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一场『人民战争』,请带上手机

2016-08-01郭继卫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人民战争脸谱战争

文/郭继卫



下一场『人民战争』,请带上手机

文/郭继卫

人民战争,这一创造性的战略,无疑是中国军队迄今为止赢得战争的根本法宝之一。

毛泽东说:“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中国的人民战争除正规军担负作战之外,人民群众一是间接支前,二是形成武装并肩参战。

今天,人民战争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增添了全新的内涵——过去的战争:增加我方支持者,减少敌方支持者;而未来的战争中,还要“笼络”第三方,吸引全球支持者。这是从前的战争基本不用考虑的问题。

“释”关成败:给“人民”看的战争

从某种视觉意见上看,战争怎么打服从并服务于怎么表现。

伊拉克战争,美军采用“媒体嵌入式”作战,极大强化了战争影响力并加速了战争进程。到了近年来的几场战争和冲突中,影像传出的数量比战场死亡的人数还要多,士兵们一边打仗,一边要用影像解释他们行为的“意义”。不管这种解释到底是真是假,是“冤”是“诈”。

但是,如果没有这一番解释仗就相当于白打了,甚至没有解释就不会确立战争最后的胜利。

“遮断”打击:让“人民”断的战争

在战法上“遮断”,是指对敌纵深区域进行覆盖与隔离性火力打击,阻断其与外部互动的作战能力。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这句名言,一方面科学揭示了人的本质与一切社会关系之间的必然联系,另一方面也深刻阐述了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

在现代文明构架之下的军事目的,比消灭敌人更厉害:改变、阻断人的社会关系。

过去,军事斗争针对的是一种相对简单的社会关系,即“政权—群体(党派、族群、国民等)”关系,军队在向一个社会体系作战。而现在,军事手段将面对一种全球化关系,即“政权—人群—全体”。

群体对待政权,是有社会责任意识的;而全体对待政权,则显得自由与自我得多。

过去,谁也无法想象一个如“脸谱(Facebook)”这样的网站能够汇聚13.9亿用户(每天固定用户至少8.9亿),如此众多的人就这样被这一网络结构联系在一起。而世界,又是由一个又一个不同的网络集体构成的。他们既不是国家,也不是民族;既不存在利益瓜葛,也无须安排成立大会。

普通百姓掌握着全球传播的手段,这就明显削弱了国家的力量。统筹与武装他们的是资讯引力。

这意味着,未来战争中,我们同时拥有两个要对付的群体——敌国和“资讯世界”。

时代的变化,造就了战果“开发”的可能性。战争必须嵌入新的作用平台,用某种方式渗透到新的“界面(倍增器)”当中去。

占据国际舞台的实力,源自于让民众看到并按某种倾向解读他们意志的能力。信息平台、全球商务往来和媒介播放方式,就是快速传播孕育暴力的、繁殖力极强的母体。

如今,这种作用平台被运用到了军事领域,并在相当大程度上把持着战争力量的强弱对比。

直至此时此刻,“伊斯兰国”在多方打击下已是强弩之末,但是,他们借助网络,在欧洲、亚洲和美洲进行恐怖战争,却大有越打越强之势。

所以,军事上的“遮断”战就是要尽可能切断国际上的关注度,或至少不要为其制造新的关注点;经济是底气的晴雨表,敲打股市、金融、石油,釜底抽薪;政治上的“精确打击”,就应当仔细切割支持派和反对派的分野,减少激惹民族意识的盲目批评。

“手机”政变:拉“人民”干的战争

2013年7月3日,时任埃及总统穆尔西在被剥夺了手机之后,就再也没有发出声音——他被“缴械”了。没了“武器”,他顷刻间变得软弱无助。

这就是新型“政变”的特点——风起于虚拟空间的青萍之末,事成于一方失去了通信工具。

穆尔西原本在手机网络平台上占据着主动,不断在 “脸谱”网站上发出他的强硬声明。而埃及军方以时尚得超乎想象的敏感度开辟了网络“战场”,又是“推文”发公告,又是“脸谱”上开主页。

如果军队攻打并捉获穆尔西,那么他翻盘的几率要大得多。现在,一场军队“政变”被巧妙转化成网上“竞争”。

当时的数据表明,“脸谱”在埃及的使用人数在短短时间内暴增到超过500万,“推特(Twitter)”约200万,“脸谱”和“推特”都是年轻人手机上网时的最爱。与此同时,埃及手机用户达到7477万,而埃及总人口不过8800万。

“手机武器”能够让原本胆小怕事的普通民众参与进来,这部分人的数量往往比激进和大胆的人多得多。他们一旦打破沉默,实力的对比将发生彻底改变——这绝对是飞机大炮阻挡不住的。

网络,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网络,却是万万不能的。子弹可以消灭敌人,橡皮子弹可以驱散反对者,而网站则是开拓了另一维作战空间,在这里枪炮发挥不了直接的作用,这里的子弹叫“点击率”。

那些曾经扣在扳机上的手指,现在熟练地跳跃在键盘或触摸屏上。

实地的战场成为一个取景场,居于其上的是基于全新社交媒体的软战场。过去提着枪去战斗,而现在,别忘了带着镜头和智能手机。那些图像,堵是堵不住的,却可以主动利用。不懂得“释战”就赢不了“战事”,就会在新的对抗方式下落败或出局。

作战不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

全新的“人民战争”时代

第一,这种变化延展了战争的内涵。

说到底,战争是以正义的名义、以利益为目的所进行的武力较量。世界上的所有战争的任何一方,都是尽其所能将正义性附会于自己一边,没谁从一开始就声明自己是非正义的。这正是战争政治属性的基本表现。

在新型社会交往功能之下,这种“正义性”不仅要靠军事实力也就是战斗到最后去微笑着宣示,更要从作战细节开始释证。

正义判断已然从整体渗入到微观,从结局提前到过程了。战争成为一种可回放事件和可审读画面。

第二,这种变化影响到战争行为特征。

显然,战争信息的及时公开传播,标志着一套新的技术体系步入并干预着战争,传统的军事技术受到冲击和挑战。士兵对战斗的认识、作战所赋予军队的权力、暴力性的运用及其后果等战争要素在发生改变。而镜头串联起社会力量,在更改战争中的力量对比,并且对战争主体构成全新约束性。

作战不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必须“展现出”综合性的政治效果。由此得出的启示就是:作战的“表达”能力与效率,理所当然地会成为一支军队战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打了再想到“表达”就太晚了,请先把战争行为拿来说服世界。这无疑是战争文明的现代性特征。能够敏锐把握变化是一支现代化军队的时代进步。

第三,这种变化改变着人类冲突的解决方式。

矛盾发展到武装冲突,势必涉及到多方或多重政治或经济目的。这使得以往相对独立与封闭的战争进程本身变得更为开放和复杂。价值观的斗争、软实力的影响、话语权的技术支持等等,都在对职业军事行动产生监控作用。

两军对垒正变得像舞台上的两方辩论及表演。

作战和释战,推动这一变化的是人类永无止境的求知的欲望。作为新型“战斗力”的一种,利用好这一资源靠的是信息影响力的技术保障,使战争从少部分政客与将军的秘史,变成全球民众都可以即时评判的“断案”。

也就是说,战争惩罚的对象不得不减少,而要去打动的受众,越多越好——这也成为必不可少的军事任务。★

责任编辑:邢玉婧

猜你喜欢

人民战争脸谱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做个脸谱迎『六一』
他们的战争
灶王爷的“脸谱”
人民战争理论的伟大实践
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新形势下对人民战争的思考
脸谱网如何改变了世界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