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共青团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关系

2016-08-01孙秀岚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就业创业实践创新

孙秀岚

【摘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需要共青团的支持和鼓励,同时又能个反作用于共青团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当前教育形式下应当认清两者间的关系。本文就其关系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建议。

【关键词】就业创业;高校共青团;实践创新

就业难是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缓解这一社会现象,就业创业教育在各高校和社会中备受重视。我党十八大会议也明确提出支持青年创业的口号,为毕业生探索新的就业方向,以减轻当前就业压力。共青团作为我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在党群关系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密切相关。

一、高校共青团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关系分析

(一)共青团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就业创业

共青团是一个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党组织,在高校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在我党的英明领导下,眼光长远,思想进步,社会责任意识较强,很有担当,是新世纪大学生中的主干。除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共青团还注重干部领导的培养,就当前情况而言,国内高校的共青团规模不断扩大,为学生提供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了很多难题。如今,大学生就业创业成了高校关注的热点,共青团作为我党联系青年学生的纽带,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优势可从下几方面分析:

第一,政治优势。共青团是党的后备军,受党委领导,这一优势是其他行政部门无法比拟的。我党很重视团中优秀青年和优秀干部的培养,明确划分各自职责,做好本分工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将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实际工作中;第二,队伍优势。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都属于共青团,拥有大量的群众基础,在各项工作中都能发挥其队伍优势。而且,共青团还有很多优秀的领导人才,他们责任心强,目标明确,政治素质较高,是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主要力量;第三,组织优势。共青团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学生社团,它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均与我党保持一致,内部结构清晰,覆盖面广,整体性强,拥有较高的组织能力。例如校团委下设院系团委,又设有班级团支部,层次分明,职责明确。一旦上级有命令下达或有活动开展,各级可以马上组织实施;第四,载体优势。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很多大学生都因为缺乏实践锻炼而无法满足用人要求,所以各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实践培训。共青团在此方面同样占有巨大优势,开展的实践活动较多。例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名师名人讲座、大学生职业规划、科技挑战杯等,通过这些活动,参加的大学生能够更加熟悉就业流程和工作环境,同时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也能有所提升。

(二)就业创业可作为评价共青团的标准

共青团和党一样,也要保持先进性,随着社会发展,也要跟进时代,实现创新发展。一方面,共青团应发挥其基本作用,巩固党和青年学生的关系,为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扩大青年学生队伍规模,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共青团也要不断提拔人才,培养能够胜任相应职位的领导干部,强化共青团的组织能力。要想做到这两点,必须从广大青年大学生入手,考虑他们的需求,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而就业创业无疑是当前所有大学生共同面临的难关,所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可以提高共青团在大学生人群中的威信。当然,共青团要实现长久发展,就应及时自我反省和调改善,优化内部结构,调整工作重心。其工作覆盖面较广,青年就业创业只是其中的部分内容,也是衡量共青团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就业创业也可以为共青团的工作提供方向,进而对高校人才培养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反映。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的提升,也能说明共青团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在进步。所以共青团和大学生就业创业之间相互促进,联系紧密。

二、如何发挥共青团的作用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

(一)发挥自身作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科学定位人生发展方向和职业方向,使他们对今后的就业创业早认识、早准备、早规划。让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职业辅导中以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为根本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发展意识,培养其择业能力、适应能力。

(二)丰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我们应当明白,当前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因为缺乏专业知识,更多是因为缺乏基础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共青团应利用自身优势,组织学生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比如成立青年学生创业论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还应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能够吃苦,有责任心,踏实工作;具备足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信息素养,这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还要有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

(三)鼓励扶持创业,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青年学生自主创业既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又能够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所以共青团应当予以高度的鼓励和扶持。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就业创业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强化其创新意识,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人才,可组织他们分析市场需求,试着创业。同时,为学生提供创业所必须的训练平台。比如科技和创新在当前创业中是非常关键的要素,共青团可以此为抓手,举办科技作品比赛、青年新创意活动等,鼓励学生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此外,还应不断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例如对教师进行培训,建设一支经验丰富的高素质现代化教师队伍;采取校企联合的模式,成立创业实训基地。

三、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当前社会的焦点,也是各高校非常重视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还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共青团作为党和青年学生之间的桥梁,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坐好自身工作,努力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服务,从而促进大学生和共青团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华忠.高校共青团在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的策略[J].价值工程,2014,25(30):289-290.

猜你喜欢

高校共青团就业创业实践创新
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影响性因素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企业英才俱乐部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