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医疗设备的验收与管理

2016-08-08钟权

大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管理系统医疗故障

钟权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南宁 530023)

分析医疗设备的验收与管理

钟权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南宁 530023)

目的:分析医疗设备的验收与管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医疗设备的验收与管理工作,总结管理经验,对比管理前后的维修成本、故障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强化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减少了维修费用,减低了故障率。结论:强化对医疗设备的验收与管理,可降低故障发生率,节约维修成本,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医疗设备;验收;管理

医疗设备是医院展开医疗活动的硬件基础,对于诊治活动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关系着病患的健康以及医院的长远发展。可见,探究医疗设备的验收以及管理的有效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次研究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医疗设备的验收与管理工作,总结管理的具体措施,现作一详细报道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医疗设备的验收与管理工作,进行统计分析,剖析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我院尚未完全重视设备质量以及检修的问题、尚未充分发挥计算机管理等问题。

1.2 方法

1.2.1 剖析存在的问题

①手续以及档案不全。大多数医院都缺乏完整的、专业的设备管理档案。正因如此,使得维修人员在对医疗设备展开维修活动的过程中,无法及时获取有用的档案资料,加大了设备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以及设备的维修效率。②缺乏规范的报废程序。目前,导致报废的主要原因有:超出使用年限、性能跟不上时代需求、维修费用过高、无配伍零件以及无法进行维修等等。在医疗设备的报废流程中,仍缺乏完整的移交手续,几乎都是由管理科室单独进行处理。报废了的设备并没有被及时的回收,使得账面和实物不一致[1]。③设备质量以及检修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医院对医疗设备的检修管理重视度不高,也缺乏相对健全的管修制度,因此,极易造成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不合格;这样不仅会增加设备的维修资金,还达不到预期的维修效果。

1.2.2 强化管理

验收工作具体操作:①准备工作。在组织方面,医院应当成立验收小组,其中含有各相关科室、领导等人员构成,相互监督;在技术方面,相关人员应提前熟悉设备的技术资料,必要时可参加进修学习。②内容。在单据方面,相关验收人员需要核对装箱单、运货单、购货发票等凭证,全部必须收集齐全;在外包装方面,如发现外包装存在破损情况,则应当拍照保存;在性能方面,相关人员应当检查其结构、精密度等方面情况[2]。

管理工作具体操作措施:①技术管理: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功能开发工作,确保设备能够长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中,使医疗、科研以及教学工作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医院必须构建专门的管理队伍对其进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消耗,还能够将设备的工作效率提到最高。医院负责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部门必须要综合分析相关医疗设备的具体性能以及使用要求等,有规律地对其开展维护以及全方位保养,给予相关部件科学检查以及及时的更换,避免医疗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出现障碍;必须要具体分析不同医疗设备的具体特点以及结构等,针对那些容易出现故障的环节,要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对策,按照1次/年至2次/年实施设备维护以及设备保养。②加强经济管理。对医疗设备建立一个相对健全的设备综合效益考核指标,将设备的综合效率作为设备经济效益的主要考核指标,设备综合效率越低,那么则代表设备的经济效益越低;反之,设备综合效率越高,则表示设备的经济效益越高。所以,医院只有通过建设一个健全的考核体系,才能够让医院在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以及发展。③计划管理。投资论证设备的购置申请,以及申购设备的对科室的必要性和论证报告的可行性。然后在依据科室的现有情况以及实际发展状况下,对医院硬件进行有计划的建设。在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过程中:a.先对市场进行预测。对类似功能设备的性能、数量以及分布进行调研分析,避免发生重复购买的现象,而导致资金浪费或者设备闲置。b.要充分发挥医院设备委员会的作用。委员会不仅要确保医院所引进的项目是具有特色性的,又要考虑到医院的科研所需、医疗所需以及教学所需。结合医院特色,对医疗设备进行计划管理,是使有效的资金能够发挥出最佳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④信息化管理。建立并完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由于当前医疗设备的种类比较庞杂,所涉及到的项目也比较繁多,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和管理医疗设备资源,开源节流,更好的为临床服务,应该建立数字化的智能管理系统或者更新和完善已有的管理系统。当前已有很多医院开始运用并探索数字化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当前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相联系,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利用价值,因此,各医院应该不断探索建立并完善和更新更加先进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更好的服务临床工作以及管理工作。⑤计量管理。研究表明,医疗设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检查结果对诊治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医院应当强化医疗设备、仪器的管理以及控制工作。其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始终坚持科学化、法制化等原则。于此同时,相关操作人员应当具有操作资格,持证上岗,提高设备使用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管理前后的维修成本、故障发生率、使用率、诊治人数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通过(±s)、%表示,而且分别通过t、卡方检验;P<0.05表示两组处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经统计分析,管理前,每月维修成本、故障发生率、使用率、每月诊治人数分别为(12.52±0.25) 万元、(5.21±0.08)%、(85.64±0.21)%、(13.52±0.14)万人,管理后上述指标分别为(6.54±0.41)万元、(2.14±0.05%、(96.52±0.16)%、(22.51±0.52)万人。可见,与管理前对比,全部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

表1 对比管理前后的维修成本、故障发生率等

3 讨论

医疗设备管理与各项效益具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最为密切。医疗设备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购置、使用、维护等几个方面:①购置,医院在日常工作中,必然要用到相应的医疗器械和设备,医疗设备通常有诊断设备和治疗设备两大类,其质量水平关系着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程度。所以,医院首先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是否要购置这些设备,而且在购置时,应将常用设备购置齐全,大型设备根据医院实力确定购买数量,在这些成本核算上,应做好成本预测和控制工作;②使用,医疗设备的使用尤为关键,其使用效果直接决定着患者的病情,关系着能否吸引更多的患者,从而影响到经济收入。同时,对一些新购置的设备,还需学习其操作技术,以及使用过程中其他方面的各项注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③维护,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医疗设备难免出现一些故障,需要及时维修或更换部件,否则会不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质量。设备长期使用后,其本身的性能必然会有所下降,加上受周围环境或其他外力影响,这些设备极可能会出现磨损、老化等情况,再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各种故障,都需及时进行检查维护,以保证医院的各项工作能够正常开展。本次研究,管理后每月维修成本、故障发生率、使用率等指标都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综上所述,强化对医疗设备管理可明显减少维修成本,提高使用率,值得推广。

[1]周闻博.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2,6(03):24~29.

[2]周 强,顾 超.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4,5(06):72~75,116.

R197.3

A

1004-7344(2016)07-0009-02

2016-2-4

钟 权(1974-),男,大专,主要从事医疗设备安装、验收、入库及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管理系统医疗故障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故障一点通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故障一点通
江淮车故障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