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留学生双宾句偏误分析

2016-08-04李佳栩

山西青年 2016年14期
关键词:偏误教学

李佳栩

烟台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0



基于语料库的留学生双宾句偏误分析

李佳栩*

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双宾语句是外国留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动态语料库“HSK作文语料库ver1.1版”中出现的双宾语句为例,具体分析留学生双宾语偏误的类型以及的原因,并对双宾语句的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双宾句;偏误;教学

双宾语句是现代汉语中存在最普遍的句式之一,是留学生学习汉语必然会接触到语法问题。《现代汉语》(兰宾汉、邢向东版)对双宾句的定义为“如果句子的谓语动词同时涉及两个充当宾语的句法成分,这样的句子就是双宾句”。我们把其中先出现的宾语叫与事宾语,后出现的宾语叫受事宾语。

能够带双宾语的动词大都表示授予、交接、奖惩、责备、告诉、询问等意义的动词。与事宾语一般由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充当,受事宾语一般由表示物的名词性词语充当。例如“送你一个保温杯”、“他拿了我不少值钱的东西”等;

有些带双宾语的动词是表示言语活动的动词。这时,与事宾语一般也由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充当,但受事宾语往往由表示言谈内容的谓词性词语充当,也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例如“我告你也闯民宅”、“队长告诉小林一个好消息”等。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简单总结出双宾句所具有的特点:第一,动词要有“给出”、“取进”、“询问”、“称说”等意义;第二,与事宾语一般指人,回答“V谁”的问题,靠近动词,前面无语音间歇,常由代词、名词充当;受事宾语一般指事物,也可指人,回答“V什么”的问题,远离动词,前面可以有语音间歇或逗号,一般比较复杂,可以由词、短语、复句形式充当。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留学生在习得双宾语句时,常会出现一些偏误情况。文本所采用的语料为北京语言大学动态语料库“HSK作文语料库ver1.1版”中出现的双宾语句,通过偏误统计,进行分析整理,对留学生在习得双宾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分类,以便有利于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

一、留学生双宾句偏误类型

本文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动态语料库“HSK作文语料库ver1.1版”的搜索,分析和整理,共得到留学生双宾句偏误66例。根据偏误表现形式,共存在成分残缺、错序、误加、搭配不当、误用以及其他偏误等六种类型,其数量分布具体如下表所示:

序号偏误类型数量(条)所占百分比1成分残缺2334.85%2错序1421.21%3误加1015.15%4搭配不当1015.15%5误用46.06%6其他偏误57.58%合计66100%

从图中可以看出,留学生偏误类型最多的是成分残缺,共有23例,占所有偏误类型百分比的34.85%;其次是错序偏误,占21.21%;还有就是误加和搭配不当偏误,都占15.15%;偏误数量最少的是误用偏误,只有4例,占百分比的6.06%。下面具体分析前五种类型的偏误情况:

(一)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是指留学生在使用双宾句时,缺少了某些成分,主要是缺少与事宾语和受事宾语。成分残缺是双宾句中出现偏误最多的类型,高达30%以上,以下是具体偏误例句。括号内表示缺少的内容。

1.与事宾语的缺失

(1)人生的路,要走的及已走的阶段都会给予(我们)不同的经验。

(2)请告诉(我)你们最近的生活情况吧。

(3)我下次再告诉(你)旅游故事。

(4)我打算明年开始工作以后每周陪你们去好玩的地方,有时候还可以给(你们)零用钱。

双宾句中距离动词进、先出现的宾语是与事宾语,一般指人。例句中的偏误都是遗漏了双宾句中的与事宾语,应该在动词“告诉”、“给予”、“给”的后面加上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如例(1)应在动词“给予”的后面加上表示给予的对象“我们”;例(2)和(3)动词“告诉”后也要加上告诉的对象;例(4)也要在动词“给”的后面加上表示人的对象。

