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的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述略

2016-08-08燕煦张美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7期
关键词:智慧管理

燕煦 张美子

[摘要]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是智慧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智慧保护是指藏品保存环境下的预防性保护,主要基于智能感知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保证藏品在可能发生损坏之前提前掌握情况,同时呈现出可视化的效果;智慧管理依托当前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进一步优化传统博物馆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使博物馆的管理工作更为科学、智能、高效。

[关键词]智慧博物馆 智慧保护 智慧管理

当前,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数字传感、云储存等技术越来越成熟,以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元信息传递模式为核心的智慧博物馆已经从理念走向实践。全球最重要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之一的IBM在2012年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合作建设全球第一个智慧博物馆,标志着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正式启动。

传统博物馆核心业务需要在人与藏品之间实际接触的前提下进行,因发展理念、展陈面积、技术手段、办展能力限制,以及文物保护的相关要求,可以展出的藏品数量和呈现出的信息量往往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博物馆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数字博物馆的核心是“数字化”,是将实体文物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转化为虚拟的数字信息,实现静态单向二元信息传递模式。然而,由于需求导向的缺乏,数字化的建设呈现出千人一面,甚至出现乱用声、光、电技术的情况;建立在数字博物馆基础上的虚拟博物馆则一般内容比较单调、信息量相对不足。信息单向传递模式产生的真实性、时效性、互动性和现场体验性不强。各个博物馆之间信息交流不畅,系统不够兼容,形成了信息孤岛。

智慧博物馆以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元信息传递模式为核心,通过搭建立体化的动态感应系统,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地把握和传递实物展厅、参观观众、藏品和文物库房等要件及内在关系的变化,同时利用智能信息的整合方式,推动博物馆系统的自身优化和调整。依赖于动态多元关系的建立,智慧博物馆的信息传递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突破了传统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的各种限制,博物馆的服务、保护和管理等功能将实现整体提升。

因为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和实际业务要求,智慧服务、智慧保护及智慧管理成为智慧博物馆的三大应用模式。其中,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在现阶段的博物馆行业中正处于实践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一、博物馆的智慧保护

博物馆保管着的大量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这些藏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源头上预防性地保护文物,提升馆藏文物保管环境的监测、调控和评价工作,为延续藏品寿命而努力,成为我国文物科技保护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

智慧博物馆体系下的智慧保护主要指的是藏品保存环境下的预防性保护。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指的是存放和展示各类文物的空间及所属,主要包括场馆的展厅、展厅内的展柜、文物的库房等空间中的相关物理、化学及生物状态。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就是采用一些与博物馆大小环境有关的各项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全程监测和适时控制馆藏品的保存状态,最大程度上地减少空间环境中的各类因素对藏品的相关破坏,做到从源头上保护文物。

文物预防性保护属于文物修复保护的范围,但却是早于文物实际保护和修复的一项工作。文物预防性保护是近些年来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中已被国际博物馆普遍接受并快速采用的文物保护办法,国内博物馆对此的共识也越来越高。文物预防性保护成本较低、参与性较强等特征迎合了当前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体系,成为当今各国文物保护领域新的发展趋势。

在智慧博物馆中,智慧保护主要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和智能感知技术,面对博物馆文物的自身健康情况及影响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处理,保证藏品在可能发生损坏之前提前掌握情况。同时,以二维建模形式立体呈现出可视化的效果,形成一个将藏品外表、内部构造、周边环境影响要素于一身的藏品诊断、分析、处理和评价体系,进而期望实现比较完整的监测、评估、预警、调控的预防性保护流程。

例如,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物联网做到了对实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过程。利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及激光扫描器等传感设备,物联网把一切现实中的实体与互联网按一定的约定协议相连接,实现信息互通,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应用于文物保护领域。在2008年举办的《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展》中,因为展厅属于临时性建筑,展厅内部没有办法实现恒温恒湿控制,这就需要加强对展厅柜体内微小空间环境的测量与控制。这次文物展览运用了无线传感技术在线监控文物保存微环境,有效保障了参展文物的安全;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和世博会博物馆中,陈列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及我国多个省市的三百多件套文物珍品。除个别展厅有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外,大部分展厅对湿度不能调控。对这批参展文物,主办发全方位采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远程、实时监控文物保存微环境的变化,为确保所参展的珍贵文物保存环境的安全稳定性发挥了积极的支撑作用。

