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应用叶酸联合主动免疫治疗效果研究

2016-08-03郭义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8期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叶酸

郭义红

【摘要】 目的 探析叶酸联合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且检查封闭抗体为阴性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运用叶酸联合主动免疫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红细胞和血清叶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的红细胞叶酸水平明显上升,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血清叶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运用叶酸联合主动免疫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治疗, 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清叶酸水平, 减少胎儿畸形的发生率, 还能提高妊娠成功率, 改善母婴结局。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叶酸;主动免疫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133

复发性流产是妇产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所谓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主要指的是复发性流产者经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检查、内分泌指标、血栓前状态指标、感染、自身免疫性因素以及生殖器官解剖学等筛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者[1], 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因此, 本文对叶酸联合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8例。对照组年龄23~41岁, 平均年龄(32.2±6.7)岁, 平均流产孕周(9.5±2.2)周;观察组年龄24~43岁, 平均年龄(32.4±6.8)岁, 平均流产孕周(9.6±2.1)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内分泌检查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及促卵泡成熟激素(FSH)等均正常;②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均正常;③血清中抗精子抗体、抗心磷脂抗体以及抗子宫内膜抗体均正常;④经妇科和B超检查及宫腔镜检查, 子宫附件均正常。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疾病及内分泌疾病史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者遗传病史者;③合并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衣原体、支原体感染者。

1. 3 方法 观察组运用叶酸联合主动免疫治疗, 口服叶酸, 5 mg/次, 1次/d, 连续治疗3个月。第2个月联合免疫治疗, 具体操作:按照常规方法, 抽取患者丈夫30 ml静脉血, 运用2%肝素进行抗凝处理, 以250 g/min的速度进行25 min离心, 取淋巴细胞层, 运用磷酸盐缓冲液进行2次洗涤, 制作成淋巴细胞悬液备用, 对浓度进行调整, 一般为2~4×106/ml, 选择患者双侧前壁4~6点作为注射点, 运用0.5~0.8 ml悬液对患者进行皮内注射。通常情况下, 孕前接受2次免疫治疗, 3周进行1次。第3个月指导患者尽早妊娠, 确定妊娠后, 改为口服叶酸, 0.4 mg/次, 1次/d, 直到孕周12周, 然后免疫治疗2次, 同时予以黄体支持及相应的生活行为指导及心理疏导, 如果连续治疗3个月后依然没有妊娠, 则需要给予患者输卵管美蓝通液, 并且在排除不孕症的前提下, 运用5 mg叶酸联合主动免疫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 将5 mg叶酸减少为0.4 mg, 其余治疗方法与观察组基本一致。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液, 对红细胞叶酸水平和血清叶酸水平进行检测, 其中581~1813 nmol/L为红细胞叶酸的正常水平;>7 nmol/L则为血清叶酸的正常水平。同时, 治疗后患者妊娠≥20周且胎儿无任何畸形则判定为妊娠成功。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妊娠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48例患者全部妊娠, 其中16例足月分娩, 占33.33%;30例尚在妊娠, 其中28例妊娠≥20周, 占58.33%, 2例妊娠<20周, 占4.17%;2例再次流产, 占4.17%, 妊娠成功率为91.65%;对照组47例患者妊娠, 其中11例足月分娩, 占23.4%;30例尚在妊娠, 其中22例妊娠≥20周, 占46.81%;8例妊娠<20周, 占17.02%;6例再次流产, 占12.77%, 妊娠成功率为70.21%,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及血清叶酸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红细胞和血清叶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的红细胞叶酸水平明显上升,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血清叶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 有研究发现, 大部分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发病与免疫因素有关, 为40%~60%, 并且缺乏叶酸也是诱发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2]。叶酸作为一种B族维生素, 在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向四氢叶酸转变, 作为体内一碳单位的一个供体, 参与磷脂、蛋白质以及核酸等多种物质代谢。临床研究资料表明, 机体代谢障碍或者缺乏叶酸会阻碍一碳单位的传递, 对氨基酸代谢和核酸合成造成严重影响, 从而导致机体发育、组织生长以及细胞增殖等出现异常[3]。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红细胞和血清叶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的红细胞叶酸水平明显上升,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血清叶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晓莹等[4]在研究中发现, 给予围受孕期妇女叶酸补充, 能够使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如胚胎停育、自然流产以及先天性畸形的几率降低, 在本次研究中,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 观察组的妊娠成功率为91.6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1%, 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同时, 所谓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主要指的是给受孕妇女注射健康第三人或者丈夫的淋巴细胞后, 对受孕妇女的免疫系统进行刺激, 促进封闭抗体的产生, 当受孕妇女再次妊娠时, 胚胎上丈夫的抗原能够被封闭抗体所识别, 并结合封闭抗体, 发挥封闭作用, 保护胚胎并促进其生长发育[5-8]。

综上所述, 临床上运用叶酸联合主动免疫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治疗, 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清叶酸水平, 减少胎儿畸形率, 还能提高妊娠成功率, 改善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 张翠媛, 方玲, 郑玲芳. 主动免疫联合黄体酮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50例. 中国药业, 2012, 23(9):38.

[2] 刘海彬, 赵向红, 康秀花. 叶酸联合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95例.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 19(4):1-2+14.

[3] 钟绍涛, 赵翠柳, 邓敏端. 主动免疫联合HCG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22(5):1858-1860.

[4] 周晓莹, 赖有行, 刘紫菱.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主动免疫联合中药治疗前后封闭抗体的变化及临床观察.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8):118-120.

[5] 叶恒君, 张淑贞, 钟春华, 等. 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疗效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 2010, 36(3):5420-5422.

[6] 刘昌学. 叶酸联合主动免疫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观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20):3025-3027.

[7] 王慧芳, 吕玉珍, 许峰, 等. 主动免疫联合中西药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49例. 中医研究, 2012, 25(7):36-38.

[8] 万莉, 芦艳丽, 谢群, 等.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药治疗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封闭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32):45.

[收稿日期:2016-04-13]

猜你喜欢

复发性流产叶酸
常喝酒的人 要补叶酸
关于叶酸的一些疑惑
中老年人补叶酸可防卒中
补叶酸,谨防“过犹不及”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在D—二聚体异常升高的复发性流产孕妇治疗中的应用
关于叶酸过量这件事儿……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复发性流产患者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妇科再造胶囊治疗复发性流产40例疗效观察
备孕吃叶酸,老公也有份儿
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与复发性流产患者早期妊娠流产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