2.受事宾语的缺失

(5)有东西的人捐给受灾者(一些衣物)。

(6)父母在身边建议他们(好好学习)。

双宾句中距离动词远、后出现的宾语是受事宾语,一般指物,回答“V什么”的问题。例(5)中,“捐给受害者”的后面遗漏了受事宾语,“捐给受害者”只有与事宾语,回答了“给谁”的问题,并没有回答“给什么”的问题。所以需要加上“捐”的东西,即“捐给受害者一些衣物”;例(6)中“建议他们”后缺少建议他们做什么的宾语,可以加上“好好学习”、“努力工作”等受事宾语。

(二)错序

错序主要是留学生在使用双宾句时,与事宾语和受事宾语前后位置出现错误。错序部分用下划线标出。

(7)*在韩国俗语里有“年轻时困难还可以卖”,这种困难和挫折我们给很多好处。

(8)*我已经寄给一点中药您,妈妈一定要吃啊。

(9)*政府禁止学生吸烟,加强不许卖给烟青少年这一政策的实施,家里人都要好好照顾青少年。

例(7)中,正确的顺序应该是“给我们”,即“这种困难和挫折给我们很多好处”。例(8)中,学生对与事宾语和受事宾语的前后位置颠倒,因此出现了错序。与事宾语是紧挨着动词的宾语,即近宾语,一般是人;而受事宾语距离动词较与事宾语远,是远宾语,一般是物。所以,在句中应该先有人再有物,可改为“寄给您一点中药”;例(9)的划线部分应改为“卖给青少年烟”。

(三)误加

误加主要是指在双宾句中出现了多余的成分,在句子成分中误加了动词、介词等。误加部分用括号表示。

(10)*原来,一个人去山下抬水很辛苦,所以想到另一个人(来)帮助去山下抬水。

(11)*妈妈,我知道你每天操心(着)我。

(12)*这篇文章(给)我们提醒了很多事情。

(13)*现在我们应该(给)你们好好照顾。

(14)*我爸爸妈妈(对)我教了很多事情,可能他们还教不完很多事情。

例(10)中的“来”是多余成分,应该去掉“来”,改为“帮助去山下抬水”;例(11)中的“着”也应该去掉;例(12)正确的句子应该是“这篇文章提醒了我们很多事情”,由于误加了“给”使得学生产生了偏误。从偏误数据上看,留学生介词误加比较多,其中以“给”、“对”字为多。例(13)误加了“给”,例(14)误加了“对”。正确的改法是去掉介词,将介词引出的对象放在动词之后,即“现在我们应该好好照顾你们”“爸爸妈妈教了我很多事情”。

(四)搭配不当

(15)*这件事对以前的我来说不可想象,因为你们允许这么宝贵的机会,所以我既懂汉语又了解现在中国的事情。

(16)*一定要让孩子考虑的时间。

(17)*这应该对孩子给很深的印象。

搭配不当主要指成分间搭配的不合适,有的是动词的搭配不当,如例(15)中的“机会”是给的,不能说”允许机会“,因此要改为“给了这么宝贵的机会”;例(16)中“让孩子考虑的时间”语义不通,可以将“让”换成“给”,即“给孩子考虑的时间”;例(17)中,和“很深的印象”直接搭配,只能用“有很深的印象”,如果用“给”,则需要在动词后加上与事宾语,调整顺序改为“这应该给孩子很深的印象”。

(五)误用

误用主要是指在不该用双宾句用双宾句时用了双宾句,该用时而又未用的情况。

(18)*到现在我给您们对不起

(19)*现在我给她很对不起。

(20)*由于如此,我变得非常自大骄傲,总是添别人麻烦。

例(18)和(19)都是不该有而用了双宾句的格式,造成偏误。例(16)划线部分应直接改为“我对不起您们”例(17)的划线部分应改为“我很对不起她”,不需要用双宾语来表达。例(20)中,不能说“添别人麻烦”,一般说“给……添麻烦”,即“给别人添麻烦”,不需要用双宾句。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动词的误用,例如:

