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校内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开展

2016-08-04陆象

中学化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喷泉溶液化学

陆象

一、开展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重要性

从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看,化学实验不仅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功能,而且具有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景、转变学习方式、体验活动过程等多方面的教学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并不是教师的实验演示所能解决的,它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关键是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的魅力,使实验成为培养和保持学生对化学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生长点,成为学生自主实验活动的一个支点。

中学课本和资料中涉及很多实验,对于课本的实验,大多数学校普遍采取的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的教学模式,学生实验操作机会少,动手能力差,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而对于资料练习中的实验,如课本实验的改进、综合实验设计,教师一般采取理论讲解的模式,学生很难想象实验现象,理解不透实验原理,答题效果差,以致讨厌写化学练习。换一个角度,如果将这类实验设计成为一个竞技类的比赛,给学生一个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平台,效果会不一样。

二、开展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原则

1.可行性

实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成就,但由于学生实验技能水平有限,过难的实验容易导致现象不明显或者失败,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如氨气的催化氧化实验,该实验需要高温高压,操作困难,另外该实验的转化率比较低,不容易成功,应该避免这样的实验。

2.安全性

考虑到实验过程中有难以意料的意外,学生实验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对实验意外的处理,不能做到冷静从容应对。在选择实验时,教师应该选择风险小、易操作、可操作的实验,应该避免爆炸性实验和涉及危险药品的实验。教师在学生实验之前,应该对学生设计的实验内容很熟悉,对学生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事先有准备或应对方案。

3.趣味性

化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化学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力求认识化学事物、获得有关化学知识,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若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化学的感受就会既敏锐又牢固。而中学化学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能预见实验结果,实验缺乏趣味,对这样的实验学生没有兴趣,缺乏主动性。对于少数的探究性实验,由于教师限定实验方案,学生思维受到限制,从而不愿意主动探究。所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应该选择实验现象明显、刺激、震撼的实验,而且让学生自由设计、自由探究、自由验证。

比如设计喷泉实验。

图1图1是资料书中最常见的一种喷泉实验装置。我们常常理所当然认为引发喷泉实验的方法就是打开止水夹,利用热毛巾捂住烧瓶,放开后,形成喷泉。但当学生用滚烫的毛巾捂住烧瓶时,发现烧杯内久久才冒几个泡,放开手后,根本没有形成喷泉。这个实验让学生产生深深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感受到要挑战“权威”带来的喜悦。在这种成就感和好奇心、探索欲望的驱使下,学生对图1进行改进:将烧杯改成矿泉水瓶,采用直接挤压矿泉水瓶,将矿泉水瓶内的水压到烧瓶从而使烧瓶内压强减少,引发喷泉,最终看见喷泉。

图2同样在图2中,当打开止水夹a、c让两种气体混合反应后,打开止水夹b的那一刻,红色喷泉、蓝色喷泉同时喷射而出,颜色鲜艳,对比明显,场面相当壮观。

4.创新性

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已由知识型、智能型向创新型方向转变,教育也由传统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向转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中学化学实验竞赛进行创新已成为必然。化学实验创新应具备以下特点:新颖性、启发性、探究性、绿色性、趣味性。通过实验创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励,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会主动吸取和获得知识。

比如设计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氢氧化亚铁的易氧化性是一个重难点,如何防止氢氧化亚铁氧化也是学生习题中的一个常见考点,对于此类实验题,学生的答题情况很槽糕。

图3是对课本实验的改进,学生用新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和经煮沸处理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制得的氢氧化铁不够白。学生实验后推测,煮沸后的氢氧化钠在停止加热后又迅速溶解少量的氧,于是将煮沸的氢氧化钠溶液改成氢氧化钠固体;另外,用硫酸亚铁固体溶于蒸馏水配制出来的溶液也含有氧,于是改用过量的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溶液。经过改进,终于得到了洁白的沉淀并能长时间保留。这种通过实验检验,分析总结得出真理再成功运用于实践的经历让学生充满成就感,对学习化学充满信心。

图35.基础性

化学实验竞赛应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强化化学实验中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如设计用3 mol/L的硫酸配制0.1 mol/L的稀硫酸溶液。

一定量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个实验,课本实验是用氢氧化钠固体来配制一定量浓度的稀溶液,而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对课本实验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考察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容易犯的几个错误有:遇到硫酸产生害怕心理造成取用硫酸时手抖;读数时视线不正确;定容时多加水或者少加水;胶头滴管的使用不规范、移液时玻璃棒的使用不规范。

三、开展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形式和流程

1.开展形式

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更适用于实验技能比赛。考虑到实验本身的局限性,合作小组人数以三到四人为宜。一个完美的实验演示要求组内成员分工明确,而且组员各有所长,包括实验设计能力、口才、领导能力、心理素质、实验操作能力等;成员的选拔可以在班级内以不同形式竞选出。为更好调动小组成员积极性及团结协作精神,每一个小组有一个响亮的组名,并选好组长,且有详细的分工计划。

2.具体流程

(1)自我介绍

(2)实验介绍,包括实验的原理、设计意图、设计亮点、实验步骤

(3)具体实验演示

(4)回答教师提问

(5)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

四、评价

评价是通过计算、观察和咨询等方法对某个对象进行一系列的复合分析研究和评估,从而确定对象的意义、价值或者状态,是一个运用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公正的、客观的。在进行实验评价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小组分工是否明确,成员间是否协调、团结

2.是否达到预期实验效果

3.操作是否规范

4.设计是否有亮点

5.回答问题情况

6.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五、奖励

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样重要。物质上的奖励小到一支笔、一本笔记本,都能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成就感和光荣感。而精神上的奖励除奖状外,对他们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宣传,编辑成校本教材加以保存和推广,更是对他们成绩的认可,同时也丰富校本教材,为下一届的实验技能比赛提供资料,使这项活动成为一个校园项目并不断发扬光大。

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进行这类比赛,在学生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参加校级实验比赛,有机会在教师面前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探究未知世界,有利于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多动手,体会化学的魅力,让实验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渠道,发挥实验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6-04-10)

猜你喜欢

喷泉溶液化学
为什么鲸的背上有“喷泉”
音乐喷泉
喷泉冲凉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会移动的喷泉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强碱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
溶液知识 巧学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