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文化念念不忘强军路上必有回响

2016-08-01张文彬帅刚社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组歌官兵战士

文/张文彬 郑 杰 帅刚社



长征文化念念不忘强军路上必有回响

文/张文彬郑 杰帅刚社

六盘山,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险峰,见证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

南梁,黄土高原腹地一个不起眼的偏远小镇,成为哺育革命胜利的一个摇篮。

驻守在六盘山下的武警8670部队,结合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以“弘扬长征文化,争当忠诚卫士”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在基层燃起了长征文化璀璨的火焰,使官兵在弘扬长征文化中,坚定改革强军的理想信念,成为一道精神文化大餐,刮起了一股股强烈的红色文化旋风。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该部座座警营,感受这道红色文化的饕餮盛宴。

励斗志,长征讲坛办起来

“红军女战士在行军中掉队,为追赶部队不得不跟着敌人部队走,因为她知道,敌人追赶到哪里红军必定在那里,等她终于看到小河边丛林中闪出的红旗时,扑入河水中奋力向着红旗游去,敌人就疯狂地向她开枪扫射,河水淹没她头顶的时刻,女战士的手臂依然朝着红旗的方向高举着……”台上,一名年轻干部声情并茂讲述,台下,数千名战士听得仔细认真,这是该部开办《长征讲坛》中的一幕。

与历史对话,是一种文化自觉,与长征对话,就是与先辈英烈的灵魂对话。这个部队驻守在古丝绸之路东端,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驻地周边有六盘山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界石铺红军旧址、南梁陕甘边革命政府旧址、红25军政委吴焕先墓地等10多处长征红色景点,使官兵处于长征文化 “包围圈”当中。

为充分利用好这一厚重、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今年他们在倾力打造长征主题文化活动中,让历史知识丰富的官兵走上讲台,给基层官兵宣讲长征知识,还把《长征讲坛》每一课拍成录像,在局域网、电视台等自办媒体上传播,通过一堂堂生动的授课,把理想信念的火种,优良传统的红色基因,深深地根植于青年官兵心中。

“我们借鉴央视《百家讲坛》的做法,开办了警营《长征讲坛》,每月采取上大课的方式开办一期,遴选一名优秀‘四会’政治教员,给官兵深刻解读长征中鲜为人知的人和事,帮助大家校正了长征就是过雪山草地的片面认识!”政委李相明说。

长学问,知识竞赛比起来

“请1号代表队1号选手回答,当年毛主席在《清平乐·六盘山》中所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指的是现在北京的明长城吗?”

主持人话音刚落,一名选手迅速站起来回答:“不是,不到长城非好汉指的是宁夏固原市区西5公里处的秦代长城!”

“回答正确,加10分!”

周末,在连队俱乐部里,一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知识竞赛”正如火如荼进行着。比赛中,8个代表队24名选手个个摩拳擦掌,在主持人提问下,选手们沉着冷静,分别进行了必答、抢答、选答3个环节,竞赛中当仁不让,比分你追我赶,历时1个多小时的竞赛气氛显得非常活跃。

怎样让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更走心?

政治机关组织人力,历时3个多月,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参观驻地红军长征史馆,走访200多名当地群众和5名老红军战士,整理出红军长征时发生在驻地的一些人文、历史知识,制作、印发《红军长征知识小手册》到班排,让官兵在课余时间学习,通过知识竞赛激发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让大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该部“英雄八连”指导员刘实告诉笔者:“我们借鉴‘互联网+’的模式,还在部队局域网上设置了‘长征知识闯关游戏’,在网下,我们通过组织长征知识竞赛,还以班为单位推荐3名选手组队参赛,使大家在参与过程中学到了红色知识,坚定了理想信念!”

抒豪情,声声组歌唱起来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舞台上,10多名身穿红军服的战士进行情景剧表演,200多名官兵在领唱带领下,一边整齐地摆动着,一边低声吟唱着。声部转入两重唱后,三分之一的官兵用重重的鼻音哼唱,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的艰难历程,也将《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唱得荡气回肠。

长征文化是多彩又多元,它包罗万象,涵盖了诗歌、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内容,长征中创作的诗歌就有3万多首,歌曲和小调有1万多件,特别是脍炙人口的《长征组歌》,被世人广为传唱。

以歌言情情意长,以歌抒志志冲天。在开展长征歌曲大家唱活动中,他们精选了《十送红军》《长征组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20多首长征主题歌曲,派出业余宣传队的5名演唱骨干,深入到各营连担任“艺术指导”,为官兵认真教唱,在唱响、唱准、唱美基础上,通过唱响长征歌曲抒发青年官兵的豪情壮志。

为激发学唱《长征组歌》的热情,这个部队在基层开展“警营好声音”表演唱和歌咏比赛活动,各单位还纷纷成立战士合唱团,战士们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利用课余时间、训练间隙,在舞台、操场、车场,开展形式多样的独唱、合唱和表演唱活动,枪炮、电台、车辆都成为背景和道具,让《长征组歌》的演唱形式更加有趣、多样。

谈及开展《长征组歌》演唱活动初衷,该部政治部主任陈晗说:“长征文化的灵魂是由一个个红军战士理想和信念铸就的,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代表着当代中国价值取向,也是人民军队强军文化最有力的支撑和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在官兵中大力弘扬长征文化,目的就是为了催发青年官兵不畏艰险、胜战有我的铁血豪情!”

砺血性,红军故事讲起来

“在惨烈、悲壮的湘江战役中,红34师师长陈树湘负伤被俘,敌人用担架把陈师长抬到长沙,在一个崎岖的田埂上,敌士兵脚下突然被什么滑了一下。原来,陈师长将腹部伤口撕开,把肠子掏出来扭断了,宁死不屈的陈师长牺牲时年仅29岁……”

训练间隙,疲惫的战士们围坐在一起,听班长讲述“英雄师长陈树湘”的故事,这位年轻的红军师长在官兵心中悄然树起了一座英雄丰碑,也在官兵的血脉中注入了血性基因,训练场上那一声声震耳欲聋、充满血性虎气的杀喊声便是最铿锵、最有力的回响。

在开展“红军故事大家讲”活动中,该部给每个连队配发了《长征》《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地球的红飘带》《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等红色书籍,在读红色经典书籍、讲红军故事中,激励官兵继承长征精神,争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红军故事砺血性。营连在开展群众性讲故事活动基础上,他们还将 《贺子珍身上17块弹片》《丰碑》《魂驻小红桥》《七根火柴》等100多个优秀红军故事录制成MP3,发布在局域网上,方便大家收听。

士官张路伟说:“听了红军在艰苦岁月中的战斗故事,红军战士身上那种打不败、战不垮、苦不倒、累不死、誓死夺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官兵去学习,特别是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铸造的长征历史,不仅让我们心灵上受到震撼,而且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

近两年,该部奉命上高原、守边疆、把国门,官兵在驻训维稳一线经受了苦与乐、生与死和血与火的严峻考验,官兵牺牲奉献,无怨无悔,发扬“听党话、守纪律、作风实、争第一”的六盘山卫士精神,先后圆满完成武装抓捕、设卡堵截等重大任务50余项,30多名官兵在任务一线不惧生死,荣立了一、二等功,所属某部还被国务院、中央军委荣记了集体一等功。★

责任编辑:王 前

猜你喜欢

组歌官兵战士
《孙子兵法》组歌
沙漠中的“战士”
《这就是我们》组歌十九首
抓落实要“心无旁骛”——要当战士,不要当“绅士”
《喊一声幸福跟我走》组歌十二首
鸡蛋战士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无名战士有名剑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