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

2016-08-10邵惠科

成才之路 2016年19期
关键词:初高中语法情景

邵惠科

摘 要:高一学年是初中和高中承前启后的一年。由于初高中的教材不同、英语的学习方式不同、试题的设置分布也不一样,所以,要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从正确规范朗读、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和创设情景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探析初高中英语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英语;衔接;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创设情景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77-02

高一学年是初中和高中承前启后的一年。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做好两者的自然过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两者如果过渡好了,不仅有利于开展以后的英语教学工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反之,则容易使学生失去学好英语的信心。所以,高一时开始几节初高中衔接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的原因

(1)初高中的教材不同。初中的英语教材相对容易,并且都是以日常生活为主,跟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就能牢记于心。并且考试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体现能力的完形填空和阅读较少,即使出现也是相对较容易的题材。而高中英语则灵活多变,举一反三,基本很少考到相同的题目或者不用太动脑筋的题目,通常是要转一到两个弯的题,有时候刚学到一个规则,却在特殊例题中把这个规则打破得无影无踪,很容易让初学者摸不着头脑。

(2)英语的学习方式不同。初中英语课程相对较容易,所以死记硬背就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而到了高中,由于题目经常灵活多变,显然死记硬背已经落伍,想得高分的背后就需要多动脑筋,多阅读,多说,多做。同时要求在灵活多变的题目后面寻找所谓的规律,培养自己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独特的解题技巧。

(3)试题的设置分布不一样。初中的试题以基础为主,有单词、单选、根据句式提问、翻译等,即使有作文,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内容。而到了高中,试题主要以阅读理解为主,120分的题目,阅读理解达到了30分,成为重中之重。这方面不是说仅仅多背几个单词,语法学得好一点就能解决的。很多学生单词语法学得都不错,但是由于他们的阅读能力一般,他们的思维方式存在较大的缺陷,导致分数不高。所以,有的人即使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来做,也未必能拿到30分的满分。

二、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

(1)正确规范朗读。有些学校的生源比较差,很多学生英语基础非常薄弱,一到高中,学生们遇到这么多单词要背,一下子就懵了,于是拿起单词就背。比如说anticipate(期望),学生就会背a-n-t-i-c-i-p-a-t-e期望,而根本不去记它的读音。学生感觉这样背单词快,省了其中一个读音的环节,殊不知这样非常容易忘记,不利于长久记忆英语单词。而只要把音记住了,根据读音,很多单词都是很容易就能拼写出来的。所以,在一开始,教师一定要向学生强调读音的重要性。

(2)词汇。提到词汇,学生都不陌生,可是他们的学习方法可能根本就不过关。比如说,他们不背词性,不知道这个词属于什么词性,也不会根据这个单词变出其他相关词性,或者说即使能变出几个也很少。有的英文单词翻译过来有很多种意思,他们却只知道其中一个到两个意思,浅尝即止,当碰到阅读理解时就仅仅用一种意思去猜文中的意思。这些都是初中时养成的不良习惯,所以,教师在刚带高一学生时要及时纠正。

(3)语法。初中学生学习的语法不多,但他们到高中还是习惯于固定模式,一直沿用初中所学的语法去套高中的题目。比如说初中学过for five years,一般这个短语出现时,时态题都是用现在完成时,这成为初中的固定模式,也是常考的一个题目。于是,初中教师就让他们反复记住出现这样的短语,时态一定是现在完成时。可是到了高中,for 短语可以应用于至少三种时态。如果这时不认真听讲,或者觉得这个语法无足轻重,还是在题目中选现在完成时,那么就会失掉分数。因为在高中阶段,for短语常常与一般过去时连用,这是高中时态题中的一个重点。

(4)阅读。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丰富语言知识,提升阅读技能,思考并领悟文章的内涵,还要引导学生采取适当的策略,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升语言学习能力。在学生刚进入高中学习时,教师如果能通过启发、引导和训练,使他们在阅读中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就能帮助其顺利衔接初中已形成的学习策略,减轻阅读负担,减少阅读障碍,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首先,科学预习,促进预测。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特点,在预习阶段为学生设置有针对性的任务。预习任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获取文章的基本信息。在课堂上,教师先快速核对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之后提供更有难度的理解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完成思维挑战活动。其次,运用语法知识理解和分析信息间的逻辑关系,促进深入理解。在初高中衔接阶段能帮助学生提升推理和归纳能力的语法知识较多,大多在初中阶段出现过,比如词类知识(如形容词、副词等)、某些特殊句式(如感叹句、倒装句、强调句等)以及从句知识(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例如,学生在回答有关Why、How等问题,或在对相关人物的情感、作者的写作目的进行推测时,可以通过充分感受一些特殊句式来进行理解,从而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适应高中阶段阅读的要求。

(5)写作。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高考试题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有意识进行引导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在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感兴趣的事例、新闻、文娱和文化等为话题让学生进行写作。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高一开始时应帮助学生积累写作基础知识,包括基本词汇、连接词、句子的构成、五种基本句型和基本语法、标点符号等;高二阶段主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写作思维能力,构建基本的写作体裁,通过对比书信、日记、议论文等不同体裁的英语作文,促进学生掌握不同体裁作文的写作规范和基本要求,针对不同体裁的作文形成不同的思维过程和审题思路;高三应注重作文的规范、地道,引导学生从语言、内容、结构等方面来提高英语作文的写作水平,可以适当运用格言、俗语等来为英语作文增色。这种循序渐进式的训练方法和步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过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6)创设情景,情景相生。情景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课型上,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情景设置方式,利用多种手段来调动高一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达成情景相生。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话题,用课本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鲁子问教授在处理关于“friendship”主题的课文时提出这样的问题:Is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hem good to each other?Did the reporter use some language from what we learnt in this unit? Is the language correctly used?然后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用英语进行讨论。学生们人人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然后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归纳。通过对小组讨论的总结和归纳,既解答了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为课堂教学创设出一种紧张、活跃、和谐、民主的氛围。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改变学生在初中已经习惯的教学模式,让他们学习和掌握新的学习方法。但是,掌握这种新的学习方法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努力。教师要尽量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则要加以积极配合。只有这样,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才能如鱼得水,轻松地掌握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初高中英语的教学衔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惠冰.初中与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2]刘晋萍.如何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J].教学与管理,2005(06).

[3]陈明丰.新课程下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关媛.初高中衔接阶段阅读教学中学习策略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6(02).

猜你喜欢

初高中语法情景
情景交际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跟踪导练(二)4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