓展练习】

2.选文中的江南雪景有什么特点?对表达作者的情感起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回答前一问时,同学们应在读完全文的基础上作答。而后一问的答案,则要同学们在文中富含感情色彩的句子及那些含义深刻的词句中寻找答案。

3.请你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仿照文章第四段,将你家乡的雪景呈现在大家面前。(300字左右,答题纸自备)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开放题,没有标准答案。

猜你喜欢

落雪冰凌动静
清唱剧 冰凌花 永远的赵一曼
雪季
微·视界
动静相映,写情造境
故宫落雪
冰凌花
基于力的电动静液作动器阻抗控制
落雪的晚上
冰凌
冰凌花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