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朋友闹掰了,怎么办?

2016-08-10叶子

莫愁 2016年12期
关键词:毛绒玩具客体玩具

☺叶子

好朋友闹掰了,怎么办?

☺叶子

好朋友闹掰了,怎么办?

山西太原一读者来信咨询:我女儿10岁,两个月前因为竞选班干部,跟好朋友闹矛盾。之前这个班干部是她做的,这次她落选了,而她的好朋友选上了。从此两个孩子就一直不开心,女儿曾哭着说好朋友很令她生气,言语之间不乏埋怨之词。我们该如何引导她?

答:从好朋友闹掰的事件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孩子的成长。对小小孩来说,一起玩就是好朋友,而对大孩子来说,友情意味着“交心”。10岁的孩子,拥有这些情绪体验都很正常,而如何对待这些情绪,则是需要孩子去学习的。

1.切忌给孩子消极评价

看着孩子落选,家长一定着急。这种心情很容易在言语之间表露出来。这些信号被孩子接收到,会引发孩子的一些焦虑,她可能会想:“爸爸妈妈一定觉得是我不好,才会遇到这些麻烦。”有时,孩子因为害怕来自父母的评价和建议,反而不愿意倾诉。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观点选择上,更愿意听同伴的,而不是父母的。所以,父母要尽量收起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评价,尤其是消极评价。

2.做倾听者

家长看到孩子不开心,特别想帮助孩子,孩子不一定愿意讲。有时,父母越想知道,孩子就越抵触。如果孩子不想说,不如就陪着她,告诉她,她的不开心父母都看到了,也很心疼,等她愿意的时候,可以跟父母说一说,会舒服一些。父母应该学习做一个倾听者,试着相信孩子,相信她在你们的情感支持下,有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

3.与孩子讨论友谊

等孩子情绪好点以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她与好朋友的往事,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友情故事。在故事的交流中,增进孩子对友谊的理解。在分享中,可以描述好朋友是怎么认识的,怎么成为了好朋友,一起做了什么事情,又经历了哪些矛盾,最后是怎么解决的,有哪些心得和遗憾。相信,在与好朋友闹掰的危机中,孩子会更明白友情的价值,也能够从中学会如何与朋友相处。

为何要带玩具去幼儿园?

浙江杭州一读者来信咨询:我儿子上大班,月龄在班上偏小。最近他总要带一个玩具去幼儿园,幼儿园是不允许孩子把家里的玩具带去的,我们为此专门跟老师沟通过。老师反映说,儿子上课时总是把玩具拿出来玩。我们跟儿子商量过,也禁止过,但都没有效果。孩子这是怎么了?

答:1.奇怪行为有原因

孩子为什么这样做?我想起一位朋友的分享:她开车送女儿上学,女儿总会拿一个毛巾在手上,每次要下车的时候,她就把毛巾扔在车里。开始妈妈以为,这毛巾是孩子要带去学校的,就会在下车时提醒孩子,可是孩子依然把毛巾放在车上。原来,她只是用一种方式来表达不想离开妈妈。

2.过渡性客体

有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在某一个年龄段,特别喜欢玩毛绒玩具。他们与毛绒玩具对话,用心照料毛绒玩具,甚至抱着睡觉。其实,毛绒玩具就是一个替代物,替代亲密的亲子关系。除了毛绒玩具,还有很多东西,都在扮演同样的角色,比如一个小被子。心理学将这一类物品叫做“过渡性客体”,意思是,离开妈妈之后,这个东西可以代表妈妈。“过渡性客体”让孩子感觉妈妈就在身边。因为过渡性客体的存在,孩子慢慢能够安全地与妈妈分离、自主和独立。每个孩子的心理发展都需要这个过程。

3.孩子需要陪伴

带玩具到幼儿园,在孩子入园早期是比较多见的。你的孩子已经大班,他又开始寻求过渡性客体,我们就要观察、思考一下,出现了什么情况让他突然间没有安全感,或者说他的安全感不太足了?而不是纠缠玩具本身,无论带或者不带,都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孩子可能在这个时候需要家长更多的陪伴、倾听。建议你这段时间多陪陪孩子,等到他心理需求满足了,自然会结束这个行为。

(作者系复旦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zhulu83@126.com

猜你喜欢

毛绒玩具客体玩具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岁寒毛绒正当时
一个毛绒玩具就能拉动脱贫?——紫阳县新社区工厂助力脱贫攻坚
浅议犯罪客体
平衡玩具
集萌社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毛绒玩具巧清洁
“凡客体”之不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