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恶魔合作社

2016-08-10神圣午睡

孩子 2016年8期
关键词:猫猫反省玩法

神圣午睡

虽然短信是发到大人手机上,但内容却是给孩子看的:“然然你好,请过来帮阿姨看会儿孩子吧!”

最近经常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做到带孩子的同时还做这么多事情的呢?仔细想了想,我的确是自己带,但很多时候,我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谁来帮我看孩子呢?那就是别的孩子。

神一样的小队友

我有几个大人小孩都玩得来的邻居,关系熟络到何等地步呢?就是串门活动已经发展到“孩子们可以自己互相照看”阶段了——三家轮流值班,孩子们在某一家时,另外两家大人可以回家该干嘛干嘛。

秧秧算是胆小的,同层的然然家,她可以让我回家等她;而同单元但不同层的猫猫家,她就不敢独自待着。不过即便我在一边陪着,也还是挺轻松的:看看报纸旅游版,刷刷微博。每次去猫猫家,我总是往沙发上一坐,对着一堆报纸和手机,以至于猫猫有次问我:“阿姨,你怎么一来我家就看手机呀?”

这个指控是不是很耳熟呢?哈,就是妈妈通常对爸爸的指控啊,正好从侧面反映出,我如此放松自在,像传说中的男人一样潇洒。

如果孩子们在我家,那就更简单了。我只要打开笔记本坐在餐桌上值班,任由孩子们玩耍就行了。于是乎,当我懒得陪秧秧、哄秧秧之时,就会发短信请猫猫或然然过来替我看孩子;而她们只要在家,自然也是欣然响应。

虽然短信是发到大人手机上,但内容却是给孩子看的:“然然你好,请过来帮阿姨看会儿孩子吧!”

小家伙的玩法更高级

我发现,如果孩子单独在家,即便是像秧秧这种能自得其乐一俩小时的,到了第三个小时也难免觉得无聊,想要让爹娘陪玩。但如果有小朋友,小家伙们能一天不用你搭理——她们在一起嘀嘀咕咕,疯玩傻闹;而我在一边偷偷听着她们的对话,真是有趣又可爱。

每天她们都会发明出新的玩法,甚至很快会有自发的组织行为:有的会喜欢当老师,带领大家合唱;有的又喜欢当医生,要求别人配合打针。而商量、协作、讨论等比较高级的交往方式,秧秧她们也开始得比较早,这一切,得益于自主玩耍过程中的充分发挥。

所以,孩子们在一起玩的内容,其实比我们大人使劲儿憋出来的丰富多了,她们永远不愁没有话题或内容,那些你想方设法“激发”“引导”出的孩子创意,在面对同龄小伙伴时,通通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了。

做好铺垫才敢偷懒

当然啦,进化到能让小恶魔互相看管,总要有点努力才行。

比如我们经常在一起的几家,都很重视孩子的规则教养。给孩子建立秩序,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冲突,另一个隐形好处,就是小朋友们可以很愉快地玩很久,互动的有效时间很长,内容也可以更丰富。在这种良性的交往中,孩子们才可以灵感层出不穷。

想想也是,如果几个孩子都太自我,太霸道,完全不能合作,那每次所谓的聚会就成了哭喊打闹的矛盾集中营,孩子的情绪不好,大人也累。而且,小伙伴们会一直重复“打起来——哭闹——调节”这种行为,相互之间的互动和学习哪里还有机会进行呢?

时间花在哪里有价值

现在,每年除了几次旅行计划和偶尔几次去公园以外,秧秧最经常的活动就是在家附近和孩子们玩,我只需安排一日三餐即可——对于看孩子时绞尽脑汁陪玩来说,仅仅做个饭真是太轻松啦。

这样的时间长了,有时候我也会冷不丁自我反省一下:没有大人引导,大量的时间让几个孩子一起瞎玩,这会不会对孩子启蒙得不够呢?你看谁谁谁,业余时间经常教授孩子很多知识;再看谁谁谁,风雨无阻地陪着孩子弹钢琴。而4岁的秧秧如今斗大的字识不到一口袋,而且还是每周姥姥来的时候教的,再看看算数,10以内加法都算不利索,经常需要伸手指头。

哎呀,我这失职的妈会不会因为偷懒,最后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反省归反省,可我始终没有鼓起勇气去改变目前的玩耍模式,毕竟思前想后,我还是打心眼里觉得她们几个在一起那种千奇百怪的玩法更宝贵。罢了,即便秧秧因为我这种散漫的养法,上学以后不能成为优等生,也不至于影响她一生的幸福。对我来说,那些前程是未知;而眼前的她,有很多好朋友,学会了很多相处的技巧,脑海里不停蹦出各种巧妙游戏,每天都过得开心愉快,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呀。

猜你喜欢

猫猫反省玩法
壹月记事簿
常反省自己
考前焦虑?该反省一下
零跑的新玩法
藏猫猫
房卡“藏猫猫”
反省与克制
创意玩法
TPP的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