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不会写作

2016-08-09余译芙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母象文学社文字

余译芙

我好像一直不懂文学是什么,正如我会的,也不是写作。

在“小升初”考试的前一段时间,我正疯狂地迷恋着沈石溪的作品,我爱他笔下野心勃勃的紫狼,爱他笔下重情重义的班羚,更爱他笔下牺牲自己的母象。我的面前是他建下的西双版纳森林,是动物之间超越人类的美好情感。那是我第一次为文字的魅力折服,第一次知道“写作”不只是自己之前在补习班里写下的满分文章,沈老师文字里热爱动物的灵魂并不是我用对简单事物的描述便能复制的。在受挫的同时又忍不住好奇那个世界,那个被称之为“文学”的世界,以至于到后来自己的奥数成绩一塌糊涂我也没后悔过,也许早在那时“写作”与“文学”便拉着手蹦跳进了我的世界,而我却不自知。

步入极重理科的私立初中能碰到一个多情的语文老师,许是我学习生涯中最幸运的事了。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坚持看每期的《读者》《意林》,每次看到好句子便会记下,然后每个月我们班级同学间会进行好句美文的交流借鉴,以至于三年下来,厚厚的摘抄本都有些松动了。这也是至今为止我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那三年确实积累了很多,但我仍不觉得自己在“写作”,那时的文章更偏向考试要求,抑或是为了迎合老师的话题,并不自由。

直到高中,才真正地入了“文学”的门吧,没有犹豫地进了文学社,初衷许是自视过高冲着发表去的,但渐渐地对所谓的“写作”有了依赖感。因为每星期一次的文学课上我是放松的,可以抛开繁杂的学业,可以躲避未来的抉择,这才是真正意义地去触摸文学的毛发,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在金鳌文学社,导师不会刻意地布置话题,也不会限制题材,笔在手中,心是无限的,文字便也多姿多彩。三年了,纵然怀念辛勤指导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可我更怀念夜深人静时在灯下写文字的自己,那是我的生活缩影,我的心情外放,只供懂它的人欣赏,这让我竟有说不出的欢愉。努力总会有收获吧,就像我的汗水终于催发了青春路上的嫩黄小花,清新动人,不骄不躁,仿佛等待了我许久,终究是开花了,我欣喜若狂,更坚定了前进的步伐。

现在,毕业了,对于前方也许感到迷茫,曾经一起写文字的伙伴也将各奔东西,但我一点也不伤感,因为文字这羁绊太深,我们挣不开便只会牢牢抓住,梦的心意是一样的,天南地北又如何。正如无论今后我身处何方,都将记得梦想开始的地方,都将记得文字的种子播撒在哪里,心头总是暖暖的。

我还是不会写作,尽管写了好多年,依然不会,但是,那又如何,我想写作的心,从未改变……

【主持人语】

文章题为“我不会写作”,乍一看,叫人难以明白其义。待到读罢全文,才渐渐明白了这标题的意思——作者说自己“不会写作”,是因为她一直带着疑惑走在文学的路上,既迷茫,又一往无前。这种状态,不正是最好的学习文学的状态吗?

猜你喜欢

母象文学社文字
初心不改,变革不息:一家文学社的七十年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芍药
二月文学社简介
复仇的母象
复仇的母象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