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律源于道德

2016-08-09郑兆一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先贤公正老子

郑兆一

近年来,我们耳熟能详的是政府关于依法治国的宣传,依法治国也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人们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而反观历史,中华民族两位最伟大的先贤——老子和孔子,似乎对法令的重要性不以为然,认为道德才是治国根本,提倡以德治国。正如孔子所说:用政治法令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约束百姓,百姓可以免于犯罪,但却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仪来约束百姓,那么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并改正错误,走上正道。老子也强调了具有高尚道德之于人的意义。

在我看来,先贤的思想直击问题本质,即法律的根本在于道德。

国家采取法律制度是必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法律则是社会秩序、行为规范的最权威的表现形式。法律以其极高的约束力维护了基本的人人平等。例如近年来大大小小的领导人贪污受贿而被依法处理的事件,体现了法律在捍卫社会正义、保护公民权益、约束行政官员方面的力量。若没有法律,而仅仅凭借人们的道德、良心,那些贪官污吏大多仍将继续自己的行为,毕竟贪婪是人性的一部分,而且道德的约束力相比于法律,是缺乏力度的、松弛的,所以,在法律公正,人们敬畏法律的前提下,国家实行法治是必要的。

然而,道德的力量,虽然无形,却是一个国家采取法治的根本。两位先贤曾说过,“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们将道德与法治看作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形式,而我认为,一切制度的根本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正,这种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也是道德的意义所在;而正是有了这种道德才催生出法律。所以,一切依法治国的制度背后都是对公平、正义的道德追求。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例,它就是建立在自由、平等、民主等道德之上的诉求,以《独立宣言》为本的宪法就是依法治国的法律表现。

当法律与道德出现分歧时,则要坚守维护公正的一方。以《东方快车谋杀案》为例,书中讲述了十几个人合伙谋杀了一个杀害女孩的男子,警官经过调查后,没有将那十几个人判刑,而是宣布该男子自身有问题。在法律与道德面前,警官没有拘泥于法律形式,而是选择了维护社会公正的做法。这便是老子所谓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是一切制度存在的意义,既是法律要维护的,更是道德的力量。

猜你喜欢

先贤公正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与先贤共度午后
迟到的公正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公正赔偿
慷慨宗祠祭先贤
尊师重教的古代先贤们
智者老子
弗雷泽的三维公正观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