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茶故乡的细腻淡雅
——有腔调的中国文人茶席

2016-08-09李婉玲

茶博览 2016年5期
关键词:茶席茶类茶具

本刊记者 李婉玲

来自茶故乡的细腻淡雅
——有腔调的中国文人茶席

本刊记者 李婉玲

56个民族,6六大茶类,怎样通过一张茶席把涵盖了4700年的中国茶史,有文字记载的1500多种茶传递出来。并将国人科学的、合理的、养生的生活形态呈现在一方空间,实现一种生活的艺术化?

对于抽到G20中国茶席的每一位设计者而言,这都将是一道难题。

凭借其丰富的阅历、经验,扎实的茶叶学识,和茶馆主人庞颖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我觉得这一茶席表达出了中国人主流的喝茶方式。”庞颖说。王旭烽总结为“非常中国,非常君子,非常杭州,非常G20。”

要喝茶,首先就要给茶定位,在庞颖看来,茶不是一种装饰摆弄的物件,它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是生活当中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

而涉及喝茶主体,回顾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士大夫阶层一直引领着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并且形成了价值的核心、制高点,是每个时代里人群追随的方向。基于这个理念,庞颖设定了茶席饮用的主体及其代表的主流价值取向。

明代600年以来,绿茶是形成的第一大茶类,它覆盖面最广泛,饮用人群也最为广泛。绿茶细腻淡雅的风骨,恰如其分地彰显了中国主流阶层士大夫追随的梅、兰、竹、菊的淡雅生活态度、审美取向。

由此,席面陈设景德镇隐青釉敞口茶盏(形制依据台北故宫藏瓷:明宣德宝石红茶盅),细瓷盏可用以沏绿茶;茶品为明前西湖龙井。

张岱在他的兰雪茶当中记载过“浅瓷瓯、淡放之,沸水冲泻之”。庞颖收藏的器具中,大都是瓷器,而且以茶盏的形式出现。器为父、水为母,庞颖认为,瓷器是茶叶最好的载体。

中国茶品种丰富,历史的厚重,造就了其使用器具的艺术化。

南宋风格龙泉青瓷小茶罐,细腻、精致,适合储绿茶。

茶席另一侧一明式多宝阁(传统榫卯工艺)

日常茶具

“七贤图”刻瓷壶:为庞颖私人藏品,辛亥年制。上款:狮泉仁兄大人清碗,下款:辛亥秋仲梅自制。提梁为纯银打造,两边是景泰蓝,制瓷工艺、刻瓷工艺、银的工艺、景泰蓝的工艺于一体,盖子上提“两翼生风”。

壬子年制“五子图”刻瓷杯,印有“壬子年立夏前一日”,落款为:“狮泉做于武林”,“武林”即现在的杭州。地点、时间、人物清晰,此茶具组再现了当时文人之间以茶交往的情境,茶具本身体现了景德镇制瓷的成就,其题材更是表达了主人对清雅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他们的处世价值观。

朱泥紫砂壶和隐青釉小饮杯乌龙茶具组

紫砂小盆景

如此席面、案头展陈的是中国人日常饮茶的一应用具,这些茶具的工艺成就、审美取向,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各自的功能,表述了茶是中国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也表达了中国人在农耕文明中创造的独具魅力的东方艺术与文化。

猜你喜欢

茶席茶类茶具
《香林德水》茶具设计
极简主义在坭兴陶茶具设计中的应用
茶类植物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中运用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福建水仙茶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的影响
茶席设计的研究综述
美轮美奂的茶具
茶类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研究
茶类产品央卫视广告投放分析
择一处创意的茶席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