(21)*当时,她负责教导我们华文科、数学、科学。

(22)*那时候,我心里想,我的父母每次都命名我。

这一部分是动词使用的偏误,例(21)中的“教导”不能带双宾语,只能接人,“教导我们”等。所以,这个句子是动词使用不当,应将“教导”改为“教”,即“她负责教我们……”;例(22)中的“命名”使用有误,应该是“我的父母每次都叫我……”,这里还可以加上受事宾语。

二、偏误的原因

(一)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到母语的影响。汉语是主谓宾的句法结构,双宾句则是在谓语候带了两个宾语,这两个宾语都可以与谓语动词构成述宾关系。例如日韩的留学生,受母语“主宾谓”句法结构的影响,在学习时就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容易将与事宾语和受事宾语的前后位置顺序颠倒,给双宾句的学习带来困难。

(二)教材内容不全

学生接触一门外语时,一般先找好的教材,教材的编排、重难点一方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教师的备课,影响到教学,所以教材内容的不完整或是不完善都会使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产生困难。例如,在《初级汉语课本》(旧版本北京、新版本鲁健骥)和《速成汉语初级教程综合课本》(北京)①都只是简单提了一下宾语没有详细介绍,更没有介绍双宾语。对双宾句的重视程度不够,忽略或者是没有细致的内容,就会使留学生在学习时产生偏误。

(三)目的语过度泛化

目的语过度泛化是指:“学生由于掌握目的语知识不足,把他所学的不充分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套用在新的语言现象上没结果产生偏误。这种偏误在心里学上叫做‘过度泛化’。”留学生在接触和学习了双宾句后,往往会用所学的双宾句的规则来进行推论,例如在不该用双宾句的时候使用双宾句。

(四)教学中缺乏语体教学

教材、教师以及教学中都只是为结构形式而教,即使将结构形式与意义相结合,学生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该用双宾句,什么地方不该用双宾句。这样往往造成所谓的泛化或者是回避,实质是学生无意识的行为。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不会给学生指出双宾句使用典型环境,所以,在考察学生双宾句的时候没有问题,一旦在交际中就出现偏误情况。

(五)学习策略及交际策略问题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所采取的的手段和方法,而交际策略是学习者由于自身的语言能力欠佳、无法顺利完成一定交际任务时所采取的策略形式。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比较复杂的语言项目,为了减少可能产生的错误,习得者会采用泛化、回避或替代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在双宾句的学习中,留学生的学习策略以及交际策略也会导致偏误的产生。

三、结语

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动态语料库“HSK作文语料库ver1.1版”中出现的双宾语句为例,分析并整理出留学生双宾语偏误的五种主要类型,分别是成分残缺、错序、误加、搭配不当以及双宾句的误用;从母语负迁移、教材内容不全、目的语过度泛化和学习策略及交际策略问题四个方面分析了留学生双宾句偏误的原因。希望可以为对外汉语双宾句的教学提供帮助。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首先不能忽视对双宾句的教学。双宾句是汉语句式中的一类,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繁,是留学生生活交际需要掌握的语法知识。所以在双宾句的教学中要适当增添整合教材内容,根据留学生的偏误情况来重点讲解,避免双宾句使用错误。

[注释]

①王静.留学生汉语双宾语偏误分析[J].海外华文教育,2013(4).

[参考文献]

[1]王静.留学生汉语双宾语偏误分析[J].海外华文教育,2013(4).

[2]王红厂,郑修娟.中级阶段留学生双宾语句式的学习难度顺序与偏误分析[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4).

*作者简介:李佳栩(1991-),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烟台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4-0079-02

猜你喜欢

偏误教学
基于语料库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书面表达中动词不定式的偏误分析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初级对外汉语读写教学过程中偏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偏误分析的文献综述
偏误分析内涵探究及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