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年农机跨区作业将呈现四个发展趋势 新型农机战“三夏”

2016-08-05

现代农业装备 2016年3期
关键词:三夏跨区机收

卷首语

今年农机跨区作业将呈现四个发展趋势新型农机战“三夏”

据农业部调度,今年全国夏收小麦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预计全国投入小麦收获的联合收割机总量将达到60万台,其中跨区作业的稳定在29万台左右。预计全国冬小麦机收水平超过92%,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机收水平稳定在96%以上,夏玉米机播水平达到80%。

为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好今年“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大会战,农业部统一印制了36万张《2016年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并免费发放,持证的联合收割机将免交车辆通行费。组织各地充分利用好“农机直通车·全国农机化生产信息服务平台”和手机APP,促进小麦机收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据初步统计,今年各小麦主产区设立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3 500多个,将有1万多个跨区作业队奋战在夏收一线。各地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优势,大力推广订单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等服务方式,努力提高小麦跨区机收的组织化程度。

在河南省唐河县桐寨铺镇高标准粮田示范方麦收现场,农业部、河南省农机局、南阳市政府、中联重科集团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四方共建仪式启动,现场进行了新型农机具作业展示:小麦收割机还田、打捆复式一体化作业,植保无人机喷洒秸秆腐熟剂,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灭茬、开沟、施肥、播种等多道工序。

“提高粮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离不开高效农机的使用,这种演示是我们了解新型农机的好渠道。”该县祥宏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焦强在现场观看时告诉记者。

据了解,这是唐河县今年组织的第8场高标准新农机、新技术推广演示会。不断的推广演示让农民使用新型农机蔚然成风。该县大型小麦收割机本地保有量已经超过70%、新型免耕播种使用面积达到60%。

“新型农机的大面积应用也推动了我县农机制造业的发展,由农机消费大县迈向农机制造大县。”该县副县长马俊宏说,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的农机产业园吸纳了11个农机制造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

专家分析,今年“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将呈现出以下四个发展趋势:一是原有“三夏”作业以抢收为主,现在机械化全程作业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各地主推机收机播一体作业和“一条龙”作业模式,促使“三夏”变“两夏”。各地聚焦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全程机械化作业,特别是加快发展机械化秸秆还田和烘干,确保小麦收得下、储得住、环境好。二是随着全国各地机具保有量的增加和机具结构的优化升级,联合收割机作业能力、作业效率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跨区作业队呈现出短途、中小规模为主的趋势。三是互联网技术在“三夏”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发展互联网+机收、互联网+维修的模式,更好地为跨区作业机手提供信息化服务,使农机手真正实现“一(手)机在手、走遍全国”。四是农机部门越来越注重加强组织调度,从粗略引导逐步到精准指挥调度。全国推广安徽省的“五图作战法”,每天根据天气、小麦成熟状况、农机分布情况,制作小麦抢收进度图、小麦收割机动态分布图等,科学指挥小麦应急作业调度。

(来源:新华社、农民日报和凤凰网)

猜你喜欢

三夏跨区机收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组织水稻跨区作业,提高水稻机收水平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跨区取件的困扰
跨区基地化演习中医疗保障组的任务探讨
关于鄄城县“三夏”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调研分析
加大信贷投放全力支持“三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