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代表的博物馆智慧保护可以推动文物保护领域汇总预防性保护实践的开展。智慧保护以高效智能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能力和水平,并为完善预防性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基础理论支持,实现“风险可识别、险情可处理、效果可评价”的预防性保护目标。

二、博物馆的智慧管理

智慧管理是智慧博物馆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智慧博物馆体系下的智慧管理以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为支撑,优化传统博物馆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为与博物馆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内容相关的决策活动提供支持,使管理工作更为科学、智能、高效。具体体现在博物馆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的智能化,既减小管理压力,又提高管理效率。

内部管理包括博物馆藏品资源、博物馆资产和博物馆人力资源等三大部分管理的智能化提升。

藏品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提升以文物入库为开始,对藏品的账本录入、全程保管及临时流动等工作进行监管,利用文物的定位和识别、藏品进出库智能感知、日常智能巡视等科技手段,避免文物藏品在管理隐患点上的主要安全问题。例如,文物失窃、提取中出现的损坏等,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部门之间责任不清或推卸责任的情况;财产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提升以博物馆实际业务需求为出发点,为大的科研设备、馆内固定资产等及往来资金的分配、使用和调度等决策提供管理层面的帮助,财产的使用效率可以得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提升主要为建设人才的梯队化和科学化绩效管理人员提供智能化帮助。

外部管理是采取加强同博物馆外部的利益有关者联络的手段,实现博物馆自身能力的提高。当前,博物馆外部管理重点结合公众及社教活动展开,依赖对来访公众的举止、学历、要求、内心等综合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以确保文物安全、提升展览水平、优化观众体验、改善服务能力等需求出发,为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博物馆的外部联系由观众服务延展到社会服务,做到对中小学生、社会团体、周边社区、企业厂矿、部队、媒体及一般大众的全覆盖。

在博物馆智慧管理方面,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应该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卢浮宫是全球参观人数最多的艺术类博物馆,在超过6.06万平方米的展厅中,陈列着近3.5万件套的艺术品,时间跨度从史前直至21世纪。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是展品还是展厅本身都会慢慢老化,做到很好地保存馆内大量的设施以及这些世界知名的艺术品,卢浮宫需要全天候地保持馆藏环境安全稳定。

卢浮宫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确保大部分展馆每天都能正常开放。为实现这个目标,同时要完成每年高达6.5万余次的养护与维修工作,卢浮宫采用计算机化的维护管理工具,让其预防性的维护工作更加简单、高效。2012年3月,卢浮宫宣布与IBM合作,借助于后者的软件,实现了对整个基础设施的多维可视化。例如,集成数据库能够对卢浮宫各个工作流程进行可视化的操作,包括各种设施系统和展室的最初规划、维护清洁和废弃处理的流程等。卢浮宫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里面又有很多小的系统,只有这些系统需要互相交流,才能变得更加智慧。卢浮宫收藏着数以万计的历史与艺术珍品,需要妥善保管,同时每年还要接待数以百万计的游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卢浮宫所使用的智能管理系统可以整合分析博物馆内各系统的数据,在集合的数据库中监控所有设施设备的资产状况,从而能够让博物馆更好地掌握其资产,包括拥有的资产量、所载位置和历史维护记录等等,并能够随时跟踪、调度和记录维护活动,向馆内外工作人员提供每项资产的统一且实时的信息汇总。

猜你喜欢

智慧管理
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智慧教育环境构建研究
智慧管理策略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思考
浅谈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智慧农业的内涵与发展路径
幼儿为本理念下幼儿园智慧管理探索
高职院校的智慧管理及其实现路径
智慧图书馆发展之思考
智慧管理对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教育管理信息化新发展:走向智慧管理
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智慧管理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