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环境分析

2016-08-10甘泉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0期
关键词:农产品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院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XWY-201504)研究成果

摘 要:随着合肥农产品交易量的迅猛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本文从合肥农产品物流市场发展环境入手,分析其物流配送体系发展的优势,并提出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农产品;配送体系;构建环境

一、合肥农产品物流市场发展环境

1.合肥区位分析

(1)吸引外资,加快开放型农业的开展

合肥承接转移,不断创新发展。在沿海向内陆产业转移的框架下,良好的产业基础,使得合肥成为承接转移的战略要地。合肥引领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不断。鉴于合肥地处中部辐射东西的区位优势,加上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良好的工业基础、雄厚的科技力量,将为合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创造条件。通过引入的新技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进一步加快开放型农业的发展,为农产品出口提供动力。

(2)利用多方优势,促进都市农业的发展

合肥位于安徽中部,是安徽省省会,交通和区位优势也正在不断升级。合肥交通铁路公路都有,连接安徽各地市,四通八达,安徽省会,是安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多个物流节点都是以合肥为中转站,占据先天优势,加快发展物流交通运输,同时安徽省交通厅、建设厅,为物流专门成立物流产业园和物流大道,可以说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比如说重点加大对农业科技、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上自身资源和科研优势,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储备。基于此,合肥市大批农业示范园、农业生态园和高效农业园的建成,也为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提供出路。

(3)利用合肥经济圈的优势,加快市场对接

合肥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周谷堆、徽商城等颇具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合肥徽商城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安徽省名优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体系项目的省级中心市场,是安徽省“861”计划和合肥市“1346”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合肥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快市场对接,使得大量农产品不断涌入合肥市场,通过搭建合肥区域性物流中心,将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

2.合肥现代物流业“4+10+4”的空间发展结构

合肥市地理位置重要,被国家发改委物流园区规划为一级布局城市,不断培育和吸引实力雄厚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逐步设计规划出“4+10+4”的现代物流业空间发展结构,即:4表示四大物流园区;10表示十大物流中心;4表示四大农产品物流园区。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 “4+10+4”的现代物流业空间发展结构一览表

通过打造“4+10+4”的现代物流业空间发展结构,在空间上,可以实现物质产品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有效衔接,通过消灭无效生产,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促进相关产业高效、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

二、合肥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发展的优势

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就是构建现代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合肥市以市场为导向,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

1.外部优势

(1)政府重视对物流方面的投入力度,是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构建的前提

近年来,合肥政府加大对水、路、空、信息等方面的拨款力度,全力支持物流设施建设,确保农产品运输流和信息流的顺畅。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出台各项措施,积极推进物流设施完善,努力提高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鉴于农产品自身属性,大力推进城乡物流设施建设步伐十分必要。

(2)安徽出台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是物流配送体系构建的原动力

在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安徽省也出台了物流发展规划。逐步打造合肥物流圈,建立全国性物流集散和分拨中心、配送中心,形成海陆空一体化的物流配送体系;依托区位、技术优势,发展重点以公铁联运和航空运输为主,规划建设规模空前的综合性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同湖北武汉、河南郑州物流中心的联动机制逐步增强,促进共同发展,打造重要的全国性物流枢纽位置。同时,省规划对合肥的新定位,也为合肥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内在优势

(1)合肥产业结构的优化是物流配送体系构建的条件

合肥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重要的省会城市、全国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等政策叠加优势,大力承接国内外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产业,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随着合肥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为合肥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

(2)合肥为适应时代物流配送体系的飞速发展打好基础

随着合肥政府加大物流方面资金投入的力度,农产品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公路、铁路、港口、机场、流通中心以及网络通信基础基本成熟,交通运输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遍布城乡各地,公路能满足直达乡村的各家各户。其次,拥有发达的农业信息流基础也是必备的。合肥有近八成的农村网络通畅,这将为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再次,农田水利设施的建成,将有效灌溉面积提升了七成;最后合肥加快农机装备设施建设,提高农机补贴的力度,不断提升农作物机械化水平。

三、合肥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发展中的不足

通过对合肥农产品物流市场发展环境的分析,总结发展的优势,可以发现合肥当前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存在如下问题:

1.配送规划不科学

配送路线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配送速度、车辆的合理利用和配送费用,因此配送线路的优化问题是提高配送工作效率的主要问题之一。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优化配送路线是配送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合肥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构建的理念,就是对庐阳区、瑶海区、蜀山区、包河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代管县级巢湖市,城市配送体系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设计。但是客观条件受限,交通线路难以衔接等方面的问题,势必阻碍了整个配送体系的构建。

2.流通环节多,中介主体涉及面广,使配送体系优化受阻

合肥农产品市场交易量大,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介主体涉及面广,例如花生流通过程包括国家一农民一产地中间商一市场批发商一市场中间商一零售商一消费者,要经过六个环节,流通时间长。因此,合理规划或调整面向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结构,积极推动农产品统一配送系统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市场主体结构呈“多段众元式”畸形状态,流通环节增多,成本增加,效率低下。

3.物流设施不健全,需不断完善

发展现代物流,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农产品物流,其量大性质特殊。在配送过程中对物流设施依赖大,因此,物流设施不健全直接影响到配送效率的发挥。合肥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贯通华东地区与西部地区公路、铁路货运。现有6条铁路、7条高速公路在合肥交汇,但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线路需整合。特别是水路运输应发挥其区域优势,但相关设施落后,经济效益尚未凸显。

参考文献:

[1]孙曦,杨为民.农产品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与实现途径[J].江苏农业科学,2014(07).

[2]陈文婕,张公让.农产品物流配送策略研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14).

[3]朱芳阳.广西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5).

作者简介:甘泉(1981- ),女,安徽巢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农产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海南省计划打造千个“三品一标”产品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
河南省级特色农产品品牌一览表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行情
5月上旬重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
农业部暂停和取消部分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资质
农产品争奇斗艳
农产品竞争力问题的理论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