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梁生宝形象塑造

2016-08-01廖梦云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梁生宝创业史形象塑造

廖梦云

摘 要:梁生宝是柳青在《创业史》中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有着他的形象魅力。但笔者认为,该人物形象的塑造存在着不足,是令人失望的。主要体现在人物塑造中,作者只关注了行为的真实性,二没有很好把握任务的内心变化。人物形象单薄、苍白,是模式化的人物。

关键词:梁生宝;创业史;形象塑造

《创业史》的确像一部史书,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五十年代我国走合作化道路过程中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间的斗争。主人公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梁生宝,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他小时讨过饭,长大熬过长工,解放前在荒山野岭当过“地下农民”,跟继父一道饱尝了创家立业的辛酸,并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勤劳、朴实、坚忍不拔的劳动者的优秀品质。但作为作者着力刻画的主人公形象却是令人失望的,是作者的一个败笔。

对于梁生宝这一形象,我的主要观点是承认他的行为的真实性,却不承认他的思想内涵的真实性。梁生宝是走合作化道路的带头人的形象,他一心扑在社会主义事业上,辛辛苦苦建立互助组,为是全村人走上富裕道路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在这里我不否认梁生宝所做的一切的真实性,特定的时代造就特定的人物,在那个时代中刚刚翻身的农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出现了许许多多像梁生宝这样的实干家。而且作者在创作梁生宝这一形象时是以陕西的一位农民为蓝本的,有着客观依据。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梁生宝就是一个真实、典型的艺术形象。这看起来似乎很矛盾,但仔细一想这并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这是因为作者思想受时代的局限,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为了一定的功利目的,正因为如此我感觉作者柳青在创作梁生宝这一形象时忽视了人物思想的真实性。作者为了体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学理想,有意对人物作了净化的处理,略去了这个年轻农民身上不可避免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从而影响了形象的可信性。作者抽取了作为一个人的个性的东西,而仅仅赋予他属于政治上的思想,一味地抬高和美化他,把他的思想升华到了一个平常人难以达到的高度,从而使梁生宝的形象不像一个人物形象,而更像一个政治形象,丧失了其真实性。

首先,从全书的整体来看,梁生宝这一形象其性格前前后后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他的领导才能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可以对付各种妖怪一样,梁生宝面对各种困难都能游刃有余。这似乎太超出一个没有读过书的青年农民的水平了,让人觉得有悖常理,不可信。虽然作者也描写了一些梁生宝的成长历程,但那只是从家庭出身方面来写,跟他以后成长成合作化的带头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一个人生在社会中总要有矛盾,这就决定着人必须不断地发展变化,不断地更新自我才能去适应社会。而梁生宝却不是如此,他一出现形象就那么高大,而且与社会达到了完全的统一,永远是一副“梁伟人”的形象。放佛一个人超脱于社会之外,操纵者社会的进程一样。

其次,梁生宝似乎是只活在政治中的,这点从他对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上可以看出。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凡的事,他都要从中总结出一定的政治“教育意义”来。当他看到生茂和铁锁为了继承遗产而吵架时,便从中总结出“私有财产是一切罪恶之源”的理论,“庄稼人不管啥毛病,劝吃亏在一个‘私字上”!当他看到两个人在集体劳动中又和好时,觉得这其中有“教育意义”,从中总结出一定要依靠贫雇农的结论。这样的例子不需要多举,从这两个简单的事例中,我们会发现梁生宝对政治的敏感程度达到了“超人”的地步了,政治的油彩演示了他的面目。无疑作者是在美化梁生宝,但过分的粉饰却适得其反,使人物丧失了真实性。

不仅如此,梁生宝对自己的行为也是每每上升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服务的高度。他觉得“照党的指示办事,受苦也是享乐”。当栓栓进山割扫帚受伤后,他背着栓栓走,他感觉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背着栓栓走,心里痛快!看到这儿我觉得有些好笑,背栓栓本来是极为平凡的一件事,而梁生宝却联想到为社会主义事业背,真有些难为他了。在这里,作者很显然是加进了自己的主观思想,为了把梁生宝塑造得更“伟大”而硬塞给梁生宝的思想,而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真实地反映梁生宝的内心世界,显得非常生硬、牵强。这些故意的拔高,使得梁生宝不像一个从生活中走出来的人。而只像一个穿着漂亮外衣的模特儿,显得平板,单调而苍白无力。他的政治色彩太浓了,没有一点生活气息。

再者,作为梁生宝解决困难的强大后盾总是领导的谆谆教导和新来的目光,又是梁生宝这一形象的不可信之处。当他对政策不太理解时,通过杨书记和王书记的一段对话,通过杨书记念一段“毛选”,“没有阅读能力,但因经常学习和参加会议,听讲力很强的生宝便领会了。”当他进山后,面对眼前的困难想到的是区委书记的严肃脸盘和亲切的声音;“每逢个人的情绪和共产党员的理智在他精神上冲突起来时,王书记熟悉的声音就回到他的耳边了”。无可否认,这种教导是对一个人有影响的,然而把它作为一种万能钥匙去开任何锁就不太现实了,无法令人信服。在这里柳青没有把握好梁生宝解决困难的原动力,使得人物成了模式化的人物。

从以上分析,我认为梁生宝的形象是一个不真实的、失败的艺术形象。因为塑造一个人物时,最重要的是要握住他的思想内涵,忽视了这一点,即使再有事实的真实性,那人物也不是真是的。每个人做一件事时,他的心理活动并不一样,只有真正把握这一思想内涵,才能真正把握这个人的实质,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态就写出了不同的人。而不应该为了塑造某一类人物,而仅仅停留在事情的表面,故意拔高或贬低他的思想,形成一种套式,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必定是不成功的。这正是梁生宝这一形象的失败之处。但是,这个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勇于进取、坚忍不拔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严于律己和注重求实的作风,确实曾经有力地吸引了许多读者。尤其是作者对陕西农民所特有的精神气质、行动方式、感情状态以至语言习惯的精细把握,更有助于他使这一形象保持着感人的魅力。

猜你喜欢

梁生宝创业史形象塑造
“无尽”的《创业史》——我的父亲柳青
我们需要带有泥土的生活
青年志 三位青年“创业史”——心思始终“钉”在超越前辈
李书福 自书40年创业史 致敬改革开放
《创业史》中梁生宝的热情与冷静
“梁生宝”话柳青
“梁生宝”话柳青
论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
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