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烟重成“黄金叶”

2016-08-10高亚鹏杨奎利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宾烟叶站点

◎高亚鹏  杨奎利

黄烟重成“黄金叶”

◎高亚鹏杨奎利

韩君正在站点学习

在辽宁省新宾县流传着一个黄叶仙的民间故事。传说黄叶仙死后就化成了黄烟,而黄烟种植也一直受当地农民的喜爱,毕竟种这比较来钱。可在北沟村,有一阵却没人敢照量这玩意儿了。为啥?北沟村种黄烟也种了三十多年了,老少爷们儿都把它看成了“黄金叶”,可后来由于种植技术和销售信息跟不上步了,黄烟就越种越没劲儿,有时一算账甚至还赔钱,于是大家都觉得黄烟简直成了“毒草”,谁沾边谁倒霉啊!

但老话说得好:“再难的山也有人敢担。”北沟村就有个人不信邪,硬是在远程教育的帮助下,重新搞起了黄烟种植,而且还搞得红红火火,让村民眼中的“毒草”重新成为了招财进宝的“黄金叶”!这个不信邪的人,就是北沟村的村支书韩君。2008年,他走马上任后,就一心琢磨着要改变北沟村的贫穷面貌,让乡亲们尽快走上小康路。要甩掉穷帽子,抓手在哪呢?他把目光盯在了村里历史悠久的黄烟种植上:技术落伍了,就去学新技术;市场不畅了,就去找好门路。头脑灵活的韩君觉得北沟村的翻身仗有得打。

韩君这边还在摩拳擦掌,天降喜雨,当年远程教育落户到了北沟村。看到崭新的远教终端站点的牌子挂起来了,可把他乐够呛:“这不是刚瞌睡就送来枕头嘛!”他走进站点,了解了下啥是远程教育,觉得“有门”,当即决定,要把远程教育当成北沟村恢复黄烟种植的法宝!

说干就干!韩君先找了几个有热情、能力强的农民党员,让他们当“带头户”,在远教平台上扎扎实实地学习黄烟最新种植技术。韩君自己更是学得入迷,经常在站点一泡就是一晚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小半年的充电,像黄烟的施肥、移植、覆膜、田管、防害等技术,几个人都了然于胸了。既然本事学到手了,大家一商量,决定都在自家的田里试种一下,给村里人打个样。于是,转过年来,韩君和“带头户”们纷纷种下了烟苗。三个月后,由于技术过硬,黄烟获得了丰收,绿油油的烟叶迎风起舞,仿佛在为韩君的成功欢呼。

看到黄烟试种成了,村民们坐不住板凳了,纷纷找韩君取经,都准备让黄烟来红火下自己的小日子。韩君笑着说:“我可当不了你们的老师,真想学明白,还得去远教站点。”他把村里人都张罗起来,统一去站点学黄烟种植技术,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少用农忙多用农闲、少用白天多用晚上”的合理学习时间和“集中授课+示范操作+现场观摩+学习考核”的一条龙学习模式。有远教做技术顾问,还有韩君带头,很快北沟村就掀起了种植黄烟的高潮,烟农迅速发展到了70多户,烟田也扩大到了1500多亩。

看到满眼的碧绿烟田,村民们期盼丰收的同时,也不免心里拴起了疙瘩:“这么多黄烟,好卖吗?以前那么少的烟叶都卖不动呢……”早有准备的韩君拍起了胸脯:“大家不用怕,有远教帮咱们找销路呢。”他把北沟村黄烟即将丰收、准备外销的信息上传到了远教平台上,还借助微信、网站等途径大力宣传本地烟叶是如何如何优质。别说,通过远教多媒体手段销售的办法还真见效,各地的买主闻讯后纷纷来到北沟村采购,绿油油的烟叶换来了白花花的票子,村民们都乐了:“韩君没扒瞎,远教真好使!”

这就是黄烟重新变成了“黄金叶”的故事。其实啊,这样的故事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说明只要学好远教、用好远教,发家致富的门道就在你我的身边。

(作者高亚鹏单位为辽宁省新宾县委组织部、作者杨奎利单位为辽宁省新宾县木奇镇党委)

猜你喜欢

新宾烟叶站点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与旅游开发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
辽宁省新宾县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种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平滑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