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兴趣、质疑、求异中构建高效灵动的数学课堂

2016-08-06吴佩军

新课程·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尖头圆面积扇形

吴佩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如何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关键在教师。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唤起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的意义深远的课题。如何在构建高效灵动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呢?

一、兴趣是构建高效灵动课堂教学的前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与构建高效灵动课堂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学生的发展为主线,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构建高效灵动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我教圆面积公式S=πr2的推导,要求学生课前准备:一个将圆平分16份的纸板教具。事先按课本上的要求,指导学生把圆拼成个近似的长方形,启发学生观察讨论、思考、推导得出公式后,教师适当小结,然后启发学生:既然近似长方形能推出圆面积,那么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能否根据这些图形面积求圆面积公式呢?学生在灵动活跃的气氛中展开热烈的讨论。

1.用三角形公式去推导圆面积公式

学生将每一个16等份的扇形看作一个近似的小三角形,则三角形的底为2πr× = πr,高则为r,S小三角形= × πr×r= πr2,16个三角形面积正好是圆面积,所以圆面积S=πr2。

2.用梯形面积公式去推导圆面积公式

有的同学将教具拼成梯形,将3个小扇形尖头向下作为梯形的上底,4个小扇形尖头向上与上面3个交叉插进,同样再用4个小扇形尖头向下与5个小扇形尖头向上交叉插进,就拼成一个近似梯形的图形。S圆=S梯=(上底+下底)×高/2=( ×2πr+ ×2πr)×2r=πr2

3.用平行四边形公式去推导圆面积公式

有的同学将教具拼成平行四边形,将4个小扇形尖头向下与4个小扇形尖头向上交叉插进拼好,用同样的方法再将余下的8个小扇形拼成这样的图,将这两个图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S圆=S平行四边形=(底×高)=2πr×4/16×2r= πr×2r=πr2,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的思维熠熠闪光,也使课堂在学生的互讨探究中显得灵动而有活力。

二、质疑是构建高效灵动课堂教学的关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1.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学生在质疑中才能碰撞智慧的火花,点燃创新的激情,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灵气。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数”39.78÷30.6时,可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2.教师给予学生提问的“自由”

不仅在授课前让学生问,在课后练习前让学生问,还可以在小组间交流或教师精讲时发问,甚至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都可以问,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让学生在质疑中丰富语言,在质疑中获取真知,从而使数学课堂高效、灵动且更加精彩。

三、求异是构建高效灵动课堂教学的核心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创新又往往在求异中体现出来。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心理和求异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打破常规,剖析数量关系,寻找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工厂生产一批玩具,计划每天生产60件,7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6天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多少件玩具?A学生按照常规解法,先求出总任务是多少件?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然后求出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多少件?列式计算:60×7÷6-60=10(件)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只需60÷6就行了。他的理由是:7天任务6天完成,时间提前了1天,自然这一天的任务(60件)也必须分配在6天内完成,所以,同样得60÷6=10(件),就是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的件数了。毫无疑问,这种独创性解题应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从求异向创新推进。只有这样的求异思维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灵动与创新。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发展,促使我们对传统的课堂教学重新审视,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特征,我们试图在构建一种充满灵动的课堂教学。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更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灵动的,是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体验思维、体验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构建高效、灵动的课堂教学永恒不变的主题。

参考文献:

王光芝.构建精彩与灵动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华少年,2015(22).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尖头圆面积扇形
各种各样的扇形
探源拓思融会贯通
———《扇形的认识》教学廖
复扇形指标集上的分布混沌
3Dmine 在雅满苏井下矿扇形中深孔爆破炮孔设计中的应用
黄山九龙峰保护区尖头鱥的年龄、生长和繁殖
圆环面积门诊室
用物理方法推导圆面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